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创业有优惠 关于《上海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2024年)》的政策解读
关于《上海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2024年)》的政策解读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方案(2023—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对促进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共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一、主要任务目标及指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残疾劳动者是就业群体中的特殊人群,残疾人就业关系到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完善,关系到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是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就业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落实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不断提升残疾人就业服务水平,提高残疾人就业质量。
(一)2023-2024年实现本市城乡新增残疾人就业1万人。
(二)确保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三)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
(四)2023-2024年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次。
二、主要政策举措
《行动方案》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促进残疾人就业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的内容为基础制定的具体举措,包含了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推进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支持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推动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和残疾人自主创业,强化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完善残疾人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工作,深化盲人按摩就业促进工作,夯实残疾人就业服务基础工作,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工作等十项举措。
(一)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十四五”期间安排残疾人就业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市级、区级编制50人(含)以上的党政机关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编制67人(含)以上的事业单位(中小学、幼儿园除外)至少安排1名残疾人就业。市、区两级残联机关干部队伍中残疾人干部的比例应达到15%以上。
(二)推进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
国有企业安排残疾人未达到规定比例的,应根据行业特点,在有适合岗位的情况下,选择符合残疾人就业特点、适合残疾人工作的工种和岗位,在招聘计划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岗位,根据相关原则和规定程序定向招聘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国有企业应将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三)支持民营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
开展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活动,结合民营企业助力残疾人就业活动,共享残疾人就业状况与需求信息,对接残疾人就业需求。民营企业应将助残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编制专项社会责任报告。
(四)推动残疾人组织助残就业和残疾人自主创业
发挥各类扶残助残社会组织的作用,带动辐射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总结不同类别残疾人就业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积极打造“阳光手作工作室”“残疾人工匠”、残疾妇女“美丽工坊”等品牌,评选残疾人创业领军人才。
搭建残疾人灵活就业载体,鼓励残疾人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残疾劳动者居家就业,提高残疾劳动者劳动收入。支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补贴。
(五)强化就业困难残疾人就业援助工作
充分利用本市阳光职业康复援助基地开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将组织援助对象从事生产劳动与开展各类职业康复活动相结合,推动辅助性就业加快发展。将符合条件的就业困难残疾人全部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并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重点帮扶。
(六)开展农村残疾人就业帮扶工作
推动扶残涉农经济组织与农村困难残疾人签订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给予其劳动补贴、社会保险费补贴、午餐费补贴,各相关部门在扶残涉农经济组织的认定及相关优惠政策上给予支持和帮助。
(七)完善残疾人中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支持工作
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准确掌握在校残疾人中高等院校毕业学生数据,建立“一人一策”就业服务台账,开展“一对一”精准服务。继续加强对残疾人大学生所在高校指导,将残疾人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纳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确保应届残疾人大学生去向落实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八)深化盲人按摩就业促进工作
推进本市两个国家级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的实训工作,提升盲人医疗按摩人员的业务水平。输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到本市公办医院、中医门诊部、医疗康复机构就业。支持盲人医疗按摩人员开办医疗按摩所。
(九)夯实残疾人就业服务基础工作
对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残疾人就业服务“四个一”活动,开展一次基础信息核对,对其中有就业需求的残疾人至少组织一次职业能力评估、进行一次就业需求登记、开展一次就业服务。按规定将残疾人就业社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提高专业服务水平。
(十)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工作
对有就业需求和就业条件的就业年龄段未就业残疾人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或创业培训,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培训费补贴,对获得职业技能证书的残疾人给予职业技能提升补贴。鼓励上海开放大学开展残疾人精准培训,并通过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进行学分存储和转化。2023-2024年完成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6000人次。
三、主要保障措施
《行动方案》提出从组织保障、资金保障、信息支持、宣传动员、监督落实五个方面确保促进就业工作推进落实。明确各区、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抓好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