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的三个境界 暑假充电忙——我校教师参加论文写作高级研修班
(4)论文发表后的获奖情况
3.人大复印资料的选稿原则和工作流程:
学术精品刊(《教育学》《中小学教学》《中小学学校管理》)、中小学学科教学
选稿原则——学术独立、学科覆盖、策划引领、质量保障
工作流程——分类科学、选文严格、程序规范(登记、制卡、初选、审稿、组稿、评议、复审、终审、出版)
五、主题内容:优秀论文的基本品质与特点
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室主任,博士吴欣
(一)思考题1:在你的心目中,论文好像……用一个词语或词组隐喻。
【引出】写作态度与论文优劣有关:为什么写论文?(职称、思想、任务、观点、成果)
(二)思考题2:回顾自己的科研和写作经历,找这样的例子:半夜突然翻身起床,奋笔疾书;床头随时备用纸笔;房间四壁贴满字条……
写下的内容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出现这样的状态?
【引出】
1.观点、想法、研究——灵感——论文的闪光点——
2.常见论文的弊病:
①文献梳理式(项目前期准备、立项申请、开题报告)②满篇“我”(只有观点、感悟、想法,无文献、无论据、无论证)——论文闪光点来自于
3.研究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①追求真理、科学批判、忠诚扎实、独立创造、客观实践——从质疑与问题开始。
②问题示例:是什么?怎么来的?何种材质、有何功能能?有何利弊?如何改进?历史沿革?最新进展?……
③提出教学研究问题:问题来源?有何意义?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研究重点?难点?——提出并界定问题
④如何解决问题?资料收集(文献研究)——研究设计(方法、问题、过程)——研究分析(数据资料分析)——论文写作(题目、结构、逻辑、语言、文献……)——推敲加工(反复修改、重构)
(三)分享:优秀论文的基本品质与特点(审稿思路)
1.选题好:
①是否有创新?(提出或修正完善新的学说、理论、观点、问题、阐述,提出或改进运用新的方法、视角,发现了新的证据、数据,文献综述对已有成果有新的概况、平息,难度大;忌讳空洞、复述、重复、“语不惊人死不休”)
②是否有问题意识?(忌讳为写作而写作)
③定位是否有针对性?
④题目是否精炼简洁?(忌讳核心概念过多,概念盖过内容)
2.文献丰富、使用恰当:尊重前人的研究并发展文献
①文献收集是否全面?有代表性?
②文献分析是否深刻?内在逻辑联系?研究视角如何?
③文献使用是否恰当?(忌讳为文献而文献——凑数、吓唬读者、显摆;张冠李戴;来源不正)
3.论证合理可靠
研究方法是否科学、恰当?过程是否完整?论据是否可靠?资料全面、来源真实、引证规范?论证是否清楚、有无逻辑?
4.论文呈现规范完整
是否紧扣核心主题?是否有层次感,层层论证,逻辑强?思路是否严密?语言表达是否规范?论据是否真实、科学?
【审稿步骤】:第一步——看题目、看摘要、看文献;第二步——看定位;第三步——看论文细节(三类论文)————教育类学术论文是科研结果的文字表现形式!
六、主题内容:在写作中成长
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张汉林
(一)成长经历:
对教研写作的不屑——在迷惘中逐渐觉醒——磕磕绊绊一路前行
如果你想改变这个世界,就拿起笔来,开始写作——马丁•路德金
(二)建议:
1.只管动手来写: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动笔开始写。
——莫里森
如果一个人经常不写作,他就会擅长于“不写作”。实际上,一个人会形成一系列惊人的技能来促进或扩展他的“不写作”。
——诺列加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教师:有的教师工作20年,获得了20年的教学经验;有的教师却只是将一年的经验重复了20次。
——李•舒尔曼
如果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必须治愈经验学习会遇到的“疾病”。这些“疾病”,也就是经验学习面临的敌人,是失忆、幻想、情怀与怀旧。
从经验中学习,几乎总包括从作品中学习,在作品中学习,并通过作品学习,因为这些作品是在**、显示和保存经验中产生的。如果你有意识地进行这种作品建构,学习更有可能在接下来的的对话中发生。
——李•舒尔曼
2.积薄而厚,聚少而为多
具有丰富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联想和独到的见解。
——泰勒
3.不要被文献吓倒
确定阅读书单(草拟书单,筛选,排列,最终不要超过24篇)——撰写文献综述(想象一场辩论)——寻找切入点(想象加入一场对话:发现其不存在、不充分,补白——发现其合理,扩展——发现其不合理,修订)
4.有点新的东西
什么是“新”?有人认为:用已有的方法获得新的研究成果,用新的方法验证已有研究成果,用新的方法验证了已有方法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关联性。有人认为:描述“通说”、纠正“通说”、补充“通说”、补充“新说”、创立“新说”。
5.优化论文的结构
有了结构,文章才能承载住思想的力量。叶圣陶认为:文章是个圆,都向着中间这个圆心。古希腊人的演讲:吸引观众注意力;介绍主题或问题的背景信息;说出你的主张或论点,给出论据;对反对你的声音加以反驳;用强有力的结论收尾。温迪•劳拉•贝尔彻说:“写期刊论文要像是律师出庭而不是侦探收集证据。”
结构小技巧:多使用小标题、多做小结、论据放在第二位、围绕论点组织文章、紧扣题目、案例分布要合理
6.倚马可待只是理想
心理调整:“在文章被拒绝后:意志消沉一天、鄙视那个编辑和他的同事一天、公开批判那些不让真理发表的阴谋一天、有改行的烦躁想法一天、以编辑的角度重新评价原稿的一天,最后的结论是幸亏文章没有被录用。”
七、主题内容:论文写作过程常见问题的诊断与辨析
人民教育出版社资深编辑、编审,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卢江
(一)论文写作简述:
(二)教育论文的种类:立论性论文、理论研究成果呈现论文、实践研究成果呈现论文
(论文与科研报告是有区别的)
(三)基本写作过程:
1.选题:基础立论性课题、应用性的课题;有必要、有新意、有可能
(四)投稿中存在的问题:
1.选题失当:过大、过难、陈旧
2.文本问题:不是论文,是研究报告(如:xx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小学数学课程“综合与实践学与教”的案例分析);论据与论点不符;层次不清,没有严密的论证过程;语言不规范或没有用本领域认可的语言叙述,令人费解;素材较好,论证不够,不规范;用宣告真理的方式给出结论,没有论证过程;看似严密,常识即可得到或可理解。
研究是一种态度,让平庸的思想变得深刻;
研究是一种品质,使平凡的工作迈向卓越。
研究可以让我们做更好的自己。
八、主题内容:以写作的方式成长
——如何将教学实践转化为论文
人民教育出版社科研部高级主管、副编审牛瑞雪
(一)现实:写作与职业发展
1.你有怎样的职业期待?(优秀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不想成为教育家的老师不是最好的老师)
2.职业与自我实现的结合;书面表达是人们思维表达的高级形式——可以促进系统、深度思考——可以助力职业发展;写作是分享、是积累。
3.教研与科研不同(教研——追求事理、区域性的实践效果、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业水平提升为成果表现形式;科研——追求学理、普遍的理论规律、研究主题多样、以论文和学术专著为成果表现形式)——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4.术业有专攻,保留不写的权利
(二)跨越:搭建实践与理论的桥梁
1.实际与理论的鸿沟: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是去情境化的、规范化的
2.跨越鸿沟的心愿:研究的视角(从习以为常中发现问题)——研究的敏感(抓住选题)——研究的心态(长期积累)心中有一个命题,眼睛就会去寻找证据!
3.跨越鸿沟的工具:有针对性的阅读(网络——教育政策、文献资源、微信,书籍——主题相关、热点、经典,杂志——学科专业杂志、教育权威、跨学科,报纸——教育报);掌握恰当的研究方法(问卷法、访谈法、课堂观察法)
4.跨越鸿沟的途径:从理论到实践——精英的选择,从实践到理论——草根的选择
(三)实现:科研成果的表达和呈现
表达,让文章更有学术味。表达准确,复杂长句——意蕴丰富准确——细节严谨
呈现,让文章更有说服力。新,时效性;逻辑,逻辑,还是逻辑(篇章之间、论文和标题之间、标题和段落之间、句子之间)
论文,如何变得深刻?教学实践——学科教学论——教学论——教育哲学;深度挖掘(与理论、哲学、共识对话)、个性化表达(严谨、犀利、生动)
九、主题内容:好论文是怎样写成的
——基于编者和作者的双重经验
人民教育出版社副编审、《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主任刘启迪
(一)说在前面的话:
实现“文章自觉”(五个维度——什么是写作,知道为什么写,知道给谁写,知道写什么,知道如何写。自觉的程度——文从字顺、文思泉涌、文如其人、文道合一)
叶圣陶:写作是一种抒写,而不是书写;做人,人格第一,文章第二。
文思泉涌:①无比丰富————②无比通达(横向触类旁通,纵向融会贯通)————③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敝乡文章数舍弟,舍弟跟我学文章。
(二)好论文的内在动因:
作者的心态决定论文的内涵和品质。好论文的三重境界——为了生存(职业,志在富贵)、为了生活(事业,志在功名)、为了生命(志业,志在道义)
“志在功名,富贵不足以累其身;志在道义,功名不足以累其身。”
(三)好论文的“四大支柱”:
一篇文章多种养,不下功夫不成样。立言不朽在练达,四大支柱要增强:
一是选题内容要原创,二是语言文字要通顺,三是逻辑层次要清晰,四是参考文献要规范
吕型伟: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科学,其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
顾明远: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魏书生“六步教学法”:定向(学习重点)——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教室——学室,课堂——学堂,教材——学材
李镇西:“那些被冷落的常识才是真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也没有教育。”“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
原创标准:是否阐述了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是否发现、提出、分析、解决了问题,是否提出了新模式、新方法、新策略
认识原创:不是重复说,而是接着说,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不是述而不作,而是述而有作、述而有论;是守正创新;是推陈出新;是与时俱进;是卓尔不群;是与实践结合。论文的生命在原创。
如何原创:原则——继承与创新;境界——推陈出新、守正创新、自然而然、恰到好处、珠联璧合、天衣无缝(涵盖与超越)
顾明远:教育就是引明白之人教人明白。
(三)好论文的精华浓缩:如何撰写摘要
不是提要;不要写成几段话;3000字以内短文不写摘要;明确表述创新点;建议用楷体字(英文用斜体字);100——300字,取中200字左右。
(四)好论文的源头活水:阅读与笔记(各种科目的参考书、关于修养的书、供欣赏的书、临时需要的书)
(五)好论文的千锤百炼:文章修改
(六)好论文的知彼知己:对刊物的了解
【希望】:教书育人愿无悔,春华秋实终有道。以教益学,以文启智,把学生视为孩子,把课堂变为心田,把期刊当成家园。
十、主题内容:教研论文的标准规范
——以《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语文》为例
人民教育出版社报刊社资深编辑、《中小学教材教法》副主编王维花
(一)《中小学教材教学》《小学语文》简介:
《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年1月创刊,教育部主管,人教社主办,引领教学实践、促进教材研究、服务教师发展
(二)刊发标准:
篇幅3000——5000字,叙述形式符合刊物风格(科研报告、学术论文、教学经验、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随笔),行文格式符合刊物要求,叙述平实,不要晦涩难懂,插图单独呈现
(三)行文结构:
题目、作者单位、作者、摘要、关键词、引言(前沿)、正文、结尾(结论)、参考文献(不是必须)、附录(不是必须)、作者简介、联系方式、邮寄地址(邮政编码)
(四)投稿注意事项:
1.时机:按教学进度。2.引文和参考文献的准确性,不要转引3.投稿方式:邮箱和网上平台,防止投给假刊
【培训感言】:
1.印象中扁平化的论文写作变得立体、丰富;对论文写作在选题、格式、内容、论证、修改等方面有了更多感性的和理性的认识。
2.对报刊杂志的选稿用稿的原则、流程和一些被忽略的论文规范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有老师花几年的时间琢磨一篇论文,有老师为了写一篇论文历经数月、行程数里查阅数种资料,令人感佩、震撼。与某些老师、某些团队、某些学校、某些地域相比,我们落后太远!
4.依托平台,自觉自省,通过论文写作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学校的教育科研,促进个人的、团队的、学校的内涵发展。
5.学术自信带来课堂自信,研究型的教师才会引领教学、引领发展、引领未来。
6.授课教师风格迥异,研究领域有别,但个个水平了得,既入云端,又接地气。他们不仅在讲论文,也在讲研究、讲专业、讲追求、讲理念、讲生命,给人多维度的启迪。
(资料整理:王智。鸣谢:周昌学、高扬、胡泉英、赵庆莉、张燕——我们的忧思、觉醒、感悟和交流都发自肺腑,必将照亮未来。)
2015年7月28日•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