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维护取不了 一次放入,可管6—12个月!这个“生命通道”你了解吗?丨健康总动员
对于老年人
或是扎针困难的患者来说
提起扎针都非常紧张
但是有了PICC后
能够很大程度免去扎针之苦
这是一种静脉输液通道
拥有创伤小
减轻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
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
被称为患者的“生命通道”
为病人减轻痛苦 治愈病患
恢复健康
本期嘉宾
新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护理部总护士长
副主任护师 PICC维护专科护士 吴玉萍
何为PICC置管?
PICC置管( ),也叫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经上肢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肱静脉、颈外静脉(需要选择一些相对粗大且弹性及显露性好的血管)穿刺插管,将导管的头端一直送到上腔静脉的中下段,上腔静脉再往下就注入右心房。
1997年PICC引进中国,广泛应用于肿瘤化疗、刺激性药物输入、静脉营养治疗、长期输液的病人。
PICC置管的过程
PICC置管是由持有PICC置管资质的护士进行操作的,在病房或置管室就可以操作,无需进手术室,操作时病人取仰卧位,放轻松,置管的上肢与身体呈直角,护士会用皮尺测量病人从穿刺部位至上腔静脉的长度,一般为45~48cm左右,选择好穿刺部位后,扎止血带,常规消毒,然后在超声影像下进行PICC导管静脉穿刺,根据病人的情况保留导管长度,穿刺完毕后进行X线摄片,确定在上腔静脉后即可使用。完成PICC置管一般需要30—60分钟左右,流程也比较简单,没有什么太大痛苦,所以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PICC置管的优点
PICC置管时因穿刺点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血气胸、大血管穿孔、感染、空气栓塞等威胁生命的并发症,而且血管的选择范围较大,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的活动基本不受限制。
PICC导管材料由特殊聚氨酯制成,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顺应性,导管非常柔软,不易折断,在体内可留置6个月~1年,置管后的病人生活习惯基本不会受到影响。
所以,PICC置管后可以减少因反复静脉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因为PICC导管可直接进入上腔静脉,腔静脉的血流量大,可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或化疗药物造成的局部组织疼痛、坏死、静脉炎等,在减轻病人的痛苦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输液并发症。
PICC置管后的注意事项
PICC置管对适当的活动、工作及家务都没有太大影响,但是有些动作是必须注意不能做的,比如:不能提大于3公斤以上的重物;不能参与剧烈运动项目(如做引体向上、游泳、举哑铃等);置管的肢体严禁过度外展、旋转、上举等会牵拉导管的动作;置管侧手臂上方不能扎止血带、测血压,以防血液反流而引起导管堵塞。为了更好地维护好导管,一些生活习惯也要有所改变,比如,日常生活中,穿衣服时可先穿置管一侧,脱衣服时先脱对侧,衣服袖口不宜过紧,选择宽松棉柔的衣物,以避免牵拉导管,防止导管移位或者脱落;沐浴时使用保鲜膜包裹穿刺部位,用胶布或橡皮筋封闭上下两端(包裹住贴膜上下10cm),也可以在网上选择合适的防水袖套,沐浴时选择淋浴,禁止盆浴或者泡浴,以避免浸湿导管引起感染。
出现这些情况 请立即就医
比较紧急的情况就是导管滑出体外,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话,切忌将滑出部分送回体内,应用胶布妥善固定脱出部分后立即就医。还有一些情况,比如,出现不明原因发热,且体温>38℃;无诱因突然出现气短或胸痛;置管侧手臂麻木,手臂、胳膊或颈部有明显的肿胀感,置管侧的臂围较对侧肢体增大>2cm;以及因剧烈咳嗽等胸腔压力过大时造成的导管回血等情况都是需要及时就医的。
PICC导管的日常维护
日常维护可以选择有PICC专科护理门诊的医院就诊。PICC护理专科门诊原来只限于二、三级综合医院及肿瘤等专科医院开诊,现在基于医疗高质量发展,大部分社区医院都有开设此项门诊,并且也是由取得相应资质的专科护士坐诊,所以带管病人在家附近就可以完成日常维护,十分便捷,还大大降低了经济和精力上的成本。
日常维护的流程也非常简单,在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必须进行一次换药,之后如果穿刺处愈合好,无红肿、无渗血渗液等感染迹象,可以每7天维护一次,维护的护士会观察评估穿刺点及导管等各方面的情况,测量双侧手臂的臂围作比较,判断是否有肢体肿胀,然后更换敷料,更换敷料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贴膜要自下向上撕取,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后妥善固定导管,防止脱管,同时还会更换接头并进行封管,以保持管道的通畅。每次维护后专科护士都会在维护**本上**导管的情况,为下一次维护提供参考对比的数据。
出现这些情况 需要拔管
PICC置管在正常维护的情况下能带管1年,到期必须拔管,除此以外,在置管期间如果出现导管堵塞、移位、感染等情况应立即到护理专科门诊进行拔管。拔管后需要持续按压穿刺点20—30分钟,注意拔管一周内尽量不要洗澡以防止感染,一个月内原来穿刺的手臂不要提重物,有发热等不适及时就诊。
记者:汪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