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创建与推广 从实践到推广,山东省国资委党建品牌建设的“生态链”思维
10月20日,第二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论坛在济南召开。发言环节,山东省国资委二级巡视员陆清梓介绍,近年来,省国资委党委聚焦品牌内涵、品牌特色、品牌质量、品牌价值、品牌分享“五项重点”,抓牢强基固本、创新培育、规范管理、融入融合、选树推广“五项关键”,形成了“实践—总结—规范—提高—推广”的党建品牌建设“生态链”,实现党建品牌由“分散创建”向“系统管理”、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由“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提档升级,为山东国资国企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强基固本”,丰富品牌内涵
过硬党支部7942个,超70%
品牌内涵是党建品牌的生命力,丰富的品牌内涵离不开扎实的党建基础。山东省国资委始终把抓基层、强基础作为推动党建品牌建设的“生根点”和“先手棋”。
据悉,2016年,围绕破题党建品牌建设,山东省国资委组织开展了省属企业特色党建品牌推荐活动,针对当时“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品牌建设实际,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自2018年起,创新启动了“过硬党支部建设”三年行动规划。
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属企业累计评定过硬党支部7942个,占比超过70%。“‘过硬党支部建设’推动党建基层基础工作实现全局性提升、系统性增强,为党建品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源头动力和强健的生长根脉。”陆清梓介绍。
坚持“创新培育”,凸显品牌特色
呈现“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品牌特色是党建品牌的发展力,鲜明的品牌特色需要用心的创新培育。
2020年,随着党建基层基础持续提升,省属企业党建品牌建设逐渐呈现出“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之势。
在此基础上,山东省国资委应势而动、乘势而上,进一步开展了“党建创新提升年”行动,创造性实施了党建“强基、品牌、头雁、对标、激励”五大工程,全面推进“企业创特色、支部树品牌”。
其中,企业党委重点在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引领改革发展稳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传承红色基因等方面出经验、创特色;基层党支部重点在基层组织建设、党员队伍管理、生产经营成效等方面出亮点、创品牌。
陆清梓说,“五大工程”不仅全面实现省属企业“一企业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目标,而且让党建品牌建设的动力、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
由“规模集群”向“精品集群”
品牌质量是党建品牌的生存力,良好的品牌质量离不开规范的品牌管理。
2022年,面对省属企业党建品牌的“高速增长”,山东省国资委坚持既扩总量、更保质量,着力推进党建品牌建设规范化管理。
山东省国资委针对性制定印发了《关于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工作的通知》,健全完善规范化、全方位、系统性管理体系,并指导省属企业结合各自实际,配套建立党建品牌创建标准、评估认证流程、审核备案程序、考核激励机制,山东国资国企党建品牌“质保”体系全面投入运行。
据悉,各级党组织党建品牌有了严格的“准入标准”,实现了有凝练响亮的品牌名称、有鲜明直观的品牌logo、有寓意深刻的理念释义、有健全完善的创建机制、有形式多样的活动载体、有推动发展的实招实效,党建品牌建设进入由“数量积累”向“质量提升”、由“规模集群”向“精品集群”的提档升级,党建品牌建设的基石更加牢固,品牌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坚持“融入融合”,放大品牌价值
创建党建与经营深度融合的载体
品牌价值是党建品牌的生产力,品牌价值最大化离不开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入融合。
近年来,山东省国资委在党建品牌“量质双保”的同时,向“量质效三优”持续跃升,把党建品牌创建作为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载体和平台。
据悉,山东省国资委以创新构建“五抓五强”融入式党建工作模式为带动,指导省属企业聚焦企业改革发展和职工群众关心关注的痛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实施品牌项目化管理、阵地化建设、常态化服务,通过开展党组织书记抓突破项目,党员干部带头包保,党员先锋岗、突击队、攻关组等多种形式,使党建品牌效能在引领科技创新、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中充分释放,全面融入融合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各环节,并成功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凝聚力和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