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情况怎么填 这篇文章我不会讲引流、排版这些下一步的事情,只教你如何写出吸引人的内容。
一级才是真的有用。
如说,外卖小哥送餐交通事故频发这个事件,我们来分一下级:
三级作者写的是:外卖小哥送外卖频频逆行,导致交通事故增加。
二级作者写的是:外卖小哥之所以逆行送外卖是因为在不合理的算法下他们没有更好的选择,他们处在巨大的困境之中。
一级作者写的是:「零工经济」下,劳动者似乎用更灵活、松散、自由的方式在数字平台上工作,但事实上,他们面对的是劳动关系更没有保障,更容易被系统操控与压榨的状况。被系统困住的不只是骑手,还有千千万万的劳动者。
这种文章需要作者个人在某方面拥有一些专业知识。
难,但也并不是做不到。
大家平时没事多看书,多了解时事,后期可以多查阅资料,多分析资料,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
【第三个方法,推断】
什么是推断呢,就是在获得写作素材后记得问自己两个问题:
01:造成这个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02:这个原因是否具有普遍性?
举个例子:
网易开除996患病员工
如果不去推断和思考的话,你写出来的东西可能是:“骂资本家,指责没有人情味”。
①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开除一个人?【根本原因】是什么?
劳动合同上一般都有写,要么犯了重大错误,要么公司结构调整(说白了就是公司没那么多钱养闲人了,公司遇到困难了)。
②再去思考第二个问题,这个原因具有【普遍性】吗?
观察市场上最近的一些现象,你发现,确实网易有点资金周转困难,加上最近倒闭的公司越来越多,行业进入了寒冬。
所以说,这个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资本家没人情味,开除老员工的事件。而是经济发展形势不好,哪怕你努力卖命工作也很会失业的事件。
于是,我们就可以写出:从网易开除患病员工被开的案例说起,时代越来越残酷了,各个信息都在显示稳定的工作越来越少,我们必须提前做好准备,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要迅速高效地学习,培养自己的其他能力,提高自己应对风险的能力。
【第四个方法:各处寻找蛛丝马迹】
主要从以下几个维度出发:事件角色、时间线、网友留言、类比、反面、不为人知
就拿这几天上海名媛事件举例:
【选题方法4:从书籍、影视剧、综艺入手】
当你真的想成为一个内容创作者的时候,娱乐就不是娱乐了~
比如,看电影的时候,别人在笑,你得考虑:为什么大家会笑?编剧在这部分的剧情是怎么安排子的?所以才达到了这个效果?
看综艺的时候,你要随时留意素材和金句,马上搜集**下来。
其实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时刻,都是找选题的过程~
【选题方法5:从其它内容平台爆款入手】
专注你的写作领域,用关键词去这些平台找爆款话题或文章就可以了。这些选题在别的地方能爆,在微信公众号也可能会爆~
看到这里,相信你已经对如何选题有了一定的想法啦~
有了选题之后,我们就要着手为文章来打一个草稿
这个草稿就是所谓的框架。
如何建框架
框架置于文章,就如同骨架之于人体。
一篇好的文章,一定是基于合理的框架之上。
没有建框架的文案就像是脱肛的野狗,很容易跑偏。
没建好框架的文案就像是打歪了地基的楼,是危楼预定。
【那要如何建好一个框架呢?其实也很简单】
答案是:万能的三段式结构
当我们还是一个刚入门的新手小白时,我非常建议大家用三段式来做框架。
稿子的大框架按“总分总”3点来分
中间的主要内容,也一般写3个重点
而每一点重要内容又分为观点、例证、总结3个部分。
为什么要这样呢?
很简单,因为“3段式、3要素”的东西,是最方便人类记忆的。
我们一般都能记住3个重点。重点一多,变成4个,5个,我们的脑子可能就受不了了~
比如,你写的是护肤类文章,你的大框架就是:
①提出问题 - 换季皮肤干燥
②解决问题 - 怎么能不干燥
③总结归纳 - 把要点归纳一下
比如,你写的是美食探店类文章,你的大框架就是:
①给出目标 - 今天要去找一家好吃的店
②提出方案 - 为什么是这家店,什么好吃,具体怎么去
③总结归纳 - 这家店性价比很高很奈斯,疯狂推荐~
比如,你写的是认知、思维、成长类文章,你的大框架是:
①给出现象 - 很多人工作的时候专注力不高,效率低小,该怎么办
②提供见解or方法 - 具体方法
③总结归纳 - 要点总结或者抒情鼓励一下
比如,你写的是母婴类文章:
①给出现象 - 打骂孩子,孩子不听话
②提供见解or方法 - 正确的教育方法
③总结归纳 - 要点总结,观点升华一下
如何填内容?
按照三段式我们已经制作完了文章的骨架,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填肉肉了。
怎么把这篇稿子扩充到1500字,甚至是2000字呢?
还要能够吸引着读者一步步往下看呢?
这部分有点复杂,所以先把思维导图放上来大家看那个大概~
1.如何写得丰满
对于这部分内容来说,其实大多数人存在的问题是:我不知道该写什么啊,写不长啊。就像高中生写作文,需要硬生生凑字数一样。
所以,接下来,我来教大家,怎么把这【部分内容写得丰满】
第一步:每个重点提问+给证据
举个例子,我们讲【我们应该选择高薪不喜欢的工作】这个观点,拆出来的重点是:
①工作就是为了赚钱的。
②因为高薪的工作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
③所以,我们要选择高薪的工作,喜不喜欢是其次的
这3句话写出来之后,你怎么把这篇稿子扩充到1500字,甚至是2000字呢?
答案:对每一部分进行【启发式的提问,并给出证据】。
①你说工作就是为了赚钱的,为什么?:
证据:薪资就是大家找工作最重要的衡量指标之一,我们每个人筛选招聘信息的时候,第一眼都是瞅着薪资去的。
②你说高薪的工作能提升我们的生活质量,为什么?:
证据:有钱的人是怎么生活的,没钱的人是怎么生活的。钱对于一个单身闯荡大城市的女生来说,到底有多重要。
这样一篇文章的中间部分就慢慢丰满了。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加一点佐料~
就是要加入【描写式的语句】
我可以把我刚毕业工资4000的时候,是怎么在上海生活的,那种场面描写出来:
“记得活得最不像人的时候,是2017年冬天,我住在金山区,早上6点起来去等公交车,那天上海下大雨,公交车来的慢,等车的人又多,我挤了一个小时都没挤上去,整个人冻得僵硬,到公司已经是上午11点,被女老板臭骂了一顿。我想为自己辩解,但欲言又止,因为丢了这份工作我就活不下去了。毕竟那时候的我,就是一个每天只要多花10块钱,就会交不起下个月房租的人。”
拿一个实际的案例出来,并且把场景描写出来,让大家看到没钱过得是怎样的生活这种画面。
这时候,你这部分内容就很丰满,很有画面感,很动人了,很有共情了,也会更容易说服别人~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那我怎么能描写出一个大家爱看可读性强的故事呢?
这个又是说来话长,如果大家想看,等到100赞以后我再来更新:)
2.快速的故事引入
不知道大家(找选题的时候)注意到没有,很多文章的开头,会写个100字左右的小故事,而这个故事的作用:
第一,用来快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为人天生就喜欢看故事;
第二,用来很自然地引出主题,用一个小故事去和读者产生共情,启发读者的思想。
那这些故事从哪里来?
比如,你在微博上看到一个热点事件,
比如,你身边朋友发生了一件事,
比如,你之前经历过什么什么。
总之,通过100字左右的描述,把文章的主题引出来即可。
比如我随手从大号上找了一个例子:
3.合理的语言逻辑
逻辑内容讲起来会有一点抽象和乏味,但这并不代表它不重要哦,这是引领读者愿意读完文章的重要因素。
3.1.基本逻辑
写作本身就是逻辑最缜密的一项活动~
因为写出来的文章是要给读者看的,所以,我们的目的是:要说服读者相信你的文字,相信你的观点。
只有让读者在你的文字中,一步步跟着你的思维去思考、分析事物,他才有可能相信你,支持你,或者买你的东西。
那么到底按什么逻辑写,才能说服读者呢?
我就不展开细节了,直接说结论:
不管是情感,还是写职场,还是写美食,还是写旅游,还是写家居,还是写美妆。
抽离出来,背后支撑这篇文章的,都是一个基本逻辑:
1、 提出观点
2、 论证观点
3、 给出结论
也是三段论的一个应用。
另外切记,一定一定要开门见山,不要让读者猜【你这篇文章要写什么】。
读者没那个闲心和时间,尤其对于现在的阅读环境来说 ,是个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而读者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他读了1分钟,还没读出来你这篇文章到底要讲的主题是啥...那他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对你有好感了~
3.2.关联
3.2.1章节和章节之间的关联
先前我们不是按照三段式把文章分成了3个部分嘛,其中中间主要内容部分简直就是关联断层的重灾区。
很多朋友的文章给出的3个观点和论证之间完全是独立存在,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阅读感受就非常糟糕。
要想检查自己是不是做到了章节之间的关联可以看看是否有用到以下几种:
1、时间顺序:比如,先写之前发生的,再写现在发生的。
2、重要性:比如,先写重要的,再写不重要的,或者相反。
3、区域范围:比如,先写这个城市的,再写那个城市的。
4、文章主题:比如,你可以根据文章主题的贴合性来进行划分,先写和主题距离比较远的,再写和主题贴近的。
5、因果关系:比如:最简单的,先写原因,然后再写结果和影响。
3.2.2.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关联
段落之间的关联缺失往往是行动线的错乱。
自查段落时间关联是否通畅,只要把行动线捋一遍就知道了。
比如写一个人从转行到转行成功成为一个新媒体人这样一件事情
他的行动线应该是“想转行-尝试转行-转行成功-告诉大家如何转行”。
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会让文章变得奇怪。
3.2.3.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关联
其实句子和句子之间想要连贯,就是要能找到这几个句子之间完整的逻辑关系,该写的转折词、连词不要省。
“但是、然而、尤其、所以”之类的转折词在写作中被称为【语言的交通灯】。
通过这些转折词的使用,你可以提示读者:
哎,我这里开始要讲和上面不一样的观点了哦。
给读者一个暗示,让读者做好准备,把精神头再次集中过来。
3.3.自然
也就是说人话。
写作要说人话,不要刻意炫技,炫自己的文学素养。
因为我们写的文章是给读者看的,首要的目的是让读者能轻易读懂。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熏陶下,很多朋友都容易把写作看得过于死板。一到写文章的时候就“不说人话”。
对于一写作,文字语言就拗口的同学。为了锻炼自己的“自然语言”,你可以去做这么几件事:
3.3.1.像微信聊天一样写初稿。
你就把写文章当成和人聊天一样,怎么舒服怎么来。要通俗易懂,想说什么观点就直接说。
如果你感觉自己写到纸上会变,那么就用微信语音来写,再把语音转化成文字。先堆到一起,堆出初稿,再去修改,把啰嗦的地方,多余的地方删掉。
3.3.2.不要和读者之间有信息落差。
文章中出现了新词或者你自己造的词,要给读者解释。或者说尽量不要用这些生僻的词。
3.3.3念出文章
文章写出来之后,自己大声念,或者读给身边的人听,如果他能听懂,那这篇文章的语言就没什么问题了。
综合以上所讲的,最后,一篇文章形成的大概就是:
这是最常规的新媒体文章啦,80%的文章基本上都按照这样来~
好啦如果说你只是想要写出一篇好文章,看到这里就可以去动笔了,但如果你还想知道如何提升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新媒体人,写出阅读量更多文章,提高自己的话——
新媒体人提高自己没有其他的捷径可走,唯有积累二字。
积累又可以分成两方面:
积累写作素材+积累好的文章
时间关系先写到这里,如果点赞超过100的话,我再来和大家分享【如何建立自己的素材库】以及【如何拆解一篇文章】呀~
如果你觉得我写得有用的话,记得给我点个赞哦~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