如何写文章概括 肖老师聊语文——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如果将语文学习比作一座大山,那么阅读理解绝对是大山中最陡峭最险峻最难以攀爬的地方了。 做了十多年的语文
如果将语文学习比作一座大山,那么阅读理解绝对是大山中最陡峭最险峻最难以攀爬的地方了。
做了十多年的语文老师,和无数的家长和孩子沟通交流过语文学习的方法,分析过无数孩子的试卷,阅读理解确实是很多孩子的语文学习路上的难路虎,甚至可以说成了一些孩子的噩梦。
经常有家长对我说:老师,我们家孩子基础和作文都没扣多少分,就是阅读理解,几乎每一道题都扣分,不知从何下手啊?
看着家长一脸焦急的样子,看着站在一边的孩子茫然的眼神,我总是很心疼。
其实阅读理解并没有那么可怕,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你的阅读理解也会稳步提升。
今天肖老师和大家聊聊语文阅读中最常见的题型——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是指一篇文章“写的是什么”。记叙类的文章是指写的什么事;写人的文章是指写的什么人,写了什么事例;写景的文章是指写了什么景物,它的形态、颜色和变化是怎样的”,一句话,主要内容就是一篇文章的浓缩和提炼。
小学的阅读理解中大多是写人写事的文章,通常都有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大要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我们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用词语将它们串连起来就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记叙文的六要素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果。
教给大家一个概括主要内容的公式:
何时+何地+何人+做了何事+结果如何
举例:
如《小英雄雨来》一文中:
何时:抗日战争时期
何地:晋察冀边区
人物:十二岁的雨来
事件的起因: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
事件的经过: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他,雨来跳入水中
事件的结果:雨来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口下巧妙地脱险了
下面肖老师以一篇阅读理解《80枚果子》为例,以图片的形式详细地给大家讲解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