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就业创业基地 民生为本 戮力前行——龙岩市残疾人新业态就业创业工作综述
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残疾人抖音直播基地的24小时直播间内,肢体残疾2级的林萍萍忙着在镜头前表演才艺、推销商品,进行着直播带货。
今年26岁的林萍萍来自宁德市霞浦县,抖音直播只是她的兼职工作,阿里巴巴云客服才是她的主业。2021年,林萍萍到新罗区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参加了全省云客服培训班,没上过几天学的她,通过平时的努力学习和勤学苦练,终于考取了阿里巴巴云客服工作号。
“在这里,我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收入,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林萍萍说,现在每月收入在5000元至6000元左右,这不仅保障了她的基本生活,更为她带来了自信和希望。
聚焦电商插上梦想翅膀
“目前残疾人就业的主体是80、90后,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是我们反复思考的问题。”市残疾人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林霓红告诉记者,电商产业迅猛发展为残疾人就业创业提供了良好机会,借助互联网技术,能实现网上灵活就业创业。
电商培训班现场
我市各级残联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成立残疾人电商示范点、出台部门电商创业扶持政策、引进电商就业创业项目等一系列具体举措,相继在我市出台落地,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格局正在日臻完善。
2017年9月,龙岩市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成为阿里巴巴云客服福建省内唯一授权的培训机构,至今年4月底,该基地共举办省、市、区培训班16期,来自全省各地参加云客服培训的残疾人600多人,其中556人取得阿里巴巴上岗工号,就业率达89.97%,平均月收入3000元以上。
“互联网+就业”新模式,有效增强残疾人就业弹性。2020年,重度残疾人罗宏参加了市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培训,通过刻苦的学习与锻炼,如今罗宏身兼淘宝、菜鸟客服,抖音主播三职,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
菜鸟残疾员工李榕莲每月收入达5000元左右
在市残联推动下,我市创建了残疾人抖音短视频直播带货基地,为残疾人就业创业开辟了新渠道。该基地拥有大小专业直播间46间,采用“部分主播使用残疾人,后勤、客服、助理全部使用残疾人”的模式,安置残疾人32人,其中残疾人主播20个、后勤客服12个,到2022年底可安置200名残疾人。
残疾人邓晓辉通过抖音直播培训,带动3名残疾人就业,为37名残疾人培训手工产品制作
与此同时,市残疾人互联网孵化基地开展菜鸟云客服公益合作项目,充分挖掘了孵化基地在安置、帮扶、带动、培训残疾人等方面的影响力,不到6个月时间,从事菜鸟客服残疾人达96人。据悉,该项目两年内可为广大残友提供就业岗位1000个以上。
因地制宜点亮幸福之灯
“一人致富不是富,万人致富才算富!”在武平县梁野仙蜜养蜂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亮生看来,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身边的贫困户,尤其是贫困残疾人致富,是他最为自豪的一件事。
“养蜂技术难度不大,劳动强度又小,在房前屋后就可以实施,特别适合找不到就业的残疾人,发动残疾人养蜂是解决残疾人就业和脱贫的一个很好的途径”看到身边的残疾人朋友还在苦苦寻找致富路时,他立马找到县残联共商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三三制’帮扶模式,扶助在劳动年龄段内的残疾人或者残疾人家庭发展养蜂,对首期投资10箱至20箱内的残疾朋友,在技术、资金上给予扶助。
武平梁野仙蜜残疾人养蜂专业合作社
为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残障人士创业,解决广大农村残疾人的出路问题,我市各级各部门加强农村残疾人种养殖基地建设,使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从等、靠、要的困境中走了出来,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两年来,全市共投入帮扶资金880万元,建立省级命名的“福乐种养基地”14家、市级命名的“福乐种养基地”15家、县级农村残疾人种养殖示范户700个,辐射带动2000多名残疾人走上了发展种养殖业的致富之路。一大批残疾人创业示范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武平远耕象洞鸡养殖开发有限公司、连城旺海种养殖专业合作社、永定万家兔业专业合作社……
在发展残疾人种养基地过程中,全市各地注重在“筛查培育、帮扶解困、带动辐射”等方面下功夫,认真筛查,选择有发展前景的种养殖基地进行培育,倾力扶持,解决种养殖基地发展中的困难,带动辐射,发挥种养殖基地在脱贫攻坚中引领作用。目前,武平梁野仙蜜残疾人养蜂专业合作社已由个体户发展成全省规模最大的专业合作社,现有养蜂专家9人,技术人员30多人,直接扶持了192户残疾人和28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创业,还辐射周边1000多名农户加入养蜂行业,拥有规模蜜蜂养殖基地16个,蜂箱1.8万箱,2021年产蜂蜜135吨,实现收益1300万多元。
由于残疾类别、残疾等级、文化程度差异较大,残疾人就业需求也多种多样,我市采取多种措施,推进残疾人集中就业,持续拓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扶持残疾人自主就业创业,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龙岩七彩雨歌工贸有限公司是一家雨伞、灯具制作外向型企业,根据企业对辅助性就业残疾人的需求,龙岩市残联把86名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集中起来,开展了3期灯具、雨伞制作等工艺培训,供企业挑选适岗人员直接安排上岗。如今,该企业已安置残疾人就业60人。据了解,我市共有15家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企业,安置残疾人630人,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达1437人次。其中,福建蓝田水泥有限公司安置了残疾职工191人。福建宏祥科技有限公司、福建漳平正昌化工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被省残联认定为“福建省安排残疾人就业爱心单位”。
龙岩七彩雨歌工贸有限公司
福建宏祥科技有限公司
与此同时,我市出台《龙岩市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帮扶政策》,明确市级帮扶措施,鼓励各县(市、区)根据自身实际出台叠加补助政策,落实扶持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项目,将补助资金全部用于残疾人就业创业。据统计,五年来,共为1900多名残疾人创业人员发放补助资金近千万元,。龙岩市将持续把残疾人就业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为残疾人创造良好就业环境,持续推进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携手残疾人,一起向未来。
(图片及供稿单位:福建省残疾人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