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发帖搜索 我是如何利用豆瓣相亲找到对象的
楼主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91年的河南妹子,13年大学毕业之后在拉萨开了几年客栈,17年投奔大学室友到上海工作。接触豆瓣是之前西藏做旅游的时候,有做西藏旅游的小组分享旅游攻略,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会通过豆瓣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蛮好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压力。时间到了18年10月份,忽然惊觉自己不想一个人了,想要结婚成家稳定下来,想有个人陪自己一起过日子。可能是年龄大了想法变了,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想有人一起承担,我记不清自己当时为何忽然改变想法的,但是很明确的是自己想要结婚了。
我是个行动派,脑子里一旦有了要结婚的念头,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我的想法很简单:找对象就是个概率问题,能提高概率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圈子,多认识男生。于是我告诉了亲朋好友,我要找对象,大家有合适的资源可以介绍给我。可是我人在上海圈子特别小,认识的人两只手数的过来,然后机缘巧合看到了豆瓣上海相亲的各种小组,里面各种相亲帖子,我一看这个方法好,可以尽快认识很多适龄青年,然后我开始了漫漫豆瓣相亲之旅。
首先,我搜索了下跟上海相亲相关的小组都有哪些,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我的帖子,所以我挑选了下,加入了几个人数多,活跃度高的几个小组。
然后就是发帖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有很多人会发个帖就写着找对象要投缘,没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帖子我个人觉得效率很低。大家都是成年人,时间很宝贵,帖子里面尽可能详细的把自己的外貌、家庭、工作、经历以及对未来生活规划等等能确定能想得到的客观基本信息都写出来了,这样方便看到帖子的人能对自己做一个简单评估彼此是否适合。帖子内容像个筛子,是第一步过滤,过滤下来能主动联系自己的,最起码对方认为彼此是合适的。因为我当时豆瓣用的不多,我豆瓣头像用的自己真实照片,所以帖子最后我留了自己的微信,看到信息合适的人会主动加我微信进一步了解信息。
我十月份发帖之后,就陆续有一些男生来加我微信私聊,聊下来有一个男生觉得蛮合适的,可是当时由于我是在菲律宾游学,就暂时没办法见面,一直在微信上聊。我那个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把帖子删除了。可是等我回到上海,我们见面约会了几次之后,发现并不合适。这个过程我花费了大概三个月时间,也吸取了经验后面碰到聊的不错的,一定要尽快见面,因为面基相处和线上聊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能过多浪费时间和感情在网上。
然后到了春节回家,按照我之前的要求,我家里人开始给我安排上了相亲,但是我在家里相亲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在外面呆久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小县城的生活了,。于是我让父母取消了后面的相亲,也更加明确自己要回上海再继续找对象。好在我父母虽然是农村的,但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从来没给过我压力,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我妈还安慰我说,不要急着结婚,一个人生活也蛮好的,碰到合适的多相处相处,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回到上海,我重新在豆瓣发了帖子,然后就有很多男生来加我微信。由于加我微信的男生比较多,我怕弄混了,就做了个表格,里面详细**这些男生的信息做对比。因为我自己是河南农村的,所以我比较偏向于找家庭背景相同的,然后我还特别偏好数学很好的理工直男,总之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些男孩子简单做了个排序。
另外吸取前车之鉴,聊完基本信息觉得还可以的男生,我就会迅速约线下见面,因为只有见面才能确定对方的外形、言谈举止等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值得自己再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面基的话,我一般都约在我租住附近的商场,因为在我熟悉的环境,我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局促。然后见面内容,基本都是男生请吃饭,我请看电影,最后去旁边的滨江大道遛个弯聊一聊。整个过程下来,大致能判断是否要继续了解下去。
我先生加我的时候,当时我在跟好几个男生同时聊着,他一开始介绍完自己基本情况,我就对他挺满意的,但是看照片觉得长相差了点。后来继续聊下去,发现他人老实真诚,俩人三观都挺一致的,对未来期待也挺一致的,见面之后感觉虽然长得不帅,但是身材很好,而且看起来很成熟,综合起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我是奔着结婚去的,然后婚姻不只是两个人,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不想恋爱之后父母不同意再乱折腾,所以我们彼此把情况跟双方父母说明了下,父母都表示很满意,然后我们就开始幸福的二人生活啦。
总结下来呢就是第一明确目标想找什么样的;第二帖子内容尽量详细,让人一步了解到位;第三多加小组多发帖,扩大面;第四聊天合适尽早见面;第五多接触,尽量全方位了解;第六早见父母早排雷;最后呢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看缘分看运气啦!
现在已经结婚大半年了,两个人基本上没有闹过矛盾,彼此都觉得遇到对方很是幸运。我先生说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大家能增加信心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是有意义的好事,所以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啦!
楼主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91年的河南妹子,13年大学毕业之后在拉萨开了几年客栈,17年投奔大学室友到上海工作。接触豆瓣是之前西藏做旅游的时候,有做西藏旅游的小组分享旅游攻略,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会通过豆瓣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蛮好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压力。时间到了18年10月份,忽然惊觉自己不想一个人了,想要结婚成家稳定下来,想有个人陪自己一起过日子。可能是年龄大了想法变了,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想有人一起承担,我记不清自己当时为何忽然改变想法的,但是很明确的是自己想要结婚了。
我是个行动派,脑子里一旦有了要结婚的念头,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我的想法很简单:找对象就是个概率问题,能提高概率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圈子,多认识男生。于是我告诉了亲朋好友,我要找对象,大家有合适的资源可以介绍给我。可是我人在上海圈子特别小,认识的人两只手数的过来,然后机缘巧合看到了豆瓣上海相亲的各种小组,里面各种相亲帖子,我一看这个方法好,可以尽快认识很多适龄青年,然后我开始了漫漫豆瓣相亲之旅。
首先,我搜索了下跟上海相亲相关的小组都有哪些,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我的帖子,所以我挑选了下,加入了几个人数多,活跃度高的几个小组。
然后就是发帖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有很多人会发个帖就写着找对象要投缘,没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帖子我个人觉得效率很低。大家都是成年人,时间很宝贵,帖子里面尽可能详细的把自己的外貌、家庭、工作、经历以及对未来生活规划等等能确定能想得到的客观基本信息都写出来了,这样方便看到帖子的人能对自己做一个简单评估彼此是否适合。帖子内容像个筛子,是第一步过滤,过滤下来能主动联系自己的,最起码对方认为彼此是合适的。因为我当时豆瓣用的不多,我豆瓣头像用的自己真实照片,所以帖子最后我留了自己的微信,看到信息合适的人会主动加我微信进一步了解信息。
我十月份发帖之后,就陆续有一些男生来加我微信私聊,聊下来有一个男生觉得蛮合适的,可是当时由于我是在菲律宾游学,就暂时没办法见面,一直在微信上聊。我那个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把帖子删除了。可是等我回到上海,我们见面约会了几次之后,发现并不合适。这个过程我花费了大概三个月时间,也吸取了经验后面碰到聊的不错的,一定要尽快见面,因为面基相处和线上聊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能过多浪费时间和感情在网上。
然后到了春节回家,按照我之前的要求,我家里人开始给我安排上了相亲,但是我在家里相亲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在外面呆久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小县城的生活了,。于是我让父母取消了后面的相亲,也更加明确自己要回上海再继续找对象。好在我父母虽然是农村的,但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从来没给过我压力,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我妈还安慰我说,不要急着结婚,一个人生活也蛮好的,碰到合适的多相处相处,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回到上海,我重新在豆瓣发了帖子,然后就有很多男生来加我微信。由于加我微信的男生比较多,我怕弄混了,就做了个表格,里面详细**这些男生的信息做对比。因为我自己是河南农村的,所以我比较偏向于找家庭背景相同的,然后我还特别偏好数学很好的理工直男,总之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些男孩子简单做了个排序。
另外吸取前车之鉴,聊完基本信息觉得还可以的男生,我就会迅速约线下见面,因为只有见面才能确定对方的外形、言谈举止等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值得自己再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面基的话,我一般都约在我租住附近的商场,因为在我熟悉的环境,我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局促。然后见面内容,基本都是男生请吃饭,我请看电影,最后去旁边的滨江大道遛个弯聊一聊。整个过程下来,大致能判断是否要继续了解下去。
我先生加我的时候,当时我在跟好几个男生同时聊着,他一开始介绍完自己基本情况,我就对他挺满意的,但是看照片觉得长相差了点。后来继续聊下去,发现他人老实真诚,俩人三观都挺一致的,对未来期待也挺一致的,见面之后感觉虽然长得不帅,但是身材很好,而且看起来很成熟,综合起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我是奔着结婚去的,然后婚姻不只是两个人,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不想恋爱之后父母不同意再乱折腾,所以我们彼此把情况跟双方父母说明了下,父母都表示很满意,然后我们就开始幸福的二人生活啦。
总结下来呢就是第一明确目标想找什么样的;第二帖子内容尽量详细,让人一步了解到位;第三多加小组多发帖,扩大面;第四聊天合适尽早见面;第五多接触,尽量全方位了解;第六早见父母早排雷;最后呢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看缘分看运气啦!
现在已经结婚大半年了,两个人基本上没有闹过矛盾,彼此都觉得遇到对方很是幸运。我先生说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大家能增加信心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是有意义的好事,所以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啦!
楼主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91年的河南妹子,13年大学毕业之后在拉萨开了几年客栈,17年投奔大学室友到上海工作。接触豆瓣是之前西藏做旅游的时候,有做西藏旅游的小组分享旅游攻略,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会通过豆瓣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蛮好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压力。时间到了18年10月份,忽然惊觉自己不想一个人了,想要结婚成家稳定下来,想有个人陪自己一起过日子。可能是年龄大了想法变了,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想有人一起承担,我记不清自己当时为何忽然改变想法的,但是很明确的是自己想要结婚了。
我是个行动派,脑子里一旦有了要结婚的念头,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我的想法很简单:找对象就是个概率问题,能提高概率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圈子,多认识男生。于是我告诉了亲朋好友,我要找对象,大家有合适的资源可以介绍给我。可是我人在上海圈子特别小,认识的人两只手数的过来,然后机缘巧合看到了豆瓣上海相亲的各种小组,里面各种相亲帖子,我一看这个方法好,可以尽快认识很多适龄青年,然后我开始了漫漫豆瓣相亲之旅。
首先,我搜索了下跟上海相亲相关的小组都有哪些,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我的帖子,所以我挑选了下,加入了几个人数多,活跃度高的几个小组。
然后就是发帖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有很多人会发个帖就写着找对象要投缘,没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帖子我个人觉得效率很低。大家都是成年人,时间很宝贵,帖子里面尽可能详细的把自己的外貌、家庭、工作、经历以及对未来生活规划等等能确定能想得到的客观基本信息都写出来了,这样方便看到帖子的人能对自己做一个简单评估彼此是否适合。帖子内容像个筛子,是第一步过滤,过滤下来能主动联系自己的,最起码对方认为彼此是合适的。因为我当时豆瓣用的不多,我豆瓣头像用的自己真实照片,所以帖子最后我留了自己的微信,看到信息合适的人会主动加我微信进一步了解信息。
我十月份发帖之后,就陆续有一些男生来加我微信私聊,聊下来有一个男生觉得蛮合适的,可是当时由于我是在菲律宾游学,就暂时没办法见面,一直在微信上聊。我那个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把帖子删除了。可是等我回到上海,我们见面约会了几次之后,发现并不合适。这个过程我花费了大概三个月时间,也吸取了经验后面碰到聊的不错的,一定要尽快见面,因为面基相处和线上聊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能过多浪费时间和感情在网上。
然后到了春节回家,按照我之前的要求,我家里人开始给我安排上了相亲,但是我在家里相亲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在外面呆久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小县城的生活了,。于是我让父母取消了后面的相亲,也更加明确自己要回上海再继续找对象。好在我父母虽然是农村的,但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从来没给过我压力,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我妈还安慰我说,不要急着结婚,一个人生活也蛮好的,碰到合适的多相处相处,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回到上海,我重新在豆瓣发了帖子,然后就有很多男生来加我微信。由于加我微信的男生比较多,我怕弄混了,就做了个表格,里面详细**这些男生的信息做对比。因为我自己是河南农村的,所以我比较偏向于找家庭背景相同的,然后我还特别偏好数学很好的理工直男,总之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些男孩子简单做了个排序。
另外吸取前车之鉴,聊完基本信息觉得还可以的男生,我就会迅速约线下见面,因为只有见面才能确定对方的外形、言谈举止等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值得自己再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面基的话,我一般都约在我租住附近的商场,因为在我熟悉的环境,我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局促。然后见面内容,基本都是男生请吃饭,我请看电影,最后去旁边的滨江大道遛个弯聊一聊。整个过程下来,大致能判断是否要继续了解下去。
我先生加我的时候,当时我在跟好几个男生同时聊着,他一开始介绍完自己基本情况,我就对他挺满意的,但是看照片觉得长相差了点。后来继续聊下去,发现他人老实真诚,俩人三观都挺一致的,对未来期待也挺一致的,见面之后感觉虽然长得不帅,但是身材很好,而且看起来很成熟,综合起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我是奔着结婚去的,然后婚姻不只是两个人,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不想恋爱之后父母不同意再乱折腾,所以我们彼此把情况跟双方父母说明了下,父母都表示很满意,然后我们就开始幸福的二人生活啦。
总结下来呢就是第一明确目标想找什么样的;第二帖子内容尽量详细,让人一步了解到位;第三多加小组多发帖,扩大面;第四聊天合适尽早见面;第五多接触,尽量全方位了解;第六早见父母早排雷;最后呢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看缘分看运气啦!
现在已经结婚大半年了,两个人基本上没有闹过矛盾,彼此都觉得遇到对方很是幸运。我先生说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大家能增加信心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是有意义的好事,所以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啦!
楼主先介绍下自己的基本情况,我是91年的河南妹子,13年大学毕业之后在拉萨开了几年客栈,17年投奔大学室友到上海工作。接触豆瓣是之前西藏做旅游的时候,有做西藏旅游的小组分享旅游攻略,做梦也没想过有一天会通过豆瓣解决自己的人生大事。
年轻的时候,觉得自己一个人蛮好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没有压力。时间到了18年10月份,忽然惊觉自己不想一个人了,想要结婚成家稳定下来,想有个人陪自己一起过日子。可能是年龄大了想法变了,也可能是工作压力大想有人一起承担,我记不清自己当时为何忽然改变想法的,但是很明确的是自己想要结婚了。
我是个行动派,脑子里一旦有了要结婚的念头,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对象。我的想法很简单:找对象就是个概率问题,能提高概率的唯一方法就是扩大圈子,多认识男生。于是我告诉了亲朋好友,我要找对象,大家有合适的资源可以介绍给我。可是我人在上海圈子特别小,认识的人两只手数的过来,然后机缘巧合看到了豆瓣上海相亲的各种小组,里面各种相亲帖子,我一看这个方法好,可以尽快认识很多适龄青年,然后我开始了漫漫豆瓣相亲之旅。
首先,我搜索了下跟上海相亲相关的小组都有哪些,因为我的目标是要让尽可能多的人看到我的帖子,所以我挑选了下,加入了几个人数多,活跃度高的几个小组。
然后就是发帖的内容,我觉得这个最重要。有很多人会发个帖就写着找对象要投缘,没什么实质内容,这种帖子我个人觉得效率很低。大家都是成年人,时间很宝贵,帖子里面尽可能详细的把自己的外貌、家庭、工作、经历以及对未来生活规划等等能确定能想得到的客观基本信息都写出来了,这样方便看到帖子的人能对自己做一个简单评估彼此是否适合。帖子内容像个筛子,是第一步过滤,过滤下来能主动联系自己的,最起码对方认为彼此是合适的。因为我当时豆瓣用的不多,我豆瓣头像用的自己真实照片,所以帖子最后我留了自己的微信,看到信息合适的人会主动加我微信进一步了解信息。
我十月份发帖之后,就陆续有一些男生来加我微信私聊,聊下来有一个男生觉得蛮合适的,可是当时由于我是在菲律宾游学,就暂时没办法见面,一直在微信上聊。我那个时候特别开心,觉得这么快就遇到了合适的人,然后就把帖子删除了。可是等我回到上海,我们见面约会了几次之后,发现并不合适。这个过程我花费了大概三个月时间,也吸取了经验后面碰到聊的不错的,一定要尽快见面,因为面基相处和线上聊天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不能过多浪费时间和感情在网上。
然后到了春节回家,按照我之前的要求,我家里人开始给我安排上了相亲,但是我在家里相亲了几次之后,发现自己在外面呆久了,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不一样,已经不适合我们这个小县城的生活了,。于是我让父母取消了后面的相亲,也更加明确自己要回上海再继续找对象。好在我父母虽然是农村的,但是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从来没给过我压力,一直以来都很支持我,我妈还安慰我说,不要急着结婚,一个人生活也蛮好的,碰到合适的多相处相处,不能为了结婚而结婚。
回到上海,我重新在豆瓣发了帖子,然后就有很多男生来加我微信。由于加我微信的男生比较多,我怕弄混了,就做了个表格,里面详细**这些男生的信息做对比。因为我自己是河南农村的,所以我比较偏向于找家庭背景相同的,然后我还特别偏好数学很好的理工直男,总之我按照自己的喜好把这些男孩子简单做了个排序。
另外吸取前车之鉴,聊完基本信息觉得还可以的男生,我就会迅速约线下见面,因为只有见面才能确定对方的外形、言谈举止等是否符合预期,是否值得自己再花费时间和精力下去。面基的话,我一般都约在我租住附近的商场,因为在我熟悉的环境,我觉得自己不会那么局促。然后见面内容,基本都是男生请吃饭,我请看电影,最后去旁边的滨江大道遛个弯聊一聊。整个过程下来,大致能判断是否要继续了解下去。
我先生加我的时候,当时我在跟好几个男生同时聊着,他一开始介绍完自己基本情况,我就对他挺满意的,但是看照片觉得长相差了点。后来继续聊下去,发现他人老实真诚,俩人三观都挺一致的,对未来期待也挺一致的,见面之后感觉虽然长得不帅,但是身材很好,而且看起来很成熟,综合起来是自己喜欢的类型。因为我是奔着结婚去的,然后婚姻不只是两个人,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我不想恋爱之后父母不同意再乱折腾,所以我们彼此把情况跟双方父母说明了下,父母都表示很满意,然后我们就开始幸福的二人生活啦。
总结下来呢就是第一明确目标想找什么样的;第二帖子内容尽量详细,让人一步了解到位;第三多加小组多发帖,扩大面;第四聊天合适尽早见面;第五多接触,尽量全方位了解;第六早见父母早排雷;最后呢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看缘分看运气啦!
现在已经结婚大半年了,两个人基本上没有闹过矛盾,彼此都觉得遇到对方很是幸运。我先生说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大家能增加信心找到自己的另一半是有意义的好事,所以我把自己的经历写出来,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