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怎么登录不了了 ChatGPT突遭大规模封号+停止注册,最火概念要凉?
这个周末,先是意大利暂时封杀,限制处理本国用户信息。
接着,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导入不到20天,便曝出机密资料外泄。
还没结束,又有大量网友发现目前停止注册,开始大面积封号,4月2日全面封亚洲登录账号。
热度还在继续,但最近的种种消息——封杀、泄密、封号,这些都意味着,狂热与追捧过后,以为代表的AIGC该走到下半场了。
AIGC自我“阉割”,原因究竟为何?
从目前来看,大面积封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账号安全问题
比如多人异地登陆、其他异常登录等,这是为了保护账号的安全,针对的就是那些大规模卖号的所谓商家,如果你的账号是买的,那么就会被封禁。
2.恶意行为
比如违规信息、虚假消息,这是为了维护网络环境,对恶意行为的账号进行封禁。这与上周创始人的一段2小时的采访有很大联系。
他在采访中表示——
尽管 具有“巨大的好处”,但他也担心该技术在重塑社会时会带来真正的危险,并认为AI的风险“远远超出人类所准备的范围”。
“我特别担心这些模型可能会被用于大规模的虚假信息”
“会自信地陈述事物,就好像它们是完全虚构的事实一样”
也表示,“现在AI越来越擅长编写计算机代码,[他们] 甚至可以用于进攻性网络攻击。”
3.账号本身权重问题
比如批量注册账号、低安全等级的邮箱、手机、新注册邮箱,这种封号风险会比较大
4.IP/服务器问题
就是你的登录IP、所在地址都是在亚洲地区的,这种直接批量封号
5.中文内容
即页面所有的对话和API调用的都是中文,会提高账号被封的风险,但是不会直接封。
6.平台技术升级
平台因为技术升级,对不符合平台新版本的规则的一些用户进行封禁。
面对风险,AIGC 下半场该怎么走?
从最近这些轰轰烈烈的事件来看,背后主要存在技术商业化、数据隐私保护、网络安全风险等问题。
技术商业化:马斯克非常看重开源,他认为 AI 应该民主化,很多人应该享受到 AI 技术,而不是喂养微软一家独大。
数据隐私保护:这种大型语言模型背后核心是大的算力和参数量(数据),因此数据来自哪里,是否存在公平、隐私问题等,这些都是被行业诟病的地方。
网络安全风险:的自动编写代码功能在提升代码编写效率的同时,也会被黑客用于辅助编写恶意代码,网络安全态势势必更加严峻。
那么面对这些风险,对于企业来说又该如何去参与者”下半场“的角逐,取得先机呢?
1.首先要清楚,取代和赋能的区别
当代人打工不息,为手中的饭碗焦虑不止。
但实际上,人类是永远不可能被机器完全取代的,因为机器永远无法代替人类做判断!
我们的一生中,需要做无数个大大小小的判断。我们敢判断对与错,敢为自己的判断负责。这所有一切都是判断,都是经过人脑的思考,是理性与感性的交织,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
现阶段,制造出的焦虑只是表象,随着背后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化,各行各业都将受到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在人机交互热火朝天的讨论中,重点其实不在于取代与否的焦虑,而在于人类如何更新自己的观念,用工具赋能!
说到赋能,又想起了之前低代码、零代码产品大战码农时我的一篇观点类文章。我当时说,低代码、零代码产品之所以会爆火,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
码农,不够用了。
早就在其报告中预测过了——2021年市场对于应用开发的需求将五倍于IT公司的产能。
相信你一定有体会:程序员这个职业越来越火,炙手可热、哪哪都缺。因为:
消费互联网和云计算时代来临后,带动了IT技术加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IT技术开发人员的快速增长。
但很麻烦的事情又来了:
绝大部分企业建设IT信息系统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数字化,助力业务运营。 这就要求IT工程师不仅要掌握公司业务,还需要同时掌握云计算、容器化、中间件、微服务、、多端等等大量业务无关的专业知识。
要知道不少中型的互联网公司在养了不少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尚且不能打通任督二脉,为上层业务开发者提供友好业务开发环境,何况急需数字化转型的大量传统企业。
所以为了填补这一缺口,低代码/零代码技术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无编程基础的业务人员直接自行制作管理应用。
简道云
这类平台的特点——在制作一个管理系统时非常方便:
简道云模板中心
低代码开发的逻辑就是,可以让我们从应用和数据层面入手,利用不需要代码的开发工具与逻辑,实现快速开发、上线一个管理系统。
对于这一点,这个观点说的很切理:
从提供“专业软件/软件定制化开发服务”切换到提供“低代码apaas平台”,软件厂商剥离了专业业务知识,通过平台提供一种让企业自己积累和分享专业知识/业务经验的标准和能力。 对软件厂商来说降低了实施的成本、对企业来说提升自己的掌控力和业务响应能力,这是巨大的一个进步。
这也是赋能,不是取代。
所以,无论是不是下半场,永远置身于未知,在未知中前行,才是人生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