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款取不出 银行人员按规定询问,取款人也有权分多次取钱,到底哪里出了错?
近日,在浙江宁波有一名男子去某家银行提取2.5万元现金,由于在ATM机上无法提取这笔钱,该男子就只能跑到柜台上去取钱。对此,银行柜员就询问其取款的真实用途,而这名男子却显得极不耐烦的样子。于是,银行柜员则再次表示,现在银行有规定,客户在取款时必须要说明用途,不然有问题的话,我是要被开除的。
而这名男子则愤怒回应称:“那现在就开除你吧!我就取一块钱!每天来取一块钱,非把你弄开除不可!”银行工作人员没想到该男子会有那么大的反应,只能委屈地哭了。不过,该男子看到工作人员被弄哭了,也不再为难银行柜员了,还是一次性取走了2.5万元现金。
而没过多久,该视频就在网上传播,成为了网友们热议的话题。有网友提出,银行有规定,客户在提取大笔现金时,必须要向银行工作人员说明用途,该男子随便说个提现用途就可以了,何必要为难银行工作人员呢?要知道,银行工作人员也是打工者。
但也有人表示,客户从银行取多少钱,这是个人的隐私,如果银行方面要询问客户取钱的用途,那就是侵犯了客户的隐私,客户有权不告诉,这也是很正常的。而我们则认为,银行工作人员按规定询问客户取钱用途,这并没有什么过错。主要是预防两种情况的发生:
一个是,银行为了防范洗黑钱等不法行为。一些人喜欢把来路不明的资金,从一家银行提取出来,再存取另一家银行,这样通过不断存取款的方式,把钱都给洗白了。
另一个是,预防电信诈骗。资料显示,2022年,全国公安机关破获电信诈骗案件46.4万起,受害者至少要翻好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银行柜员询问客户提取现金的用途,也是为了避免客户因上当受骗,而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不过,在本次事件中,由于该男子只提取2.5万元现金,似乎并没有达到银行规定需要询问的标准。根据《金融机构客户尽职调查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保顾管理办法》第10条规定:
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自然人客户办理单笔5万元以上人民币,或者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现金存款业务的,应当识别并核实客户身份,了解并登记资金的来源或者用途。
显然,该银行工作人员似乎也完全可以不必询问客户取款的用途。不过,也有多家银行客户经理表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出于合理和谨慎的原则,也会对一些不到5万元存取款金额进行询问,并且做出一些善意的提醒。
对此,我们觉得,银行工作人员询问客户的资金用途,也是给当事人提了一个醒,客户完全可以如实告知。如此一来,双方才不会起冲突闹矛盾,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银行人员按规定询问客户取款的使用情况,这也是为了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这本没有什么过错。作为客户应该进行配合才好。而该名男子却表示要通过多次取钱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这就有些过头了,这对于双方都不利。其实,银行和客户之间都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进行换位思考一下,这样就可以避免掉一些矛盾和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