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刷被审核不给取款怎么办 ”蜜蜂杯“金融征文评选活动,你投票了没有?
“蜜蜂杯”金融征文大赛投票评选火热进行中,欢迎大家积极阅览文章,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同时为你们喜欢的文章投出宝贵的一票吧!
活动截止时间:4月29日10:00至4月29日22:00
1号15级生化系 毛冬梅
抵制校园贷恶性循环,必须加强金融知识的教育
最近有很多的校园贷事件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导致各界人士议论纷纷,但始终都离不开大学生金融知识低下,防骗意识较弱的原因。校园贷事件从去年开始,逐步的走进人们的视线,从小贷到多贷,从恐吓到**照,从害怕到自杀,这类和学生金钱离不开关系的事件是如何越演越烈的呢?就说之前的**照事件吧,大多数大学生贷款后无力还贷,**照被公开,羞愧的退学,甚至离开这个城市,不敢见父母,不敢见同学,不敢见朋友。他们的自尊就这样被完完全全践踏,他们几乎失去了自己的一切。甚至有人选择了自杀,例如福建一名女大学生被校园贷逼死。所以校园贷事件已经到了无法不采取措施的地步了。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借了校园贷呢?
大学生是一类没有经济收入,但却拥有较强消费能力的群体。他们的日常生活和交际活动都需要花费一部分的钱,甚至有些有攀比心理的大学生消费额度更是惊人。例如,在大学里的男生为了追求女生有时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学习考证需要花费金钱,生活伙食需要金钱,购买零食衣物需要金钱。也许你们觉得这都是日常需要的,直接花自己的生活费就可以了。然而,零花钱越花越多了,而父母给的钱却是不变的。当自己看着喜欢的东西又不好意思问家里拿钱,又或者是为了面子不得不掏钱去买,没有钱时,就会去通过各种途径去获得这钱了。而“校园贷”就这样应运而生了。在学生们心里只会觉得利息又不高,还是校园里的,过几天去兼职或者等父母给自己打钱再还就好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是越拖越久越欠越多,以至于一系列的恶性后果发生了。
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真正的校园贷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业,减轻经济负担的。而我们平时所说的“校园贷”是那些打着校园贷的旗号进行高利贷的团伙。明着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燃眉之急,实际上却是欺负大学生善良、不懂得金融知识、不懂得计算利率和胆小的性格。现在我们分析一下“校园贷”的不合理条件和恶性行为。
校园贷要求以**照为抵押进行借款。要求得到别人的**体照本就属于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而且**体照在我国的所有法律和银行条款中是不属于可以保证贷款人的经济偿还能力的。很明显这是非正规的贷款,而且是带着恶性的贷款。万一他们在你们还款后并没有删除,甚至威胁你的家人和勒索你也是有可能的。
贷款利息不合理。贷款的利息肯定很高,不然不会造成最近那么多的自杀、报案等事件。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确定了年息不高于24%的保护利率,宣布约定年息高于36%即为非法。国家规定基准利率,各银行根据各种因素确定差别贷款利率,即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或下浮。现行基准利率是2011年7月7日调整并实施的,种类与年利率如下:①短期贷款六个月(含)6.10%;②六个月至一年(含)6.56%;③一至三年(含)6.65%;④三至五年(含)6.90%;⑤五年以上7.05%。那么对于这些金融知识估计没有几个学生是知道的吧。所以我们要学会明辨就必须要加强对金融知识的了解和认知了。
现在各大高校除了金融类专业的学生,其他专业的学生估计很少有机会去认识和了解这个和我们息息相关又无比复杂的行业了吧。那么以学生单纯的性格上当受骗,无意走进别人的陷阱是无法避免的。所以要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大学生金融知识必不可少,而设立金融知识教育也势在必行。
2号16级英语系1班 陈金娣
“**贷”之我见
不知从何时起,“**贷”这个词简单粗暴地挤进了大众的视野,在网上掀起一阵让人百感交集的风。所谓“**贷”,是指借贷人用自己手持身份证的**体照片向放贷人借款,当发生违约不还时,放贷人以公开**体照片和以与借款人父母联系的手段作为要挟逼迫借贷人还款的一种借贷方式。它属于高利贷,却比高利贷更可怕。
**贷的主要群体是年轻女性,又以女大学生为主。女大学生,这个生活在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群体,大学校园生活不再是中学时的那般单纯,但相比于社会又少了几分复杂。正是因为如此,女大学生才易走上“**贷”的不归路。没错,**贷就是一条不归路。前不久,一则女大学生**贷的不雅照泄露,再次证明了**贷的可怕。该女大学生为了最初的4000元借款,在大半年的时间里,先后给出数张**照和多段不雅视频作为借贷抵押,直至今日她先后还了10万元,但是还是没能还清欠款。以至到最后放贷人公开了她的**照,于是,她被劝退并在学校同学们异样的眼光中黯然离开了学校。该事件中,**贷的女大学生不但完全丢失了,而且也毁掉了前程,然而更有的是,有的女大学生因**贷丢掉了宝贵的生命。4月11日,在泉州城东的某宾馆里,厦门华厦学校一大二在校女学生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还贷压力和催债电话**扰,而选择了自杀。正值花样年华,就这样放弃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令人无不惋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这些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大学生走上了“**贷”的不归路呢?第一,女大学生没有对贷款尤其是**贷有正确的认识,更没有计算**贷的高利息在利滚利下将会生成多大额的欠款。除此之外,女大学生们也没有正确了解自己的偿还能力而高估了自己的偿还能力。第二,女大学生想成功创业的欲望过于急迫,她们渴望独立而不愿依赖父母进而实现自力更生。于是通过**贷拿到自己创业的第一笔资金。第三,这是一个主要的原因。有些女大学生爱慕虚荣,渴望拥有那些高档品,例如名牌包包、苹果手机等等。在尝到第一次贷款买回来的名牌所带来的优越感后禁不住诱惑再次贷款买下一件奢侈品,就这样一步步走进了**贷的深渊中去。
总的来说,女大学生走上**贷这条不归路的原因,归结于她们超前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欲望。女大学生的消费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承受范围。即使是开始时为数不多的贷款,但在高利息的利滚利下不消几个月,这笔在开始时不多的欠款就会变成一笔巨额欠款。事至今日,发生的一起起**贷**照泄露事件不得不让人想到“钱”。钱是一种复杂的东西,一方面,它可以直接满足人的欲望和虚荣心;另一方面,它能让人很容易坠落深渊。所以,在对待钱的时候,我们要时刻保持理性。
女大学生禁不住诱惑走上**贷之路,这是她们的悲哀,但是另一个很重要的让**贷兴起的原因,就是放贷人的道德的沦丧。先贷出一笔钱,利息特别高,然后再使用不正当的方式逼迫借贷人还款,以达到底本高收的目的。归根结底,“**贷”之所以能够兴起,是人们的一种心理所致,那便是“不劳而获”。借贷人希望轻松容易地拿到钱,放贷人希望用少数的钱来换取更多的钱。说到最后,我只想说,天上不会掉馅饼,我们还是艰苦奋斗的好。
3号15级生化系 杜连桂
“**贷”知多少?
近一段时间以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关于大学生因为**贷,未能及时还款,不雅照及视频被借贷平台公之于众,心理承受不了而选择自杀的事件。**贷一度引发热议,公众对此也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贷”一词,顾名思义,就是借款人用自己的**照及不雅视频作抵押,以此从出借人手中获得金额不等的贷款,而同时,“**贷”利息奇高。据媒体此前报道,“**贷借款”的周息以30%的情况下,年息可达到1564.29%。面对如此高额的利息,大学生作为消费者完全没有能力来偿还,但是借款人若未能及时还款,出借人将会以公布这些隐私内容为条件,胁迫借款人偿还更多的利息,甚至逼迫借款人进行所谓的“肉偿”。
现如今,“**贷”一词俨然成为校园网贷的新趋势,并且越演愈烈,越来越多的学生陷入**贷危机中不能自拔。那么“**贷”作为一项不合法的商业贷款,为什么能被如此多的女大学生所接受呢?据媒体调查,许多深陷**贷危机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尊心、虚荣心在作怪,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欲望,或者因为一些其它的原因着急用钱,又不想问父母要钱,往往会通过QQ、微信的社交网络工具来躲避借贷平台的审查,从而快速获得贷款贷款。然而自己缺乏应有的财务知识,没有任何的抵押之物。那么她们就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接受**照的条件,并以此来获得贷款,就这样,一步步陷入**贷,而无法自拔。当自己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的时候就已经无法挽回了,欠下的巨额贷款无能力偿还,自己的不雅照被以低价转卖,身心无法承受这样的伤害,最终选择了不归路。
然而,“**贷”成立的条件之一便是借款人默认自己提供的不雅照作为抵押,那么**照是否能充当抵押物呢?以**照担保的借贷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呢?能否直接撤销呢?有律师指出,**照作为抵押物违背了最基本的公共秩序良俗的原则,担保法、合同法以及司法解释明确指出了抵押物的范围,**照根本不在法律规定的抵押物范围内。也就是说,就算借款人明确同意以**照作为抵押物,这样的抵押合同也是无效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贷”呢?其实大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要为了那不着边际的虚荣心,就在网上进行商业贷款,而由于自己缺乏贷款应该注意的知识,没有足够的辨别能力,容易被误入高利贷的陷阱。如果因为自己想要进行创业,或者真的非常需要借款,那也需要通过向老师、家人咨询后寻找正规的借贷平台,慎重考虑自己的偿还能力和了解清楚所有的注意事项之后,再决定是否进行借款。
一波又一波的“**贷”事件,引发了严重的社会舆论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校园网贷进行深度的剖析。对于由于“**贷”而造成的严重事件,借贷平台是否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借贷人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人也需要承担必要的责任,而出借人本身的行为就是不合法的,必须承担主要的责任。而对于不雅照的被低价转卖,被用于制作、传播、**秽之物是违法的,也是社会舆论所不能容忍的,必须加大打击力度。
“**贷”俨然已经成为一条黑色的产业链,要想彻底的斩断**贷,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关于网贷的信息的了解,公安部门配合加强执法力度,监管部门严厉控制、监管网上借贷平台的信息安全,完善借贷双方的审核资格,依法依规多管齐下,**贷才有可能被遏制,根除!
4号16级英语系2班 陈丽娟
金融与你同行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会涉及到金融,通俗一点就是钱,我们的生活都是围绕着金融而展开的一系列活动。
有同学经常调侃说“谈钱伤感情,谈感情伤情”,这足以可见,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许多同学都开始了创业之路,比如有人开了微店做了微商,淘宝店以及各种各样的商业活动。其中一些大学同学尝试了做共享自行车,出售圣诞节礼物等等。他们的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同时也是一场博弈。朋友中有赚有亏的。同时我觉得商业中,拥有更大的人脉圈也显得更为重要。在创业中遇到一个重要问题是资金不足。我们都会有一些新奇的的想法,但是因为资金方面的问题而不敢去做迫于一些压力而不得不放弃,我觉得这样很可惜。不过现在的借贷是挺方便的,这不得不感谢,金融业的日渐成熟,日渐发展。
同时我觉得我们的生活因金融而改变变得方便快之外,同时存在很大的风险。比如信用卡密码泄露,被盗刷等等。这时就更需要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工作,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商业机密金融这方面更要谨慎。
也许有人会说金融这个词略显的“高大上”离我们的生活很远,但是实则相反,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小到去到菜市买菜,与商贩讨价还价;大到各种投资,如股票等。因此,我个人觉的学好理财很重要。要多尝试,多学习理财方面的书。分散投资,不要放一个篮子里。注意合理分配个人的资金。我们读大学,家人通常会一次给完一整年的费用,这时候会理财就很重要了。但是,我觉得那种认为只是省少花,而存钱的方法不太好。我觉得更要学会从外赚回来。
作为大学生,一般会花费较多,或许可以通过打兼职赚钱,这也是一种金融投资的方法,而不是靠一味省钱。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更要时刻关注它,我们的生活才更合理、更舒适。
5号15级英语系4班 黎茵漪
浅谈朋友圈里的微商
微信朋友圈原本是人们交流情感、分享日常生活点滴的平台,如今却成了重要的“商业圈”,身边越来越多人成了微商,开起微店,这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也正在一点一点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情况,打开微信,刷新一下朋友圈,衣服、鞋子、美食、面膜、化妆品等图片宣传广告迎面而来,霸满手机屏幕……同一个人每隔几分钟便发布一条广告,让我的朋友圈仿佛刷不到尽头!我能怎么办?我也很绝望啊!
微商正在由一种网络时尚逐步成为大众消费模式。不少大学生通过微信,利用身边庞大的朋友圈,做起了代购,月收入可达数千元。不知道你们是如何看待微商的?讨厌死了刷屏的小伙伴?或许更多人是讨厌吧?自认为我从来没有屏蔽过一个在我朋友圈里面的微商!感谢把我留在朋友圈里的每一个人!我并不厌烦微商,我觉得,这只是别人生活或者说是工作的另一种方式。而且,如果我们静下心去阅读他们的微商广告,其实我们也能学习到其中的某些知识,比如各种面膜、化妆品等的功效、某些方面知识的补充等等。
客观来说,人们讨厌朋友圈里出现的微商广告,可能是由于频繁的刷屏或者总发些我们不需要不喜欢的东西导致烦躁或其他。
但是我们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时,如今是一个网络时代,时代发展的迅速也成就了微商的出现。只要他们没有对我们生活产生严重影响以及所售的产品质量有保障,我们都能够接受不是吗?纵观我们的朋友圈,生活了各色各样的“生意人”:提供各类化妆品的爱美君,提供各种新鲜美味家乡特产的吃货……有时候我们通过这些微商推文也认识了周边世界的发展。
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微商都可信赖,但也不能一棒子否定全部微商的努力成果。在朋友圈的微商世界里,我们也要擦亮自己双眼,并且学会理性对待。
6号16级 英语系1班 黄颖琳
我和金融的小故事
对于许多平民百姓来说,金融似乎离我们很远,是源于对金融这个词的不理解。但对于金融来说,它很日常,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来分享一下我与金融的小故事。
从小到大,每年的红包都是归属于我的。我母亲在我还小的时候就为我开了一个帐户,我的红包都是以我的名义存入银行,至今也积累了不小的数目。然而人的欲望是无穷的,人对金钱的欲望是无限的,我当然也是如此。我突然想到,如果每年存,一年钱数才能增长一次,太慢了,有什么方法能让钱更快地变多呢?长大了,就会时不时地想着如何把我有限的钱变多一点。高中上政治课时接触了股票、债卷、基金,还听到政治老师说到她购买了理财产品,赚了不少,于是我的兴致就来了。
高三的寒假时去银行了解了一下,购买股票和基金比较日常,当然都会带有风险。赚到的钱越多,风险越大。最终我选择拿一部分的钱买基金,风险比股票小。剩下的钱存定期,比普通存钱每年会多点收益。到今,我购买的基金赚了不少零用钱。
如今经济发展迅速,许多金融理财产品、手段、类型越发丰富。我看到很多人都乐忠于炒股,甚至把炒股当成职业。不幸的是有的人为此倾家荡产。任何的理财类型都会带有风险,我觉得购买股票,基金等这种方式应该只成为人们增加收入的辅助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
7号16级英语系2班 黄嘉丽
我和金融的小趣闻
钱是什么?钱是万能的吗?钱从哪里来?为什么人们要使用金钱?为什么人们对利息如此感兴趣?
确实是,在生活中,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我们的衣食住行大部分都需要钱来满足。所以,钱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随之而来的就是信用卡的产生和使用。我还记得我第一次办信用卡,因为年龄未满十八周岁,所以只能办借记卡。第一次办的银行卡只能是借记卡,但是当时拿到银行卡之后有一股莫名的激动。有了银行卡之后,做什么事情都方便了很多,像平时转钱取钱那些都可以在ATM机那里完成,而不是跟以前那样排了半天的队才能取钱等。
记得有一次我同学让我教她怎么转钱给她同学,那时候的我也是不懂,所以也就懵懵懂懂的来到ATM机那里自己看着那个介绍弄,没想到的是真的被我弄成功了,当时看似是一个不经意的一次尝试却让我有了一种欣慰感。前不久我又拥有了了一张卡,就是工商银行卡,那是随着学校录取通知书一起寄过来的,那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和兴奋,完全不亚于自己第一次办卡并且拿到卡的那种心情。一直喜欢工行那红色的圆形标志,我知道这代表着共存,亲和,融通。拿到那张工商卡之后的我就是工行的客户。和工行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们之间有说不完的故事。
银行卡给我带来了很多方便,省了很多精力,可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去。记得有一次和同学去外面买手机,她说要带现金去,毕竟现在带着那么多现金不安全并且想让她对银行卡多了解一点,我知道在消费的时候只要商户有POS机,消费者就可轻松持卡消费,所以我告诉她:还是别带那么多现金,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你不是有银行卡么,带着它,到那儿一刷,省时省力何乐而不为呢……
8号16级英语系2班 陈金喆
论大学生**贷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也随之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贷这一形式来购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得到一些自己经济状况无法供应的物质需求,满足自己无止境的物质欲望。然而大学生**贷是否就是有益无害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贷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自拍**照进行交易贷款,有一部分女大学生由于生活费不够,不足以支持自己购买喜爱的物品,这些物品往往是包包手机等昂贵的奢侈品。这些女大学生一经借贷,大部分都从一开始的几百几千到几十万。这种滚雪球般的利息普通人一般都还不起。尤其这些女大学生借贷后都不敢告诉家人,自己又无力偿还。最终导致自己的**照被不法分子利用,又产生了一条**产业链。这给她们自身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那么我们作为女大学生该如何看待**贷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贷是女生不自爱的表现,明知道这些**照一旦发给了那些债主,就面临着会被传播出去的风险。可是即便新闻天天播,不断地劝说人们不要陷进**贷的圈套,还是有不少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贷。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她们不懂得合理安排生活费,习惯了随便挥霍钱财,导致了钱到用时方恨少的普遍现象。作为大学生,我们已经不是父母羽翼下脆弱的雏鸟,而是要学会独立生活的小鹰。我们不能再一味地依赖父母了,学会独立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如何管理和使用自己的生活费。如若确实缺钱,可以通过找一些兼职来赚取生活费。**贷这一借钱方式真的不应该存在我们身边,**照的传出意味着个人信息的泄露,也意味着你会被某些人无休止的纠缠,更意味着你和你家人的幸福生活被打破。我们都要谨记,珍爱生命,远离**贷。
虽然**贷现已成为一个灰色地带,但是只要我们不踏入这个灰色地带,我们就不会受到伤害。从新闻里那些**贷受害者的经历中,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贷的危害,不要被那些不法分子的甜言蜜语迷惑,不要陷进这个灰色陷阱。为了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家人,我们要学会独立和自爱。让我们一起抵制**贷,为营造一个健康绿色的社会氛围作出贡献。
9号16级中文系1班 范金玲
生活中的金融
金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遍布生活中的每个角落。以前,提起金融,我们便会想到银行,老一辈的人都喜欢把钱存到银行,既保险,风险性又小,即便利息不高,也比投资股票市场,大起大落更让人省心,中国人在投资理财方面十分谨慎,很显然,对于他们来说,这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可自由支配的钱财也越来越多,投资理财的方式也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如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股票等形式。然而,还存在着另一种无形的投资——公益性捐款,这是一种不求回报的投资方式,市场投资都是功利性的,他们讲求的是投资的回报率,社会责任感强的人把捐款当作一种投资,这样,社会会更加和谐,需要帮助的人得到更好的发展,于他们而言,收获的是一份满足,一份欣悦,一份心灵的慰藉。
有些人也会选择风险大,收益高的股票进行投资。记得高三的一个星期,股票下跌,老师们经常守着电脑看股市行情,一个星期之内,很多老师都赔了五、六千。股票投资风险大,我们应该量力而行,不应该怀揣着侥幸的心理,把所有的钱财都投到股市上,“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危险的行为,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应该把钱投到不同的方面,这样就不至于让我们倾家荡产。
高一去东莞工作的时候,厂里面不给我们办工资卡,到了辞职那天,就这样带着几千块钱的现金回家,晕车之余还要时不时摸摸口袋,看看有没有被人偷了去。虽然钱少,可一分一毫都是劳动挣来的。高三时,我不敢再这样冒险了,就办了一张银行卡,可回到家取钱的时候扣了四十多块手续费,那时候的我心在滴血,因为我深知所有的钱都得之不易。现在新的规定已经出台:跨市取款不扣手续费,只有跨行的时候才要扣费。我非常赞同这条规定,这样银行才会更受欢迎,银行最大的收入来源就是贷款所得的收益,而不是扣市民的手续费,这样更能赢得市民的喜爱,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有更多的钱用于贷款服务。
这几个月以来,“校园贷”、“**贷”的事件层出不穷,花季少女“一步错,步步错”,最终以了结的方式来终止现世的苦痛,也留给亲朋好友无限的哀思。我知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也应取之有道,出卖自己的肉体,即使还清了债务,债主也会用它来威胁你,最终一生被它所误。没有钱,我们可以量入为出,也可以靠自己的劳动获得。她们用经历和鲜血警示着我们:拒绝“校园贷”、“**贷”。
多了解金融知识,理想消费,相信我们都能成为理财专家。
10号16级中文系2班 伍燕霞
我的记账小口袋
近年来,随着金融地位的更加突出,市面上也推出了多款供人们记账用的APP软件。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更为让自己合理管理个人开销,我也下载了一款理财APP——“口袋记账”。下面我就讲讲我和我的记账小口袋之间的小故事吧!
“口袋记账”这个软件是我上大学后专门下载的,用来**我大学期间的每一笔开支与收入。用“口袋记账”距离现在已有一个多学期,但每一次**自己开销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每天晚上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就是**自己这一天的支出,从月初到月尾,看着支出数额的逐渐增大,便也渐渐明白了“花钱如流水”这一句话的深刻内涵。当然,当我在“口袋记账”上**下我的每一笔收入时,那可谓是激动不已!虽然会因自己的收入而自豪,但是看着收入与支出比例的严重失衡,内心难免会有所思考
就这样,随着思考的逐渐深入,我学会了存款理财。每个月我都会从生活费中取出一小部分钱并把它储存起来,供自己外出旅游时专用。实践证明,我这一思考也得到了充分的践行:寒假时,我用自己平时储存下来的钱和朋友出去好好的旅行了一场。那次旅行,收获甚多: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阅历。
直到现在,我的这一储存思考一直还在进行着,在接下来的每一个日子中也将会被一直进行下去。哈哈!“五一”假期的钟声已被敲响,我已经约上我的小伙伴前往我所向往的地方了!
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