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藏分不能出款 一款游戏引发的「血案」丨关于幼童使用电子产品,父母必须做好这3件事
提示:
最近,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争论特别火。
最直接的印象来自亲戚家的小孩,周末来家里玩,除了吃饭上厕所,十二三岁的孩子手里就没放下过手机,两眼一直紧盯着屏幕。
图来自网络
更多的印象来自社会版触目惊心的新闻,诸如:
广州17岁少年在床上激战40多个小时!突发脑梗险丧命!
深圳11岁小孩3个月花光家里3万元积蓄……
杭州13岁男孩因玩王者荣耀被骂4楼跳下,刚醒就想登录游戏!
……
还有一篇刷屏文章,某位老师写的《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担忧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成为迫害孩子的“凶手”。
更新的消息是,王者荣耀的游戏平台腾讯在7月4日开始推出防沉迷系统,主要推出“三板斧”
12周岁以下(含12周岁)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时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超出时间的玩家将被游戏强制下线。
家长只需要简单步骤就可以完成绑定,并掌握孩子游戏登陆和充值状态。
这些能不能真的防孩子沉迷,不再被戏称为“亡者农药”,只能静观后效了。
虽然我们的孩子还小,玩不了什么手机游戏。但这背后的焦虑是一致的,每个父母都会面临相似问题:
孩子电子屏幕上瘾怎么办?
大人怎么监管才能到位?
怎么教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
过度沉迷电子屏幕
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其实,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它有不少好处,比如可以提高孩子的认知水平和语言能力,还可以帮孩子获得新的体验,虚拟游戏世界对孩子的视野开拓也有好处。
我们需要注意是过度,过度,过度。
1.“修剪”孩子的大脑神经元连结
现在的00后、10后们是电子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一出生就处在数码时代,环境如此不同, “脑回路”会有什么不同吗?
宝宝出生时,带着千亿个神经元来到这个世界。前3年,这些神经元很活跃,彼此之间会建立连结。到3岁左右,多余的神经元就会遭修剪;就像修整一棵树,要剪短衰微的连结,强健的部分才能开枝展叶。
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院的杰伊•吉德博士(Dr.Jay Giedd)说,
我们主要的假设是 ‘用进废退’法则。如果青少年玩音乐、运动或者课业学习,这些经验的细胞与连结会被强化内植。如果他们是躺在沙发上或打电玩、观看影音节目,幸存下来的细胞与连接就是和执行这些活动相关的。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孩子总是对着电子屏,Ta未来的大脑细胞和连结会形成何种形态呢?
细思极恐。
2.影响孩子的注意力
利用核磁共振(MRI)扫描,神经科学家绘制出儿童与青少年的大脑发育图。前额大脑回路掌管注意力,在3岁到6岁之间发育最快速。
也有研究发现,每天接触屏幕时间超过2小时的儿童,有中度以上注意力问题的可能性高出1.5倍至2倍。
3.还很容易上瘾
即使几个月的小宝宝,看到电视上播放一些画面,都能够让TA觉得开心,为什么呢?
这主要是因为这时候,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会携带愉悦的讯号到大脑的快乐中枢伏隔核( )。它掌管愉悦体验,孩子因此觉得心情好,想把电视机前的孩子拉走去读书或者吃饭就很难。
但是大脑快乐系统使用过度时,这种愉悦感就会减少,就需要更多多巴胺释放,只能玩得更久(原来看10分钟的兴奋,可能需要30分钟),或寻找更刺激游戏/节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瘾。
网络热传视频截图
孩子们挤在墙缝蹭wifi玩游戏
看到这里,有的父母可能想说,那干脆都不用了,全家不看电视,不用手机,不玩iPad……
其实,也不用这样因噎废食。
电子产品只是工具,而且就目前趋势来看,我们的孩子们未来生活也必定少不了,不少学校已经引入教学工具,孩子们之间会有社交需求……
作为父母倒不如,监管和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不妨参考以下这几点建议:
父母自己的眼睛和耳朵
就是最好的过滤工具
比如,前阵子朋友圈曾热传应用中有假的Peppa Pig视频教孩子自杀!因为上视频的审核程序是自动化的,会有部分视频浑水摸鱼。
后来BBC 调查结果显示,在网站上面向儿童的诸多动画内容看上去无害,但事实上却包含暴力和各种可怕的潜藏意图,而部分视频的点击量已经超过数百万次。
想想也是很可怕啊,肯定要给孩子筛选内容,但怎么筛呢?
父母们至少要做到这3点:
从年龄段上看
选择适龄游戏
游戏APP可以参考ESRB分级。ESRB是美国的游戏分级组织“娱乐软件定级委员会”的缩写,它是一个独立机构,用于提供给消费者(尤其是家长)关于电脑或视频游戏的年龄适宜性的简便的可信赖的指导。
比如其中EC 级(Early ,幼儿)是适合 3 岁或以上玩家。属于这个等级的游戏是专门用于幼儿,通常是教育,包含没有暴力,性,语言或其他不适当的材料。
这是比较简洁的鉴定是否合适的方法,也适合幼儿游戏中的“海选”。
从内容上说
可以用三个词来衡量
这个东西要不要给自己家孩子看或者玩,我们可以用ABC三个词来评估一下:
(态度):这段屏幕时间之后,孩子的态度如何?
(行为):该内容会如何主张孩子的行为?
(性格):孩子会模仿与学习到何种性格特质?
相信问过这三个问题,就能找到自己答案。而且每个孩子情况不一样,适合别人家孩子的未必就合适自己家孩子。
这里没有捷径,只能爸爸妈妈们提前大量游戏试玩/音视频类的试听试看,再挑选出自己家孩子的发展水平的。
从手段上
帮孩子屏蔽掉那些少儿不宜的内容
不合符期待的内容,可以帮孩子屏蔽掉,4种措施来保证:
➤确保成人的资料对儿童处于封锁状态。
如何封锁?
➤可以为孩子选择一些付费产品。
这一点很好理解了,免费的难免附带各种粗制滥造/尺度不合适的广告,选择付费版可以打消这些顾虑,给孩子比较清洁的玩耍环境和更好的玩耍体验。
➤和孩子一起玩。
台湾儿童联盟在2012年指出,在观看电子产品的时候,家长有效的陪伴、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和妥善的时间管理,可以避免孩子陷入电子产品成瘾的危机中。
互动比监视更好,比如和孩子一起看英文儿歌视频,边看边唱边玩,一举多得!如果孩子大点也可玩一些益智类的小游戏,也是难得的亲子时光。
➤还要了解别人家孩子玩什么
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社交,比如在社区里,小小孩是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大孩子玩的游戏,嘴里常说的词汇都会“传染“给小孩子。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想办法去认识孩子朋友的父母,问清楚:你们家孩子一般看什么节目?玩什么游戏?你们会看着孩子玩吗?
千万别觉得不好意思,也别怕扮黑脸,我们就是有这个责任给孩子打造安全防线,过滤进到他们心智的一切内容。
开启孩子爱探索的天性
让孩子能享受电子产品不能提供的乐趣
在这方面,BBC的一部家庭教育专题片给出的建议说,“平衡是关键”。
作为父母,关键是要确保你的孩子们花在电子设备上的时间与花在他们喜爱的其他活动上的时间达到一定的平衡。
人都有惰性的,如果看电视就能让你知道故事,你可能懒得去翻书。小孩子也是这样,五花八门的声光电子产品,可以让他们几乎不需要动脑就可以获得愉悦,还怎么有心去探索呢。
这就需要我们做2件事:
➤第一件事:在家里设置一个“不插电”空间,或者“不插电”时间段,来保证孩子自由探索的游戏时间。
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使用电子产品的场合:吃饭时间、睡觉前1个小时、卧室里、亲子游戏时间。
乔布斯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 )曾说,
“乔布斯很重视每天晚上与孩子们共进晚餐,他们会坐在厨房里的一个又宽又长的餐桌上,一边吃饭,一边讨论各种书籍和历史以及其他各种话题。没有人会拿出iPad或其他电脑。”
我们也可以学习乔布斯的做法,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设定非电子产品时间段,大家不开电视,抛开手机,和孩子自由玩耍。要知道,如果自己的爸爸妈妈在看电视、玩手机,是很难说服孩子去读绘本、去踢球的。
➤第二件事,对孩子的好奇心进行训练,培养“会玩”的孩子,激发孩子探索的欲望。
怎么做到呢?
可以(戳蓝字看详情),提供足够丰富的支持,让孩子主动爱上电子产品之外的游戏。
跟孩子一起建立有效的时间管理
避免孩子过度沉迷其中
在运用电子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还是有一个“弹性”的时间管理空间。这个“度”如何把握呢?
1.从总时长上来看
可以参考美国儿科学会关于电视产品的最新建议:
2.从分段时间管理来看
不妨每次使用时间在15-20分钟。
这一点也遵循了美国眼科医生的“20-20-20”护眼法则,也就是说在看电子屏幕后,每隔20分钟要休息一下,看20尺(大约6米)以外的物体,每次看至少20秒。
3.可以用“计时器”去强化界限
比如我们可以在边上放一个小沙漏,告诉他:“等上面的沙子都流到了下面,我们这次的玩ipad时间就结束啦!” 或者放个小闹钟,提前告诉他,等闹钟一响,就不能玩了,要去做别的什么了。
4.适度妥协
以上只是参考。合理并妥当地评估自己的家庭情况,设定电子产品的使用的(点击蓝字查看),才是更为关键的。
恭喜你找到了!
明天(7月6日)中午12:30,萌芽会在新浪微博(@萌芽研究所BUD)与大家聊聊如何教建立孩子时间观念,并学会管理时间。
悄悄告诉你,会教大家不少小工具哦!
盖瑞·巧门博士说,“小孩的心放在荧幕上的时间愈多,与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互动的时间就愈少。”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大人。
如同网上看的一个段子,说像王者荣耀这样容易上瘾的游戏,最该防沉迷的不是孩子,而是孩子爸爸!
看起来小小的电子产品,父母处理的方式和态度都会被孩子看在眼里,并且“习得”。如果大人一边粗暴的对孩子说“不可以”,另一边却自己却抱着手机不撒手,预计效果不会好。
不如一起来聊聊吧,你家电子产品的“家规”是怎样的?
你家宝宝会特别好奇和喜欢玩手机或者iPad吗?
如果孩子哭闹,你会给“电子保姆”孩子吗?
如果孩子一直吵着看动画片,你会怎么安抚?
参考资料:
《游戏与儿童发展》
《搞定数位小孩 教出滑世代的高EQ人际力》
编辑丨妍心
图丨网络
—————— END ——————
▼
▼
广东首档大型辣妈亲子互动综艺节目
正在招募
有梦想有才艺的你
还在等什么
和萌芽一起参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