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published 是不是就是发表了 让主编成为你的同事,教你提高论文发表几率
当然,编辑会看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包含题目,摘要、介绍、主体、讨论,参考文献,且篇幅合适,组织有逻辑性。
认真写投稿前询问函( )
重视投稿前询问函!投稿前的询问让你在正式投稿之前,能够充分了解编辑对你这项研究的态度和权衡,而且这一阶段也是你可以同时联系几个期刊进行交流、询问的唯一机会。用一到两页的篇幅来清楚地描述你的研究,让编辑对你的文章有一个倾向性的判断。
询问函中要包含以前这些信息:1.文章回答了哪个重要的问题?2.考虑这篇文章的受众,充分说明你的研究成果对该研究领域及其他领域的重要性。3.从研究范围和重要性的角度,说明为什么你文章适合发表在这份期刊;4.一个结构完整概要;5.编辑的其他特殊要求,如quick 等。
询问函的语气。在写投稿前问询时,你可以把编辑当做是一个你的前辈同事(比如一位导师),他经验丰富但并对你研究的课题并不十分了解;尊重编辑;表现出你对你的研究报以极大的热情;即使你的文章中并不涉及创新内容,你在投稿前询问中还是要强调(但不要过度)该项研究的创新性。
注意跟进。1.如果你同时与几份期刊的编辑进行投稿前询问,请再三确认在信函中插入了准确的期刊名称;2.如果你在2-3天内没有获得回复,别觉得有任何心理负担,再写一份邮件或电话追问;3.如果你询问了几份期刊,也获得了其中几份期刊的积极回复,这时请你及时告知其他几位编辑你已经决定另投他刊(至少要在你的文章发表在期刊上之前告知)。
自荐信(the cover )
在这一部分,你要清楚地表达为什么你的研究工作既有意思又很重要!自荐信和投稿前询问函写法有相似,包含以下内容:1.文章回答了哪个重要的问题;2.说明你的研究成果对该研究领域及其他领域的重要性;3.说明为什么你认为你文章适合发表在这份期刊;4.编辑的其他特别需求,如quick 等。
当然,如果你觉得必要,你还可以在这时提出荐审稿人,或是建议排除某位审稿人等要求;5.如果有与该文章相关的其他研究工作,正在计划发表在其他期刊上,在自荐信中也尽可能说明。
在评估阶段可能会出现几种情况( at the stage)
第一种情况,还未进入评审就被拒稿。一般编辑会做一些解释,甚至是礼貌性的回信,譬如,“您的研究领域超出了我们期刊关注的范围,并不适合发表在本期刊”,“我们认为文章中所描述的信号传到通路已经不合适,我们认为这篇文章应有更深的思考……”“之前的研究已经表明…..你为文章扩展的前期的研究……你的研究成果已经被发表……并不是出人意料的结果”所以,如果收到如此结果,那你最好请编辑回信说明具体的拒稿原因。
第二种情况,进入评审阶段。编辑的观点非常强势,以至于可以影响最后的决定。某些编辑会在评审之前就告诉你可能的结果,在投稿前询问阶段或是写自荐信时,就与编辑充分沟通。编辑可能会写信给评审者让他特别注意文章的某个方面。
第三种情况,进入评审,但编辑的观点并不重要;评审者控制决策过程。
第四种情况,有一些期刊,编辑能够直接决定是够收录文章,而不需要经过专家评审。)
同行评审阶段(The Peer Stage)
如果文章在内容和逻辑上都符合标准,则进入同行评审阶段。专家会从技术层面考量这篇文章,主要是考量文章用的方法论、模型系统、图示以及对的期刊的适合程度。
在这一阶段,你能够做些什么呢?你可以和其他专家一起,给评审一些建议,比如这篇文章用了哪些特殊的方法。另外,如果你认为评审者不能给你的文章一个客观的评价,那么你可以建议排除这位评审,但必须清楚地解释原因。编辑一般可以接受你排除2-3个评审,别太多,他会很为难。当然,你也可以推荐给编辑几位曾经与你合作过的专家作为评审。
同行评审一般有三类。传统型:评审知道文章的作者是谁,但作者不知道评审是谁;开放型:文章作者知道谁是评审,评审规则一般由期刊来决定;双盲型:文章作者对评审来说也是匿名的。
决定阶段(The )
什么因素会影响最后的决定呢?一般有编辑的观点的倾向性、其他文章的质量、评审意见等。在评审过程中,编辑给你信件中往往会流露中出编辑和评审对文章产生的不同看法。
你会收到以下三种回复:“接受且无须修改”、“接受单需要修改(大修改或稍微修改)”、“拒稿”。编辑的回复总是那么明确,绝不含糊。
如果编辑发出明确的改稿邀请,他会给出修改意见,如果你对的意见不清楚,你就大胆地详细询问。对文章的修改尽可能对应解决每一位评审提出的问题,最好还能再附上一份自荐信,说清楚你的修改的地方。
我们通常更希望看到编辑主导最终的决定而不是由评审主导。因为如果由编辑主导,编辑可以决定评审的评价哪些是关键的而哪些不是。否则,你就要按评审的要求,做所有的修改。编辑可以确保每一篇文章的评价准则都是公平一致的。编辑更能把你的研究成果和这整个研究领域连接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编辑也许是在决策是时候在这一研究方向“投资”了。
最好能够同时满足编辑和评审两方提出的修改意见,如果做不到,那请在提交修改稿前先要和编辑商量好。
如何面对拒稿( to )
不要一收到拒稿邮件就给编辑打电话,先给自己一段时间思考拒稿理由是否合理,也可以让你尊敬的同事帮你评估。有时候编辑也会出错,你可以通过申诉试图改变他的决定。如果你决定申诉。请把编辑当作你的同事,而不是敌人!把申诉的重点放在科学研究上。一味强调你博士后的年限过长或是文章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多重要于事无补。
如何面对批评( to )
以尊重的态度面对编辑和评审对你文章的批评,并从中学习。如果你希望他们的态度是开放的,你首先不能怀疑他们的才华和能力。比如你可以这样开头“This is a point-by-point to the 's . are in blue. We await your final on our …”
另投他刊( paper to )
再另投他刊之前,认真处理前一份期刊给出的评审意见,因为你的文章很有可能会遇到同样的评审。至于是否告诉这份期刊的编辑你先前联系过其他期刊,则要视情况而定,因为这可能会给编辑留下负面印象。
建立你的好名声( Your )
如果你是这个研究领域的新人,人们会以一种开明的态度来看待你的文章。但是一旦你开始发表文章,你的名声就会先入为主!所以尽可能地在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来逐步建立你的好名声。
那怎么在编辑的心目中建立好名声,成为“老伙伴”呢?1.你曾经投稿的质量和重要性;2.你最好的文章曾发表在哪份杂志;3.与你工作是否愉快;4.你作为评审,对编辑是否有帮助。
杂志社只能通过发表好文章来获得好文章。因此,当你发表了一篇“热门”文章,多家期刊会为得到你的研究成果而竞争。编辑会给你一些自由度,比如,评审和发表的速度,文章长度,研究工作分段以发表多篇文章,杂志封面文章,额外的篇幅(比如评论文章、新闻稿等等),收文政策为你改变等等。
不要戏弄期刊。譬如说,你工作的合作者把研究成果投去另一家杂志;把研究结果分成几个部分发表;在多家期刊之间反反复复。这些行为可能会被认为是操纵编辑的过程,而影响到你的名声。
编辑们每年会参加许多科学会议,为的是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收录到最好的文章,了解他们不熟悉的研究领域,提高鉴别力,认识好的评审,识别好的评审主题。
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些场合遇到编辑,你可以与他分享你研究工作中特别有意思的部分,向编辑介绍你的研究工作以及为什么你专注于这项工作(邀请他去看你的海报);谈谈你对期刊的好看法和好建议。当然,你还可以与他讨论,期刊近期关注的新领域、期刊政策的变化、询问编辑的研究背景以及他从事编辑的原因,谈谈你们共同的认识的熟人。记住!把编辑当成你的同事,他会成为你拥护者!
2018年3月29日 讲座现场
2018年3月29日 讲座现场
“西湖名师论坛”介绍
“西湖名师论坛”是由西湖高等研究院暨西湖大学主办,邀请来自生物学、医学、物理学、化学、数学、计算机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大师级科学家,介绍学科前沿信息、分享研究成果、介绍成功经验,促进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跨学科讨论。欢迎院内外专业科研人员、学生及科技爱好者关注我院讲座信息,来我院现场聆听!
Forum, by WIAS, is to with the world, in the form of short, (1 hour or less) and free . The forum the of and , from , , , math, ect.. from every and who seek a of the world t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