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文章难吗 学者表示发文难,为什么核心期刊越来越难发表?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
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4、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5、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
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建设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库。
核心期刊的定义
核心期刊一般是指信息量大、质量高、能够代表专业学科发展水平并受到学科读者重视的专业期刊。是学术界对某类教育期刊的定义,一种中国期刊进行等级的划分。其对象是中国学术期刊。是根据中国期刊影响因子等诸多重要因素所划分的期刊。”
核心期刊为什么越来越难发?
1. 发文量越来越低
核心期刊把影响因子作为主要评价手段。影响因子是前两年被引次数除以这两年文章数。所以想提高影响因子无非是增加分子或者降低分母。所以近两年来,核心期刊的总载文量据说减少了三成之多。
2. 核心发文需求越来越大
核心期刊论文发表要求已经不再是高校老师的专属需求了,额外增加的还有职称评审,硕博毕业,本科奖学金申请,高校硕士申请等。
3. 审稿流程更加严谨
近年来有层出不断的学术不端和造假新闻,如今大多数期刊早已不是当年邮箱一键发送就草草了事的,而是有一套完整的审稿流程,举个例子:
因为外审专家多半是兼职审稿,个人工作也比较繁忙这也直接影响到审稿的周期,外审阶段停留一两个月时间也是常有的事情,更有些期刊设定一篇论文的外审并不止一个。种种因素影响到核心期刊审稿周期通常在2-3个月,如果需要修改时间就会更久。等论文审核过之后,期刊也需要排到10-12月之久。核心期刊从开始的审稿到最后的出刊一年半也不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这也导致了很多作者转而投向国外的EI、SCI这些期刊,因为国外的期刊审稿到出刊时间周期会比核心期刊短。
4. 对作者资质要求越来越高
(1)对作者职称、单位、学历要求一直在提高
随着现在发表论文的人数越来越多,质量也参差不齐,好的期刊根本不用担心稿件数量问题。自然也会从中进行筛选,优先会选择的是单位好、职称高的作者,更有很多CSSCI越来越多的选择约稿,不少高职类教师普遍反映自己如今很难发文。
(2)越来越多的期刊偏向于接收有课题或基金的文章
基金的申请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可以通过反映以及作者的学术发展水平,获得国家资助的课题也往往有经费的支持,也更有利于作者信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甚至部分医学类的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必须要带有基金,否则很难被录用。因为文章实在太多了,审稿的人也是看得眼花缭乱,没有基金的一般就不看了,像这些就是录用率很低很低。
发表核心期刊的要求
不同级别有不同的要求。 出版核心期刊的要求主要包括:
文章质量过关:核心期刊发表的要求很高,主要围绕文章质量。 只要文章水平够高,就可以发表。 核心期刊最关注文章水平,要求被引率控制在10%以内;
如果您是在校生,您需要: 博士以上学历,硕士则需要带导师;
如果你是工作组,你需要:二本院校副教授或以上;
根据刊物规定不同,大部分文章需要有省级以上课题或项目经费,录用的可能性会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