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写文章的qq群 我潜入了网文代写群,千字三元,如流水线生产
三块钱能干什么?
三块钱买不了富,丢不了穷,买不了吃亏,也买不了上当,但是却能买到真人代写的千字网络小说。
在各类冲量文的贴吧里,有大量帖子用如此低廉的价格,寻找着各类日更写手。也有大批写手为了一份写一千字换三块钱的工作,留下了十几页的留言回复,期待楼主能和他们联系。
可能有人理解不了这钱到底有多少,算笔账,假设你每天能写1万字,坚持天天写,按照千字10元的标准结算,那么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可是往往你能找到的是千字3元的活。
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那些正经写网文的,可能比这个挣得还要少。
当做出要写网文的决定之后,他们就只有 “ 被平台签约 ” 这一个目标,不然的话就算写了几十万字,也没有一分钱拿,全都白写。不幸的是,签约一词看起来好像很高级,其实一点保障都没有。
那些希望借此得到平台的扶持和收入的网文作者签了合同才发现,合同对平台的义务只字不提,只是单方面用条条框框限制着作者。在红薯网,写完50万字的签约作品,才能拿到100元。
写手的生存状态一直备受关注,签约作者与平台的版权之争,几十万字签约作品仅百元稿费,日产万字不能断更的变态要求……
在有志于创作的网络写手们不停为理想挣扎的时候,扭曲的市场环境就滋生出另一种工作需求。
辛苦敲下的文字,竟然不是用来看的,并且它还真的成了一条赚钱的生意链。
“论斤购买“的文字世界日益壮大着,如果日产万字的冲量作业太过辛苦,微信、qq上,一个个“文案2群”“发单任务群”就成了新的隐形人才市场。日结、周结、月结的订单每天不定时从这里发出。
这些大多都是网文作者因为受不了平台剥削而发布的任务。
有部分读者在追更小说时会发现,作者的写作风格突然改变,文字粗糙、错别字增加……这往往都是找了代写工作室“捉刀”。这种现象并非因为灵感枯竭、状态不佳,“有的作者后续会回归,自己继续创作。有的是有了新的工作,就一路代写到底了。”
对此网络写手玲儿无奈地表示,很多时候自己也是迫不得已。在她从事写作的四年里,其所在的网文平台规则改动了好几次,有的规则对于作者而言,简直是催命的“枷锁”。
随着平台商业化竞争趋热,为了流量、关注热度等指标,平台方陆续修改了网文更新的规则和要求,“我入驻的这个平台,目前要求每日必须更新,更新篇幅在万字以上。”
“有朋友说,没时间更新,还不如将网文当作是业余的爱好,看心情更新内容,顶多就是不要全勤奖金了。”玲儿坦言,入驻的作者若无法做到日更万字,失去的可不止全勤奖励。“任性”、“随意”、“玩票”的结果,是会失去平台的所有推荐和流量扶持。
据她了解,个别大平台的“霸道”条款甚至明示:五次断更便下架作品,十次断更即删除读者书架中收藏的作者文章,让其影响力瞬间“归零”。
无奈之下,部分网文作者只能找“网文代写”工作室去维系作品更新,避免遭到处罚。“我认识的一位专职网文作者,因为家人去世要处理后事,为了避免断更,就临时找过代写更新了十几天,确实掉粉儿。”玲儿表示,在这四年多的创作过程中,她也有过十几次因为生病或是状态不佳而寻找代写替更,毕竟谁都不是机器人。
网文小说代写服务之所以目前迅速发展、壮大,也正因为行业存在大量相关的需求,平台、读者、作者三方合力下,自然会有生意产生。
老师傅潜入了一个代写群,上周一天,群主往文案2群里扔了一条信息。又是配图又是私人账号,这么多要求,竟然只值5块钱。还没等我打开推送,接近500人且随时300多人在线的qq群中,就有人率先抢了这个单子。
这样论斤卖的,可能只有文字了。
这样的代写申请流程不复杂,向豆瓣小组的组长提出申请加上组织者的qq或微信号,就可以码字换钱了。营销文案其实并不好写,却只有一位群主问我,“你擅长什么,有经验吗?”,但没等我回复他就把我拉进了群聊。
看看这些单子,4块钱一单的活竟然这么多要求。
也有写手在这些韭菜群里生长了起来。这类文案写作群其实是在以矩阵的模式不断裂变的,不久就会有新的文案创业团队从中轻松复制。
当群主觉得某位成员比较靠谱时,会发展ta成为客服,自己独立成立一个写手群,招募新写手。原群主会从某宝、某鱼等各个平台把获得的订单发包给你。在自己的群里,你就能从写手的订单里分成了。
层层剥削,不用给底薪、不用交社保,临时工里还多的是积极主动又靠谱的文字工作者。
在一个越来越难靠努力出人头地的环境里,网络上自然就会有用脸在键盘上滚几千字换几块生活费的写手。
写手们并不是没有反抗过,自发集体断更、拒绝霸王条款,都是保护网络文学环境的切实努力,只不过这些力量实在激不起水花。
当流量平台和大荧幕上挤满了网文改编的爆款;当《陈情令》的作者墨香铜臭把新书卖出了4000万元的版权费,再不会嫌弃铜钱味;当雄踞网络作家富豪榜的唐家三少和天蚕土豆早就突破了五位数版税(以万元为单位),靠文字实现财富自由的路径,却早已对后来者关闭。
巨大的更新强度与普遍偏低的创作收入,本身就是一个矛盾体。为了满足平台的要求,明知道“代写”可耻的作者也只能无奈为之,进而催生了大量代写需求。这样的网文世界,究竟是令人可惜还是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