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质量月”系列宣传|《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解读(9)
如何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
《纲要》提出,“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实现“品牌培育、发展、壮大的促进机制和支持制度更加健全,品牌建设水平显著提高,企业争创品牌、大众信赖品牌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品质卓越、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
一是培育产业和区域品牌。深入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培育发展,打造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大力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形成有影响力的“中国制造”卓著品牌,培育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品牌。加强服务品牌意识,提升服务品牌价值,做强做精服务业品牌。围绕区域优势特色产业,打造竞争力强、美誉度高的区域品牌。
二是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企业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深化品牌设计、市场推广、品牌维护等能力建设,提高品牌全生命周期管理运营能力。支持企业推进产品设计、文化创意、技术创新与品牌建设融合发展,建设品牌专业化服务平台,提升品牌营销服务、广告服务等策划设计水平。引导企业诚实经营,信守承诺,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塑造良好品牌形象。积极推动中华文化元素融入中国品牌,深度挖掘中华老字号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庆文化精髓,彰显中国品牌文化特色。支持企业强化商标品牌资产管理,提升品牌核心价值和品牌竞争力。
三是加强品牌宣传推广。以质量品牌为重点,促进消费向绿色、健康、安全发展。广泛开展品牌宣传推广工作,推进品牌故事“走基层、入民心”,引导消费者认可、信任优质品牌。鼓励企业在重大装备和重点工程中使用优质品牌产品。鼓励企业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拓展国际市场。鼓励与国际品牌企业合作,提高品牌国际化运营能力。
如何开展品牌保护和维权
《纲要》提出,“支持企业加强品牌保护和维权,依法严厉打击品牌仿冒、商标侵权等违法行为,为优质品牌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一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推进《电子商务法》《商标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为品牌保护和维权工作提供更坚实的法律支撑。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品牌保护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协同配合,形成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执法合力。强化知识产权领域严重失信主体联合惩戒机制,加大跨部门间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力度。针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执法打假等专项行动。
三是强化商标管理与保护。充分发挥商标制度对品牌保护维权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企业加强商标品牌资产管理,加强商标海外布局,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严厉打击商标侵权、恶意商标申请等违法行为。提升商标代理服务水平,加快推动从商标申请注册服务向品牌策划、培育、管理等多元服务转变。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在品牌保护行政执法工作基础上,构建企业主体、行业协同、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保护体系。指导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品牌保护研究、品牌权益维护等工作。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强化品牌自我管理和主动维权。
五是做好宣传普及。围绕全国“质量月”、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品牌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集中宣传,提升全社会的品牌保护和维权意识。及时发布品牌保护重要工作进展,解读法律政策要求,宣传品牌保护和维权重要成就,回应社会关切,增强全社会依法保护品牌、维护品牌合法权益的意识。
六是加强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拓展与国际组织在品牌保护和维权领域的合作,建立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主动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深度参与全球品牌建设和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