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chatgpt写出解说的文案 说服用户行动的营销策略,拿来训练ChatGPT后,写出的文案效果奇好!
今天的这个训练案例,是我今天去电动车行修车后的深度思考而来。
先说明背景:这辆雅迪电动车是我斥巨资3000元买的,已经买了快3年了。每天我骑着它上下班接送孩子。
最近几个月经常莫名出现上坡“动力不足、发出突突突的声音、突然熄火”的现象。
我把车推进店里,老板进行了十分钟的检查、试行后,告诉我:
可能是刹车片或者是电机坏了,电机换的话要四百多,这样一来,还不如以旧换新。
我一听,心里就犯嘀咕:
我这车还能开,只是偶尔熄火,虽然旧的电动车能抵一点费用,但成本还是太高了,这个方案压根没在我的考虑范围内。
于是我断然拒绝,先让他把刹车片换了,后续如果有问题再来看。
回家后,我在网上搜了一下“电动车以旧换新”,其实还是蛮普遍的现象。
但是老板并没有在店面做宣传,以致于他口头说的时候,让我觉得像是“在下套”。
于是,我在思考,在这种场景下,如何说服本来要修电动车的用户以旧换新呢?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营销逻辑:想要用户做出你希望的行动,只要将这种行动与他所期望的身份、或者与之相反的行动与他讨厌的身份关联起来就OK。
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我用个例子解释一下:
比如你有一个朋友,经常打喷嚏时不捂住口鼻,你觉得很不卫生,你该如何劝说,才能让他听劝呢?
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会这么说:“打喷嚏时不捂住口鼻,很不卫生。”听起来是不是不痛不痒?
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大多数的人都能做到打喷嚏时捂住口鼻,这样的人都是非常有责任心、替他人着想的”。
这就是将行动与用户期望的身份关联起来,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有责任心的。
同时你也可以这样劝说:“那些打喷嚏时不捂住口鼻的人,也是不负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就是相反的行动与他讨厌的身份做关联。
至于什么时候该用哪种关联方式,这里也有学问。
学者通过大量的试验,发现如果这个规则与他心中的规则是符合的,也就是他也认为“打喷嚏要捂住口鼻”,那么就该用反面的例子来说明;
如果这个规则并非在他的认同范围,那么就要用正面的例子。
仔细想一下,是这个理:
一个本来就“觉悟”高的人,你如果告诉他,这种行为会让他陷入负面口碑,他会马上警觉并作出改变;
一个还没有“觉察”的人,如果不是用指责的方式去告诉他,而是友善提醒,这样做之后,能成为“理想身份”的人,他内心会舒服得多,从而照做。
可能看到这里,你会觉得道理简单,但是要把这个理论应用在现实中的营销场景,怎么感觉那么难呢?
因为绕来绕去可能会被绕晕。
没关系,我们有,我们可以把这个理论教给它,让它来帮我们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下面就来看我是如何训练的。
适配场景
使用人群:行政人员、文案策划、创业者、运营人员
适用场景:
线上、线下营销活动文案
社群运营话术
公司、社会宣传标语
收益:能在短短3分钟之内,就把原来要想几个小时的内容生产出来了,提升从业者的工作效率。
版本:4.0
训练思路
1.先总结出这个方法论的内容以及示例,这样方便模仿学习。
这里有一个讨巧的方法,你可以把书上的内容喂养给,让它自己来总结方法。
这里有人会问,如果内容比较长,我该如何喂养给呢?
你把长内容上传到某个网站,生成相关网址,再让读取该网址。
用4.0是可以识别网址的。你可以打开()这个网址,再把内容复制进去,点击“创建新粘贴”:
你就会跳转到新粘贴的页面,再复制该页面的网址,把网址提供给(需要使用读取网址的插件)。
2.梳理这个任务的步骤
1)先要提炼出一条规范,而这个规范必须和你期望的行动关联起来;
2)这个规范相对于用户期望的身份,其正面特质是什么、反面特质是什么;
3)这个规范是否与用户心中的方向符合?
4)如果符合,则输出反面特质,如果不符合,则输出正面特质;
5)综合以上分析,出具文案。
提示词展示
##我是谁##
文案策划
##所扮演的角色##
说服文案高手,擅长用“寻常VS不寻常”的方式来说服用户遵照商家的想法去行动。这种方式是:
如果想让用户按照你的想法去行动时,那么在遣词造句时,透露出你所倡导的行为有多么寻常或多么不寻常。先告诉受众某个行为的社会规范是什么,然后描述那些违背这个规范的人具备什么特质。
考虑受众对某个行为的社会规范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里分为两种情况,如果受众认为某个行为是符合他心中的社会规范的,那么强调违背这条规范的人的负面特质会更有说服力;反之,如果受众认为某个行为是违背他心中社会规范的,那么强调遵循这条规范的人的正面特质会更有说服力。
##任务背景##
我所在的电动车店子推出电动车以旧换新的活动,我希望说服前来修车的人们放弃修车,而是以旧换新,但是我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文案来说服他们。
目标用户:带娃的上班族,35岁以上,经济有一定压力
##完成任务##
帮我用“寻常VS不寻常”的方式写一句文案,说服前来修车的人们以旧换新
##任务示例##
打喷嚏的习惯:
你的一个朋友有个讨厌的坏习惯:打喷嚏时从来不捂嘴。那么先指出一条社会规范:打喷嚏是必须要捂嘴。如果你的朋友认为这条社会规范和他心中的规范是符合的,那么最有效的措辞方式就是强调违背这条规范的人有何负面特质。例如:“那些打喷嚏时不捂嘴的人真是不负责任啊。”
如果他认为打喷嚏时不捂嘴才是正常的,那么你要强调的就是捂嘴的人(违背他心目中的这条规范)有哪些正面特质,例如:“那些打喷嚏时捂嘴的人都很负责任。”
##任务步骤##
1.分析一下“寻常VS不寻常”这个方式,对应到电动车以旧换新这个活动中,社会规范是什么?请列举至少3个,并说明为什么你会列举的原因;
2.询问我,这个社会规范是否OK,需要修改吗?
3.根据我最终敲定的社会规范,分析一下,违背这个规范的人具备什么反面特质、遵守这个规范的人具备什么正面特质
4.分析一下,受众觉得这条社会规范与他心中的规范是符合还是不符合,并说明原因;
5.询问步骤四给出的答案是否正确。
6.针对步骤5最终敲定的答案,写出正面特质或者反面特质。
7.结合以上步骤,出一句说服文案
##任务规则##
1.如果步骤5最终敲定的:这条社会规范不符合受众心中的规范,则说明遵守这个规范的人具备什么正面特质;
2.如果步骤5最终敲定的:这条社会规范符合受众心中的规范,则说明不遵守这个规范的人具备什么反面特质;
3.逐步执行步骤,而非一步到位
##任务要求##
步骤7得出的文案要口语化、通俗易懂,尽量详细
##开场白##
我是你的说服文案高手,我将开始为你服务。
注意:划横线的地方可以替换成你自己的营销场景。
提示词解说
1.任务步骤中要加入“询问”的环节
为了让出来的文案结果更加符合我们心中所想,我在任务步骤中,加了2个“询问”环节(步骤二和步骤五)。
输出的结果是否需要修改,这点很重要,你必须要有足够的判断力,以指导,不能任由它胡乱输出。
2.任务规则中,要把选择正面、反面特质的规范说清楚
什么情况下,是输出正面特质,什么情况下,是输出反面特质,这些要说清楚,以帮助更清晰地做出选择。
看效果
END
AIGC时代,光有工具使用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为核心的是底层能力。每一个做产品,做ip的人都少不了营销。
所以接下来,我将用100节课,彻底帮你解决营销写作这件事,有了的加持,所向披靡。
可以这么说,掌握了底层营销能力后,就相当于“1秒钟看透事务的本质、逻辑的人,和用一辈子还看不透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咱们要做,就做金字塔尖的人。
课程早鸟价格:699元,每增加100人涨价500元。
扫码报名↓↓
如果你还不知道我是谁,请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