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成人用品 成人用品销量大涨,女性成消费“主力军”,这一点男生不得不承认
前言
2018年中国成人用品市场规模达348.8亿元,增幅10.1%。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13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2081.3亿元,从一开始的无人问津,到现在的供不应求。
并且研究统计发现,而且其中女性在成人用品消费上占比较大,这似乎与大众的传统认知相悖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女性成为“消费主力军”呢?这背后又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社会大环境的进步开放
在中国人保守含蓄的观念中,“性”一直是令人羞于启齿的敏感字眼,受传统礼教的束缚,性教育极度缺失,成人用品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存在
就如性学者李银河之前说过,“中国,性从来是可以做而不可以说的,它是人性中一个小小不言的弱点,是人人内心阴暗的角落中隐藏的一个“肮脏的”小秘密。
但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解决温饱问题步入小康社会,很多人都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也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享受,再加上外国自由开放的文化冲击,使人们的思想观念观念也越来越开放,成人用品的接受度自然也在社会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女性地位的提升,自身观念的解放
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和抢夺资源的活动都由男人做,男人的地位也因此在这个阶段高了起来,女性便慢慢退于从属地位
宋代程朱理学提出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及三纲五常,三从四德,更是成为束缚女性思维的桎梏,父权社会的兴起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变成男尊女卑。
并且古代女性从小就要学习女德。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女性正常的生理需求就被贴上了失德的标签,戴上了“贞节牌坊”的枷锁
女性谈“性”便是不检点,便应该受到人格的侮辱与攻击,面对“性知识”女性就算懂也要装作不懂,只有这样才符合世俗大众对于“好女孩”“好女人”的标准,在这样的规训下,女性自身也因为其性欲而羞愧表达自我,因为性欲而对自我进行压抑
但是现在不同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女性在社会中越来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男女地位趋于平等,女性话语权也得到提升,“开放”成为新时代的风向标,性不再是一件羞耻的事情,人们对性不再避讳。
客观生理需求
女性对性有需求是正常的,并不可耻,没有需求才不正常。
女神俞飞鸿在做客《圆桌派》时被问到“单身跟生理需求是否矛盾”?你如何解决自己单身的生理需求?”时,并没有选择顾左而右言它的“打太极”,而是直接问答:这个跟吃喝拉撒一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但是女人呢,她的生理需求是需要跟感情联系在一起的,而不像男人,可以和感情分离,做到随性而来,而女人是做不到的。
不卑不亢的表述了单身女性的需求,堪称教科书般的高情商问答
中国人口性别比的不平衡导致了我国女性在成人用品消费上占据了绝对优势。
现如今很多女性独立意识增强,婚姻爱情不再是毕生追求,单身、晚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很大一部分都是职场女强人,对于爱情不愿将就,另一半宁缺毋滥,也不再局限于传统方式进行两性关系,而是开始享受更加开放和自由的生活。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她们更倾向于使用一些成人用品来解决生理需求。
甚至有的女性明确表示并不需要男性伴侣,为此不惜选择**生子,这种做法不仅违反了法律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因此体现了使用成人用品是对自身的保护,它的私密性,个人性决定了其干净卫生的特点,可以让女人在享受到“性福”的同时,还能保护自己的身体,女人也有权大胆地追求“性”。
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开始走出家庭走向工作岗位追求自己的个人价值,随之而来的就是由于工作压力较大,失眠、抑郁等情况变的十分常见,为了能够得到更好的休息和放松,她们会通过购买一些成人用品来帮助自己缓解压力,以此提高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不仅如此,还有一些女性因为自身受到生理缺陷的影响而不得不使用成人用品。比如先天性无子宫或者无阴道的人,或者由于自身存在一些疾病或者残疾等原因而导致无法享受到性生活,这部分人群则需要使用成人用品来解决自己生理需求。
购物平台与自媒体发展
在近几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也出现了很多成人用品销售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提供了成人用品的购买渠道,而且还提供了不少的宣传和教育方式,来提高用户对产品的认知度,而且还能让他们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
网络购物还具备方便快捷,隐私性发货,价格优惠的特点,虽说之前实体店大部分也是无人经营模式,但过于醒目的招牌也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总觉得大白天进出这些店铺会招来异样眼光
而网购则避免了这个问题,很多线上成人用品店都会标注“隐私发货”保护了顾客信息,大大缓解了一部分人群线下实体店购买成人用品的局促尴尬,也使初次尝试的女性减轻了一些心理负担,解决了女性担心的问题,进一步发展了女性消费者群体
平台上花样繁多不断创新的“玩具”让成人用品从计生大类发散为更多更细更全的分支,极大丰富了大众选择,从更加多元的角度贴合女性需求
据统计在2013年成人用品的规模才仅仅20亿,但是到了现在,成人用品的市场已经突破了1300亿!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极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自2017年后,泛媒体时代到来,新兴自媒体乘上互联网东风迅速发展,各种公众号APP如雨后春笋般覆盖了大众生活,信息爆炸,短视频“疯”长
“性”话题的讨论度越来越高,性知识、成人用品及介绍也更加全面、多样、详细,有更多女性站出发声,以女性视角解读“性”,使女性对此有了更客观的认识,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大众对于这一方面的看法,解放着女性思想
社会仍存在的问题
性教育的缺失
虽说中国发展呈现开放的大趋势,思想进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但也不得不承认,“性”在中文的话语环境中仍如洪水猛兽,家庭学校等都避而不谈。
生物课上出现相关内容也会被老师一句“长大后你们就知道了”翻篇,还有一些家长,会在孩子问及两性知识时,用谎言或者呵斥来回复
而国外接受性教育年龄则普遍很低
日本从幼儿园开始教儿童认知性别角色,英国5岁的儿童必须开始进行性教育
在美国,各州自行制定公立中小学教育纲要,从小学起,性教育就已经是日常教育的一部分,一年级就开始学习生育、两性差异、性道德、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讲授生育过程、性成熟等,高中则偏重婚姻、家庭、性魅力、同性恋、性病、卖**、性变态等方面的学习,并发放避孕套。
中国性教育的不足直接导致了很多年轻人尤其是女性,只能通过良莠不齐的渠道获取性知识,而这些知识很大一部分都是错误的,这些错误的知识和观念,不仅让人无法有效保护自己,甚至会带来羞辱和挫败感。
还可能因此而受到侵害,如果没有正确的性认识,当侵害发生后,受害者也往往不敢或不知道如何发声,使得侵害者更容易逍遥法外,甚至屡屡得手。
在此也想对广大女性同胞说,要敢于对生活中的性**扰、潜规则或任何让你感到不舒服的行为说“不”!
如果真的不幸被犯罪分子侵犯,也要使自己冷静下来,首先要确保自己的生命安全,然后及时报警,积极配合警方对损伤取证鉴定、调查,妥善保管证据
1不要洗澡,拍照并保留身上、衣物上留下的痕迹,如精液、毛发、抓挠中指甲间保留的鳞屑,现场留有痕迹的纸巾、床单等物品。
2保存与侵害者电话、微信沟通时的录音、**扰短信、电子邮件、纸条或收到与性有关的礼物或他人展示的**书刊海报等证据。
3若有目击者,可找到目击者,但需保证目击者肯出庭作证。如果事发场合位于酒店、饭店等地,那么相关 监控视频也可以作为证据,一定要告知警方。
如有居心叵测的人拿**照威胁你,要记住罗翔老师的话“你证明不了照片是我,我就告你诽谤,你拿出证据这个照片是我,那这就是你犯罪的证据” “我生来赤**,而思想不正的是你。”
希望女性永远用不上这些知识,但已经不幸受此困扰的女性也不要害怕,放下思想包袱,勇敢站出来保护自己的权益
从生理上讲,“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不符合自然规律的,弗洛伊德就曾说过,“禁欲对身体是有害的,严重者男女皆可出现神经症病状,如失眠、食欲不振、性格孤僻、易发“无名火”等,这是一种性抑郁的表现。
对于性教育不应该一味地躲避,要正确地教育宣传,才有助于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的健康成长。例如在学校中给学生安排性知识宣传讲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相关官方账号投放正确的科普视频,让人们正确面对自己的生理需求。
网络平台不规范,成人用品质量问题
如今,成人用品已成为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吸引了很多人纷纷入行想要分一杯羹,一组售价500多元的情趣三件套,进价不足100元,有近500%的利润;一盒避孕套,进价不到十元,可以卖到几十元,利润翻到四五倍以上。
在前几年受疫情冲击的经济低迷的大背景之下,成人用品行业的利润率能普遍保持在100%以上,这样的收益水平可以称之为暴利
这样的利润面前,势必会使一些不法商家浑水摸鱼,开始售卖一些质量不合格产品,由于行业的特殊性,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也并不完善,大众相关知识也有缺失
而这些产品又是直接接触身体,如果质量不过关,不仅可能赔偿会出现问题,给消费者自身健康带来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
所以只有相关部门重视成人用品这个新兴潜力行业的规范化运营监管,使产品保证品质与安全,才能使其整体走向大众,脱离低俗趣味,绿色发展
消费者目前如需购买,也要在正规平台、店铺下单,保障自己权益与健康
社会偏见
此外,社会中思想还并未与女性成为成人用品消费主力军的现状进行完全匹配
依然有很多人对于女性购买和使用成人用品存在着歧视和偏见,甚至是打压,这种思想与行为的存在会给女性购买和使用成人用品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困扰
所以普及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社会各界一起消除偏见,打造正常的舆论氛围
结语
在“性”问题上,我们主张开放自由,但不主张无道德底线的纵欲;
我们不主张羞于启齿,但也不主张不分场合的“开黄腔”
我们只是呼吁每个人都能意识到,“性”其实也是很平常的事,合理使用成人用品,同时也要避免过度依赖而对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只要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在健康生活的前提下,大家都可以遵从内心,追求自己的生活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