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稿费怎么算 写出百万爆款,单篇稿费800元,文章被纸媒转载,我有这几点感悟
虽然已经接到过不少约稿,但看到一妹老师发来的约稿信息,我还是激动得一塌糊涂。
当时,为了确认一妹老师是否找错人,我还特地问她是不是群发信息。
结果一妹老师回复说“找的就是你”,我…又惊又喜。
自认为没有出多大成绩,在提高班里也极为低调,不经常露脸的我,老师是怎么发现的呢?
正当我疑惑不堪时,南风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
“优秀的人总会被发现。”
这句话瞬间冲击到我的心灵,原来,不是自己不够优秀,而是根本就没有发现自己有多优秀。
学习写作一年,是百万级大号的签约作者,出过百万爆款文,文章被纸媒转载,还被编辑不停约稿。
不和前辈、大咖比高下,这样的成绩,和小白比、和自己比,总是有过之而不及的吧。
所以呀,自信一些,大胆一些,你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差。
下面,做为写作蜗牛爬行者,我有几点小感悟,分享给在写作中摸索前行的你。
01
慢就是快,快就是慢
之所以说我是“写作蜗牛爬行者”,是因为对于写作,我实在是有点懒。
2021年8月份,我报了点评提高班。
说来也是缘分,南风老师第一次带班,就让我给碰上了。
知道老师的人物稿很厉害,我果断锁定目标专攻人物稿。
然而,当我信心满满地制定一周一篇的写作计划时,现实却狠狠打了自己的脸。
一篇文章修改五六遍,等于一个星期写完,再花一个星期去修改,一个月下来只完成了两篇文章。
比起别人每月五六七八篇,我简直被我这写稿速度给气笑了。
不会写,写得慢,是我当时写作的真实状态。
但我从不为此焦虑,有句话说得好,给自己时间去成长,一年不行就两年。
抱着细水长流的想法,一个月两篇文章的节奏,我写了3个月后就成功被推荐给头条一家娱乐大号稳定供稿了。
在编辑一个选题接一个选题供给的压力下,我的写稿速度从两周一篇提高到了一周一篇。
后来业务扩展,又从一周一篇提升到一周两篇,最高时一个月写了7篇。
压力变成动力,让我的写作速度提升了,稿费也赚得多了,但我却并不开心。
太累了,赶稿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时间,一丝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我慢慢地开始感到焦虑,写稿越来越不上心,文章质量也下降了。
回想起曾经不慌不忙认真写稿,虽然慢,但质量高的写作状态,我开始反思。
我推掉了号主给的选题,舍弃了多而密的写稿任务,既然认定了写作是长久的计划,那就不急于一时。
为了保持写作热情,我干脆佛系起来。
不逼迫自己往多了写,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往“精”处深耕。
在这样的心态下,我成功加入百万级大号的内部作者群,平台更上一层楼。
快就是慢,慢就是快,在舒适圈里前行,路才走得平稳。
02
克服写作恐惧,它不是个事儿
很多人应该和我一样,刚开始写作时,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坐在电脑面前一下午都憋不出几个有用的词儿来。
时间一长,开始自我怀疑,自我放弃,甚至觉得自己根本不适合写作。
其实,真不必如此。
南风老师说过:写作是为了排解自己忧郁的情绪,而不是一种压力。
细细体会这句话,非常在理。
记得当时,我接到老师给的选题,写一篇霍建华的人物稿。
起初,因为人物知名度高,故事经历网友耳熟能详,各大媒体几乎把人物各个角度都写烂了。
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不写出新意,那跟一篇废稿没什么区别。
但是,既然已经接了约稿,硬着头皮也得写。
我带着恐惧的心理,磕磕绊绊将稿子写完,又几经修改后发给了老师。
结果,老师几千字的修改意见像一块石头朝我砸了过来。
我当即就崩溃了。
我的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篇约稿我不接了,稿子我不写了。
当然,想法归想法,人还是要冷静一些。
这件事过后,南风老师为了开解我,对我说了写作是缓解忧郁情绪的话。
我听后一下子豁然开朗。
不把写作当压力,而是当作精神放松的领地。
这样一想,再写文时果然顺畅很多。
我把霍建华的稿修改完发给老师,老师说文章行云流水,可以从中看到我的放松,文章质量是肉眼可见的进步。
所以,换个思维换条路,再难的事情,只要你不把它当回事儿,那它根本就不是个事儿。
03
在有氛围的地方,写作才能长久
俗话说,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
虽然老师们经常提到“时间管理”这个词,但当自己真要实施起来,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懒癌患者”,在提高班里都想躺平,更何况是单**匹马的上路了。
所以,和大家在一起抱团成长,是有益无害的。
想躺平时,看到群里的小伙伴新上稿,自己也跃跃欲试。
刚要喘口气,翻看朋友圈,又看到伙伴出爆款的消息,羡慕的恨不能立刻坐到电脑面前也写一篇出来。
总之,小伙伴的好消息越多,自己的心情越激动,写稿的动力就越足。
比如,之前一位小伙伴出了爆款,还写了一篇分享稿,这就“刺激”到了我的神经。
我以她为榜样,暗暗决定,等我写出一篇爆款文,也要分享一篇干货文。
于是我得偿所愿出了爆款,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了这里。
不仅如此,我的一篇文章还被一家纸媒转载,对方还给我邮寄了报刊。
在如今这自媒体时代,能被纸媒转载实属我的荣幸,我倍感珍惜。
所以,如果可以,让我们一起在有氛围的环境里,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共创一片新天地。
作者介绍
小优,汤小小写作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