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了提不了 体制内中年人四大现状:提不上,退不了,卷不赢,躺不平
个人进步机会已经不大的中年人,不得不和冲劲十足的年轻人一起高速运转,在身体上、心理上都倍感疲劳,这就是所谓的“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如果要给体制内的中年人划定一个年龄段,暂且这样来界定体制内的中年人:年龄36—46,在体制内工作10年以上,或许比较合适。这样划定的依据是什么呢?是按照普通在编人员参加工作已满十年,距离退休超过十年来计算,处于职业生涯中期的这段时间。
这个年龄段的体制中人是很尴尬的,在推行干部年轻化的今天,如果这时没有得到提拔,35岁的年龄线一划,以后要和年轻人竞争岗位,会处于年龄劣势,这就是“提不上”。
另一方面,他们又没那么快退休,即便提拔无望,也不能像临退休的老同志那样卸下担子,该干的活还得继续干,这就是“退不了”。
更为痛苦的是,现在体制内的工作量越来越大,领导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工作形势也变得越来越卷,个人进步机会已经不大的中年人,不得不和冲劲十足的年轻人一起高速运转,在身体上、心理上都倍感疲劳,这就是所谓的“卷又卷不赢,躺又躺不平”。
体制内的中年人,首先心态要放平和。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总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到了中年没得到进步,并非就是环境对你不公,而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因素没有凑齐,这不是你一个人能够左右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得之我幸,失去我命。错过的事就让它错过吧,抬起头来向前看,人生的路还长,说不定以后还有其它机会。
不要自怨自艾成为一个老愤青,我十分认同一点:体制内纵然有万般不好,至少在可见的未来没有失业的风险,稳定就是给中年人的最好的礼物。
不要再盲目追求职位的晋升,只专注于个人和内心的富足;学会在卷与躺之间找到平衡,重视家庭和健康,毕竟,这些才是生活的真谛。
中年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在体制内,像我们这样的中年群体依然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不畏惧年龄,不妥协于现状,用智慧和勇气,书写属于自己的中年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