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黑平台亏损 我国玉米基本概况及期现市场分析
玉米春播时间需要根据春季温度回升的情况进行,温度适宜以后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9月底之前玉米基本成熟,极北的黑龙江地区可能在10月初成熟。较南的黄淮海玉米主栽区以夏播为主,播种时间在夏季6月中上旬前后,成熟时间在10月份前后。每年9-10月份左右玉米成熟收获,对现货市场形成供应压力,从而打压价格。具体来看两个主产区情况:华北玉米由于受地理位置影响,虽然产量较大,但消费数量更是巨大,可谓即是主产区又是主销区,因此玉米不需要等到晾干或烘,具有即收即销的特点。东北是国内第一大玉米主产区,与华北玉米销售截然不同,虽然玉米10月份收获,但由于东北玉米商品率高,国储与贸易商不能收购水分较高的玉米,因此每年11、12月份东北玉米在经过了一两个月的低温晾干或烘干后才开始大量上市,并在春节前会形成第一个售粮高峰期,因东北地区有近50%的农民靠玉米为生,吉林则高达80%,农民需要用卖玉米换来的钱备年货过年;到每年的3月备耕前,农民需要用手里的玉米换成种子、化肥等,会再次形成售卖高峰。
玉米期盘价波动规律
从玉米季节性供应规律考虑,玉米价格在每年收获季节(10月份以后),尤其是农民集中售粮两个时期价格容易受到供应打压。此后随着农民余粮不断出售,在经过各主体收购及企业大量消耗后,供应逐渐偏紧,第二年3、4月后价格又会开始出现上涨。5-9月份之间,玉米处于成长阶段,除天气炒作之外,此时玉米价格主要受库存和陈粮质量主导。这个阶段为玉米的去库存阶段,陈粮得质量以及需求得平稳使得玉米得价格主要以震荡调整为主。
从大商所玉米的期盘价来看,玉米价格实际却具有较明显的反季节性。原因主要在于影响玉米期价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简单的季节性供应压力的出现,而是天气炒作和收储政策等较为复杂的多因素共同影响。我们知道第一季度玉米供应充足,东北农户因购置年货而大量抛售玉米,但玉米期价仍能上涨主要是受国家收储政策及企业年前大量采购备货所致,到3、4月份市场开始炒作大豆玉米争地,可能使期价继续保持坚挺。进入二季度市场除天气炒作外,基本面一般表现平淡,而且是玉米消费淡季,玉米最重要的生长期不也在二季度,天气炒作难以演绎出大行情。三季度本应该是玉米青黄不接之时,玉米期价应该上涨才是,但实际上此时正是国家玉米抛储打压价格最严重的时期,而且此时消费更为清淡,因为市场在预期新玉米上市供给压力加大,新玉米价格较陈玉米更有竞争力,期价一般提前做出下跌反应。四季度新玉米开始上市后,国家会为保护农民利益而出台收储政策,而且农户在刚开秤时难以接受低廉的价格,整体会出现惜售心理,指望国家出台收储政策以提振价格,因此政策成为第四季度最大的炒作热点,期价往往以上涨为主。
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关系
理论上,期货价格是根据现货价格建立,并且受到现货价格制约而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通常而言,期货价格要高于现货价格,这是由于相对于现货而言期货价格要考虑仓储费、交割费等。期货价格能迅速反映市场的供求,期货价格高意味着远期市场供不应求,势必会导致现货价格随之拉升。然而,期货市场不同于现货市场,其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并不完全相同。不过随着期货合约到期日的临近,期货价格变动趋势会逐渐接近现货价格的变化趋势,两者的变动基本同步,只是变动幅度稍有偏差。期货交易是由现货交易需求发展而来的,期货价格是在现货价格基础上得到的,两者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货和现货价格受影响驱动的因素是相同的,故一般都会发生相同方向的变化。供求关系是市场价格的主要决定因素。供大于求,价格下降;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且期货价格要比现货更加灵敏,这是因为期货的流动性要比现货高,期货反应的是预期的供求关系,而现货再预期的供需现实化之后价格才有流动性。
玉米的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波动幅度往往出现偏差。以2021年月度价格相关性分析结果来看,10月、2-3月、6-7月的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相关性相对较高,但整体玉米期货和现货价格相关系数相对于金属期货较低,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农产品受季节影响较大。当收货季节来临,玉米期货价格受预期增长的供给影响,跌幅大于现货市场价格的跌幅,或者涨幅大于现货市场价格的涨幅。
图3 玉米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相关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