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被黑提款系统维护 @延安人,近1个月高发电信诈骗案件,当心你的钱袋子
5月12日,延安市公安局发布近一个月全市高发电诈案件预警,公布4类典型诈骗案件,并予以提示。
一、网络交友诱导**、投资诈骗
典型案例:今年4月,家住延安的徐女士通过抖音认识了一位男性阿昊(化名),对方自称为某**网站从事维护工作的技术人员,认识不久后两人建立起男女朋友关系。阿昊告诉徐女士自己发现了网站的后台漏洞,透露能够“稳赚不赔”,称自己已经盈利不少,并将盈利截图发送给徐女士。
在阿昊的游说下,徐女士心动了,尝试着在该网站上注册账户并从自己的银行卡转钱进去下注,当徐女士盈利后想要把钱提出来时,却弹出了网站系统维护、提款失败的提醒。
徐女士询问阿昊,阿昊先后以“要交保证金”、“要升级为黄金会员”等理由多次诓骗徐女士前前后共投入人民币 80多万元。直到再也联系不上“男友”阿昊,网站也一直无法提款后,徐女士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虚拟空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防人之心不可无,在互联网结识的线上“好友”、“恋人”不可轻信,对方一旦提及“**软件”“投资平台”“系统漏洞”等关键词,就要提高警惕!网络**中所谓的稳赚不赔,都是诈骗分子花言巧语的幌子和陷阱。
二、网络虚假购物诈骗
典型案例:今年3月初,小高在家上网时,发现QQ空间内有一网友发布出售平板电脑的消息,小高通过QQ与对方进行咨询后,得知价格远低市场价,便想要购买。然后对方发送给小高一个二维码,小高通过微信扫码支付,在支付完成后对方却提出需要支付定金,并且让他添加另一个QQ号,添加后对方又让小高缴纳保证金,小高再次扫码支付。
在支付完成后对方又以需要缴纳各种“海关费”、“交易税手续费”等为由让小高进行支付,前前后后支付了共计15余万,此时小高已经感觉不对劲了,要求对方退款,但对方已将小高拉黑,这时小高才发觉自己被骗了。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网络购物一定要到正规平台,如遇实物不详,来源不明的产品信息,一定要擦亮眼睛。报价低、要求提前缴纳保证金等费用都是诈骗,请务必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三、代办信用卡、贷款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5月6日,延安市居民刘先生因急需用钱,便在360贷款平台上注册并绑定了自己的账户申请贷款,但审核未通过。随后一陌生电话联系他,对方自称是“平安普惠”贷款的客服人员,若需贷款可联系他们的业务员,并将APP下载链接发送给了刘先生。
刘先生通过链接下载了“平安普惠”APP并添加对业务员微信,在对方指导下刘先生申请贷款元,很快便通过了审核,但是无法提现。刘先生联系对方时,对方以刷流水、交保证金等理由让刘先生先后进行转账38000元,随后将刘先生微信拉黑,刘先生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网上贷款前,各种名目的前置收取费用都是诈骗,无论金额大小,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凡是要求发送有关泄漏个人信息的,如让你提供银行验证码、支付宝个人信息截图,银行卡信息及二维码的,坚决不扫码,不点击,不发送。
四、刷单类诈骗
典型案例:2020年5月5日,延安市黄陵县居民小冯(化名)在“寻友”APP结识了一位好友小吴并添加了小吴的微信。次日,小吴向小冯推荐网络刷单称可以赚取佣金,小冯抱着在家就赚钱的想法欣然接受。
之后小吴向其推荐了“全民果园”刷单APP,小冯下载该APP进行刷单赚取佣金,小冯通过客服指导在网上商城购买游戏点卡、LOC订单消费80000元,后发现对方并未给自己返现,联系客服称大额刷单账户被冻结,需缴纳个人所得税、解冻费。
随后,小冯又陆续充值元,再次联系客服时已无人回应,遂联系推荐 自己刷单的小吴,才发现微信早已被对方拉黑。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提示:
网络刷单、码商跑量均是违法,公然发布兼职刷单返利招聘广告的,全部都是诈骗。
发起刷单的商家、组织刷单的机构、参与刷单的“刷手”以及各种社交软件发布、传播刷单广告者都在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的范围之内,请广大市民坚决远离各种网络刷单,不要误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的帮凶和受害者。来源:圣地警苑
L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