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chatgpt建app 创建自己的ChatGPT——基于API的应用
点击蓝字关注我,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好
嗨~屏幕前的你,今天过得好吗?
这里是 的小站,很高兴见到你。
晚上开完组会,回来向请教着问题,突然想到晚上开会的时候,学弟学妹问到我有关注册和使用的问题。他们说国内也有一些提供服务的人工智能,还有很多人在用,自己也想用。
对于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①目前而言,国内绝大多数的所谓,服务提供商并非公司,而是套牌“”的国内一些小公司,它们通过的API接口( )来提供服务。②就目前我所接触到的“国内版”,大多都是采用免费试用+付费使用的模式,即你在注册之后,可以适当地和这个GPT聊上几句,很快便要求你付费,月费动辄一个月几十(别问为什么,身边有同学为此充了不少钱)。③我们没有必要花钱养活这些套牌的GPT,毕竟有钱可挣谁看了不眼红,就拿同样的大学生群体来说,使用有两个限制:①网络环境,很多人不会使用代理;②注册手机号验证,很多人根本没有国外手机号,外加加强了对风控的程度,所以这个环节就卡掉了很多人。当然此外,若想要使用GPT-4模型,每个月20美元的会员费如何支付又成了很多人的难题。
所以为了避免其他不必要的麻烦,我自己开了会员,也算是找了一位几乎全能的老师。接着,既然会员都开了,那怎么能不试试他们家的API呢?今天这篇文章旨在**通过一个项目,使用 API搭建在微信上就可以使用的,属于自己的。
首先介绍一下今天用到的项目,-on-(),其实在上已经有非常翔实的介绍了,我们今天就长话短说,大致**一下过程。
根据这个项目的介绍,(从“快速开始”开始),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一个的账号,并获取一个API。这个好办,上图。有账号就登录,没有账号就注册:
注册/登录完毕之后,我们进入 (),在这里你可能仍然需要登录一遍。
接下来,为了方便,请跳转到,如下图所示,你将来到收费的管理中心。我们将在这里开始我们的付费旅程。
当然在这里,我必须得收回晚上开组会的时候说的一句话,就是“API是免费的”。用户注册并使用(GPT-3.5)确实是免费的,但是对于开发者来说,使用它们的API确实是需要付费的。
在上图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状态是“”,这是为了给大家进行演示,临时关闭了,待会儿重新开一次。请注意的是,的API是即用即付模式(Pay as you go),没有月费一说(当然扣费是每月扣一次)。
点击“Setup ”,并选择“我代表个人”(I'm an )。
来到下图所示的银行卡信息填写界面。此处为了保险起见,请使用干净的网络环境,并根据IP地址来填写住址(以降低风控导致的不成功)。
点击“Setup ”,完成付费方式的绑定。
接下来,左侧的“USER”下面的“API Keys”,我们将在这里生成和使用我们的API。
点击“+ new key”,在弹窗中输入一个自定义的名字。
点击“ key”后,你将看到生成的API密钥,这个密钥请妥善保管,并且请你一定将它记下来,因为这个窗口关闭后它不会再显示出来。此外,一旦泄露,及时返回到这个页面将其“作废”(),我也不知道怎么翻译,意思是一旦你发现有人盗用了你的API,赶快到这个页面把它作废,这样这就是一个无效的API了。
这一部分准备完毕,继续下一步。
运行下列代码: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zhayujie/chatgpt-on-wechat
cd chatgpt-on-wechat/
(在电脑的cmd窗口中运行。在此之前,为了运行git命令,你需要下载git工具)
接下来,你需要来到,下载这个项目的“包”:点击“ Code”,接着是下拉菜单中的“ ZIP”,将下载的压缩包解压至你熟悉的路径下。
解压后,你应该看到这样一个界面:
接下来,请在“地址栏”中输入“cmd”,回车。此时弹出一个以该文件夹为基础的CMD窗口,继续下列操作: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pip3 install -r requirements-optional.txt
程序将会自动安装所有要使用到的库。耐心等待即可。
这一部分结束,继续下一部分。
我们回到文件夹当中,找到“-.json”,复制一份,重命名为“.json”。原文件可删除。接下来进入“.json”进行编辑。
这是“.json”(前身是“-.json”)的内部。接下来,我们需要将API填写至此处。请跟我一步步来。
:此处填入你的API密钥。注意:请妥善保管你的API密钥。
model可不动。
proxy:由于需要特殊的网络环境,此处填入你的代理地址。
:可不动。此功能的原理是,在微信中,当有人向你发起对话时,需要在前面加上特定的字符(这里默认是bot或者@bot),才能激活程序,让回复你。
efix:可不动。
:与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功能是在群里,当游人艾特你时,可以使用回复你。所以在这里,我建议把这个名字改成你在群聊里的昵称。比如我在群里叫,那么这里我们就把值改为@,反正别人艾特我的时候,微信自动填充的就是这个,又能触发程序,一举多得。
t:可不动。
ssion:上同。
:上同。此功能在于当程序识别到用户的消息以这几个字开头时,默认使用图片回复。
后面几个都可以不用改,就不再赘述了。不过我喜欢的是倒数第二个,这个GPT模型的自我介绍,可以改一些自己想要的话
。
点击保存,自此,所有配置工作全部结束。接下来是运行环节。
运行环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本地运行,另一种是云端运行。
本地运行指的是在你的本地设备上运行这个程序,通常是你的电脑(这不是废话吗)。缺点是,你的电脑不能关,否则程序就被一起关掉了。云端运行指的是将你的代码托管到云端,由云端的服务器代替你自己的电脑,好处是你晚上睡觉也不用担心电脑爆炸。缺点就是需要钱啦~别人帮你运行程序,肯定是需要收费的。这里不对第二种作更深入的阐述,大家遇到了喜欢的平台去购买它们的服务即可。我们在这里使用第一种来测试一下。
在cmd窗口中输入
python app.py
能够看到如下所示:
此时,使用手机微信扫描屏幕上的二维码,登录微信,这样你的微信号就变成了一个实用的机器人啦~(当出现下方信息时,表示登录成功,你可以开始对话了)
实际使用中,根据(#-)的提示,需要先输入以“”为前缀的文字,在我这里是空(“”),所以输不输入无所谓。下面分别是在电脑端的日志里看到的以及在手机上看到的。
目前测试了一下,如果是自己给自己发消息,你在联系人里找到你自己,在这个窗口里是不会显示返回的消息的,而我和我小号进行测试发现是正常的。所以在以后,如果身边有同学不知道怎么用,但是需要用来查阅资料或者答疑解惑,我相信这个项目是一个很好并且很快的解决办法——“来,等我两分钟,咱们微信上聊”。
就是每1000个token,要0.002美元(好贵
)。这里我不知道token具体对应的是字符,还是单词,还是其他的什么,至少我刚刚去后台看了一眼,聊的也不算多,就是测试了三次而已。
就已经快到1000个token了。
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总算是搭建好了只属于自己的啦~
期待着能够通过不同的项目,让世界上更多人能够享受到人工智能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