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被黑不给取款解决方法 一位深圳客的香港买房全纪录
文丨
试着写点东西,我开始理解为何网上关于香港买房的贴子这么少了。
到现在我头脑还是一片空白,不知道从何说起。
昨天精疲力尽的回到家,还做了点事,到得上了床倒床便睡,一觉睡到早11点,才缓过气来写这贴。
一来是希望对有志于香港买房的兄弟姐妹,分享点经验。
二来做个**,以后自己看看,以我脑袋现在塞成浆糊的状态,现在不写,可能一两周细节问题就忘得差不多了。
01
2016年9月29日,我了罗湖站,抬望眼,月朗星稀,乌雀南飞。开玩笑了,深圳的上空哪有鸟雀。
清晨五点多,罗湖海关的牌匾闪耀着红光,看着这熟悉的场面,心中小小的激动。
拖着手提箱,我来到附近的茶餐厅吃早饭;选这家茶餐厅的理由,一是近,二是前年来深时,旁边餐饮均关门,就它开业;于是这次很很自然的踏了进去。
茶餐厅为什么叫做茶餐厅,我也不明白,也少见人在里面饮茶,反正粵式早餐,我还吃得惯。吃了什么,现在已想不起来,在港几天,精力透资,用脑过度,记忆力严重下降,只记得最后吃的一样是油条。
用餐厅的wifi, 我打开笔记本连上了,笔记本在后面往港转钱,起了重大作用。这个后面会讲。现在是用来搜中介还有敏感的店的具体位置的,开机1小时,搜到,拿小本子细细记了,合上电脑,放进箱子买单走人,出门时,给茶餐厅影了张像。
8点,我赶到罗湖二楼,随我南征北战的手提箱不堪重付,拉杆把手脱落,我用胶带粘了,接着前行,我包里总爱带点胶带,胶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过了香港关,我掏出淘宝买的七天旅游电话卡装上,这卡有七天无限流量和四天无限流量可选,我选了七天无限流量的,三十几块钱,四天流量的还可以便宜十来块的样子,就着包装上的说明,研究了半天,还没没开通对内地电话功能,还好流量功能是开启了。
其后几天也没空研究,只是用微信与内地的太太保持联系,直到后来,离港前一天,忍无可忍下,淘宝问客服,客服一上线就发来,内地区号要少拨一个零的消息,才成功拨打,可是话费已经用不掉了,出了香港关没多远,这卡就没信号了。
罗湖的通道里,背着黄书包的小朋友,匆匆而行,还有两个阿姨,前后护佑。
8点多上了东铁线,我微信了,我的中介蔡小姐,她还没到中介所。香港上班是9点吧,我和她说,不急,慢慢来。反正到大围也要半个多小时。
到了大围,我找蔡小姐说的出口,找到后发现东铁线沙中线改造,那个出口已封。换了一个出口出站。出站对面,一排的中介店面一字排开。
可惜不是蔡小姐所在的,我听她指引,上了天桥,行了不远,便到了,我太太发来微信,叫我把破包藏起来,怎么藏?我是不觉得坏了拉杆的箱子有多丑的,又不是我想,也不是它想。
02
到了中介所,还没开门,我便在门口等,大围这一带空气还是不错的,行人少,速度也不快,有慢节奏的感觉。
相比之下,被7天旅签所限的我,还更显匆忙。没等多久,蔡小姐来了,开辆白色车,什么品牌我也忘了。反正因门口不能停车,蔡小姐也显得很担心,交谈过程中频频的出门去望。既然大家都很匆忙,那么Ok, 反正大体问题之前,我想,先买下来再说,转按揭的事,以后再想办法。
香港地铺真是小,哪怕是大围这新界地方,外面看招牌还过得去,里面就放得下三张办公桌,过道宽不到80公分,这个店面,估计就有我工作地方三十之一大,活动空间基本没有,香港人从小在这拘谨空间下生活,难怪处处循规导矩。后来在银行办事,我被这循规导钜折或者说是木头木脑折磨得很惨,下面再提。
小车前行,即使多次叮嘱开慢些,别猛拐弯,还是挡不住涌上的眩晕感,是了,我晕车的,车好不容易开到银行,我选的是工行亚银。
理由有几
一、工行亚银网银,手机银行界面与国内工行,相似,我国内用工行网银用惯了;
二、工行转工行亚洲到帐很快,这是看网上说的。其后事实也证明如此,上午转就上午到,下午转就下午到。双休日转。。。那就必须等到星期一上班才到;因为人行双休日休假;
三、工行转工银亚洲手续费低,不管多少,汇费国内工行只收80或81块几毛,因为我试了转到国内外汇管制的极限,国内每人每年只有五万美金的购汇额度,折合港币38万几千,这笔钱转来,工行收了81块几毛,这边工行好像是收25块的托收费。
接着说国内工行转工行亚洲的优点
我今年给小孩交保费,也是用工行转,也就几千块钱。工行这还是收80人民币。。。钱多钱少汇费都一个样啊;对面汇丰托收,收了120港币。我是算着保费打钱过去的。打款后两三天保险经济人打电话过来,说银行扣了款,保费不够。
害得我急忙微信百元红包给经济,才交上保费,这是在说工行的优点,相必国内在港有分行的,也有类似优惠吧,不爱用工行的,可以到别的银行问问,香港工行的缺点,其实就是全港银行的缺点;我在工银开的是综合理财账号,这账号没啥优点,开本票只打半价优惠,25一张。
最大优点是,月余额1万港币,就免15块一月的服务费,上面还有两个账号,免月费的要求一个比一个高,絮絮叨叨说这么多银行的事,大家估计看得烦了。
可是,对我来说,钱进香港是个头痛的事。所以,老说这事。银行事,还有好多细节说,比如支票,信用卡,提款卡不能当场拿,需邮寄回通讯地址;比如通讯地址要按身份证上的算,如改地址需要国内银行纸质对帐单;比如银行柜台,现金存款,超三百张要收费,超12万要说明来源;种种奇葩规定,让人目瞪口呆。
好了,银行事,告一段落。说点别的。
03
说了不讲银行,可按顺序讲来还是脱不了银行,我在严先生的陪同下,入了工行。严先生皮肤黎黑,普通话说得还行,能听懂。比我的粵语强。
我的粤语以前会说:早胜,食坐饭美,现在会说,唔该塞。
工行没临时支票,只有开本票了,50一张,开综合账号收半价25一张。工行e 账号和理财金账户要月均20万还是80万,我都达不到,只有花钱开本票了;发展商,每人可以入两票,我需要开两张本票,每张十万。
正要求间,工行的帅小伙,摇头,摔出一串粤语。我听唔明,找严先生作翻译。原来当日开的账号,不能开本票。要隔日才行,又是银行的规定。
不行就明天吧,我出了工行去看楼盘施工现场,选的是楼盘边的银行,抬腿便到了;蔡小姐因此地不能停车的缘故,在车上傻傻的等,买的是楼花,楼盘真没什么看头,模板才刚出地面。
要到2018年底交房。后面听律师说,交房只是说主体完工时间,这楼是要装修好交付。估计还要更晚。
内地买房,现在都是建成了再卖,香港这种卖楼花,让我想起十来年前,我买第一个店面的场景,那时也是什么都没有,开发商就收了我一半的房款去。
现在大陆已不流行了,想不到香港还有,楼盘周边看看,其实也没什么看头,就去入票吧。
哦,刚刚记错了,两张二十万的本票给开的。还想开一张15的本票,准备付余款。不让开,要等到第二天。
我记忆都混成一团,慢慢理顺吧。坐在小车里,我前往发展商的售楼处。。。香港管这个叫什么,我不知道,反正我就叫它售楼处。车到了地库,等着坐电梯停车,平日里汽车坐电梯这稀罕事物,我本该围观的;只是晕车,加上车库空气混浊,我逃出地库,上了电梯入得商场,才松了口气;严先生陪着我逃难,蔡小姐停了车过来,在电梯口汇合,又去坐电梯;直达地产商楼层,进去一望,一个门,门口守着几个中年妇女同志,进门的都给张贴纸,贴于手臂上。
我撕了两下,没撕开,她们帮我撕开贴了,左手臂贴了半掌大的贴纸,好似五条杠的袖章,脸上微笑渐渐荡漾开来,地产商在这商场里展示的不只是一个楼盘,我跟着她们七拐八拐,到陆续到各厅看,先到影像厅看宣传片,然后进去就是样板房,连成一片。
从最小单位,到一室,到会所,都有样板房,然后就是进,立有楼盘模式的大厅入票,也就是把两张十万的本票交给售楼处,一张本票有一个签,是电脑抽签,两张本票就是两个售楼顺序;抽中了,一张付给地产商,另一张退回,也不是没用,可以拿给律师楼,本票等于现金。
没抽中,两张拿回银行退。
详细规则,各地产商的售楼说明书和销售计划上都会说,在网上看便是了。
04
建议,有购房想法的,有他事来港时,不妨开个银行户头,喜欢哪个行开哪个。
当然,要存钱养着,各行规定不一。
早开,比我这仓促开户,少很多麻烦事,比如我到工银别的网点开本票,别的分行就得发传真到我开户行核对签名。
说是刚开户,还没上电脑,要一周后,所以就得坐那等传真往来,办完了汇款,还有点时间闲,发展商的抽签只要半天,有半天剩余,我就到楼盘所在地,旁边乱转。
百度实景地图还是有很多地方照不到的,估计是放在车上拍,车不能进去的步行巷子,就拍不到;我沿着楼盘前后左右都转了一圈,不算顶满意,也不算失败,反正中庸吧。
步行不远就有学校,学费多少也没去网上了解,反正这些都是租客了解的事了,我身为以后的房东,知道旁边有学校,可能更好租就可以了;到楼盘工地看时,还有中介惊喜的发现了我,想来说话,我摇头拒绝了,说已有了。
说是电脑抽签,我到了时到发展商售楼处去看,蔡小姐说不要去,她同事会拍照给她,我闲得无聊,又好好奇抽签是什么样子,便又跑到售楼处。
期间在商场迷路无算,总算找到上去电梯,到了售楼处,还是老样子,几个中介带了客人在交谈。有些桌子上放着印有地产中介公司名称的三角体塑料牌。
我就问售楼处抽签结果如果,就让我等,又问我是是哪个中介公司带的,我说了。于是把我转手给另一个大婶接待,说她是中原的,大婶问我中介是哪个区的,让我坐下。
一会儿售楼处,说处结果了,拿出一叠打印纸分发。我也去领,结果不给我,让我坐下等,我就等了,再一会,中原大婶就让我报编号(就是交本票时,售楼处给的两张纸,右上角有编号),对应编号,我在打印纸上找到了自己两个编号,一个在前几十名,一个在百几十名。
后面那个编号,等于没用,有了抽签次序,明天就是选楼了。
其实选哪里已有腹稿,我反正一房以上的买不起,买一房的钱有余,就调它最高层,最贵的选了。
估计投资客不是这么想,和国内楼盘相似,这里也是越高越贵,高一层就要贵一两万,其实租起来估计租金没有好大差别,投资的话,买中低层合算。
05
来港几天,大脑高速运转,一日如过一年。
我来理顺一下,29入港。30汇钱,1号抽签,2号选楼。
讲了这么久,终于讲到选楼。2日晨,我微了蔡小姐8:15在商场门口等,时间微过我见到了蔡小姐,微过是因为激动的蹿下楼,结果走反了方向;香港旧楼间,阡陌交通,我方向感本是强的,还有手机百度,高德地图等护身,也老走错路。
8点多入得售楼处,排队,人有多少我看不明,因为我不知道,有多少同我一样中介陪同的;蔡小姐,严先生,还有她们的经理,三人陪我一人;过了会,排到队,电脑屏上显示我的两个号码,第一个号码过去,第二个号码我手快拍了下来。
接着说,售楼处电脑显示号码,只是登记而已;我拍照留念后接着向前走,偶遇小狗数条,是假的,做得栩栩如生,我与蔡小姐交流了养犬经验后,跟着队伍往前走,可不敢再扯远了,否则养犬心得交流,又要浪费大段篇幅。
人龙七拐八拐,旁边有个显示屏,显示楼盘单位,黄色的就是已被人选了去的,我虽然之前和蔡小姐分析,"入票的人不多,每个人最少可以两张票,有些可能只是打酱油的,而想买的投资客只会选中低层",还是不免忐忑不安起来,怕我想要的单位,被人先挑走,在等待前面人抽签期间,我还微信和银行相关人员聊了会。
得知以下信息
一、你存入钱,然后本票开走,他们很快得知
二、帐上最好不要很快进帐很快转走,尤其是大额进出,会接到银行电话
三、一个人在香港只有一个户头。
(意思是在东家银行开了一账户外,在西家就没得开,都联网的)
四、银行账号必须保持活跃,两年不用,冻结
我的建议就是,如有意,早开银行户头,网银,手机银行,电话银行什么的都开全,早点打钱,因为国内对外打钱,间隔三个月很安全,想知道详细的,百度国内龟腚,都很清楚明白的写着;
快到了我选楼,看来前面放弃的酱油客不少。我一望,首选次选备选都在,高层大片白色,中低层和开放式单位卖了些(开放式单位就是一个房间,厨房客厅睡房都是这一间,还好卫生间是独立的),那就在地产商售楼小姐递过来的平板上按上,我选的单位。
历史的时刻就完成了。其后,签临约售楼小姐一张张纸讲解,不明处蔡小姐解答,人员穿梭复印文件,四处签名等略过不提。反正,觉得好累,说起来都累,签临约付百分之五,收本票或支票,没支票以本票替代。
第二日退剩下一张本票。
以上,讲完签临约,签完临约,15天内签正式合约。我赶着回家,没空再来,就约早点约律师楼签正式合约,签正式合约,需要将百来万税一次付清,于是上律师楼前,我需要开张百万级别的本票。
这张本票开过后,数着上面的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顿时对金钱只剩了数字概念。
06
几段写得干巴巴,自己都不满意,可能银行的细节太乏味了,明天上点风光照片,因为签了临约后,我在九龙定的宾馆已满,搬到离岛去住了,离岛除了交通不边,偏远点外风景着实不错。
没来港时,总是听说香港在走下坡路,说内地游客数量下降什么的。
到港才知道,和报上说的对不上号,到处都是人,除了新界,油尖旺等区,弥敦道上都挤满了人,海港城周,广东道上操内地口音的游客不要太多,上环中环人流不息,中环莎莎人挤人,后来回去转到沙田买奶粉,屈臣氏里紧张的排队,人多得得像在发鸡蛋。
国庆期间,酒店价格均上翻了两倍多,为了节约也是好奇,我订了岛上住房;我就在想,如果这样还说游客下降的话,那还是下降的好,再上升我要到大屿山做岛民了,要说岛上,风景还是好的。图为太阳馆度假营。
4号约好了去律师楼,3号也不是无事。因来得匆忙,有部分资金还未到港。那么就要用到敏感的店了。没来之前,见国内报道,总是很紧张。到港一看,满大街都是。手续简单而快。就是超12万也要复印身份证。本贴能说的,都说了,不能说的,坚决不说,反正在这方面,原来以为复杂的,其实好简单。
原来以为简单的银行业务,真的好复杂。提醒一下,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让资金到港,哪怕是那店,最好直接入你账号,别要现金,现金银行柜台一日只能存不超12万。
而律师楼只收本票,不收现金。要是拿一大堆现金,银行存不进,存不进就开不出本票,开不出本票约律师毫无意义,那就抓狂了。
07
话转回来,我出了度假营接着向前走。途经马湾公园。
海滩。
青马大桥
既然是来港买房,看到码头边的海景房也顺手照上两张。
楼盘名珀丽湾,离码头很近,我还很有兴致的上网查了查价格,觉得这不错,往来中环半小时船程,价格也不贵两房五百来万,海景房耶。
后来一日两次的坐船,知道便宜的理由了,船是要等的二十到三十分钟一班。刚巧赶上还好,误了只能等,加起来,到中环行走天桥,要一个钟头以上了。
船离开码头不久,拍出来的风景是最好的。
办完事,返转马湾,发现有条天桥直接将皇后大道,干诺道,德辅道等笔直贯穿,直达二号码头。
原来前几天走了弯路。几日前夜间,走上另一条弧形相连的天桥时,天桥一半被垫着硬纸板的菲佣占据。
行到工行,没提款卡,凭身份证和账号在柜台取了款。
后来律师楼没用上,又在自动存取款机里凭帐号存入了。
在律师楼沙发上等待期间,我与严先生进行了会唔和亲切的交谈,他普通话有八九成水准,我粵语听力有一二成水平,合起来十成足的,交流完全没有问题,严先生同我讲,他这行,最重要的就是诚信。
见了律师,律师也一口熟练的普通话,我就在想:为什么他(她)们都会普通话,而我学粵语这么艰难,人和人真是没得比。
律师就一张张纸解释给我听,而我本票和剩下5%,也都交给律师楼。
这里再整理一下,2号,签临约,交楼价5%,作为首付,4号,签正式合约交楼价约21%的税(详细税率与楼价相关,分几档的),详细税率,打几页纸来说明都不嫌多,4百万以下是4.5%,4百四十几万到6百万是6%,6百七十二万到两千万是7.5%。
签完约,到下午3点多了,我还没吃午饭,问严先生也没吃饭,便约他一起吃个饭,他说有事,匆匆走了,来港几天,几回邀她(他)们吃饭,总被婉拒。
估计是怕加重我经济负担。
大事已定,心头放下半块大石。我同太太讲,以前听说汤臣一品要从13万涨到20万一平,像在听天书一样,想不到自己也买这么贵的,不过汤臣一品现在多半翻了倍,总价更是吓人,以上是我在香港的买房故事,写的有点乱,感谢关注。
话题互动
《鬼知道新政后我经历了什么!》
新政已过去一个月,不管你是想买房的还是卖房的,欢迎分享这段时间的感受和经历。楼校长将选取精彩的故事,届时整理发布。
参与方式:在买房之前微信后台留言,或私信楼校长()
如有疑问或者建议
欢迎加楼校长微信进群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