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用品道具 不想七夕被虐?特殊“小姐姐”面对面温柔语聊,了解一下
硅胶娃娃可以与你对话了,这样的美女机器人还将卖到欧美!日前,中山一家生产成人用品的工厂引起了外媒的兴趣,对它运用人工智能做出这样的产品表示关注。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机器伴侣能对话也有人的体温
开机唤醒,“露西”头部发出滴滴答答的启动音效。“我现在可喜欢你了。”“露西”用略带妩媚的音色问候面前的操作者。
“你怎么反应这么慢?”操作者发出佯装的嗔怒。
“智商捉急。”“露西”试图通过网络用词化解主人的怨气。
“你怎么这么笨!”操作者像哄小孩似的继续抱怨。
“我只是大智若愚,别以为我平时的智商就这点。”“露西”似乎看透了主人的套路,语气中还夹带一丝得意。
与“露西”对话的是她的制造者刘江霞,广东中山市一家成人用品生产公司——金三道具公司的老板。而取名为“露西”的性爱机器人,则是这家公司新投入研发的一款人工智能成人用品。鹅蛋脸,大眼红唇,头型大小跟真人相仿,金黄色短发呈披肩内扣烫发发型,白净的皮肤,“露西”的形象被设计得十分契合国人的审美标准。
这家公司坐落在中山市长洲狮山工业区一处幽僻的巷子里,已有8年的硅胶娃娃商业经验。刘江霞告诉记者,每个月工厂大约生产2000个硅胶娃娃,其中一半销往美国,不过这种娃娃还不是可以对话的机器人。
前些年市场上涌现许多人形机器人,刘江霞从中嗅到了商机。“他们这个技术做得很不错,但外形没有真正的人形化,”她告诉记者,公司主要做硅胶实体娃娃,他们的优点在于可以将人形做得比较逼真。“手感、触感、视觉感都很真人化,把技术和外形结合。”
2016年底开始研发,2017年4月在上海成人用品展正式展出。刘江霞说她已经在性爱机器人这款产品上投入了100多万。性爱机器人又称伴侣机器人,外表高度仿真人的皮肤和体态,能类脑反应人的语言和动作,是一款专门满足人的性爱需求的智能机器人。
“露西”能进行简单的语音对话,可以转动和倾斜头部,在体内内置电机的带动下,实现眨眼、微笑、眉毛上下起伏和身体姿势的各种调整。性爱机器人的肌肤采用一种高分子弹性材料制作,不易撕裂。皮肤下面埋设有发热线,以保证硅胶玩偶维持近似人体37度的体温。
考虑到买家偏好,工厂提供了30款高矮胖瘦的不同身型和超过260种相异的面孔,从而满足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客户依据喜好选取高度、发型和眼睛颜色。
对于这款能聊天对话的性爱机器人,刘江霞表示:“(她)不光是一个冷冰冰的玩具,更是生动形象化的伴侣。不完全是一个解决生理需求的性用品,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陪护。”
截至目前,金三道具公司生产的性爱机器人已售出20多个,因为没有实现量产,价格偏高,每个AI硅胶娃娃的价位在1万元以上。
▍语音技术有待突破
“你觉得你值多少钱?”刘江霞打趣地问道。
“按现在行情,50万上下。”“露西”对自己的“身价”回复得非常干脆。
“太贵了吧,我觉得你值两块钱而已。”
“小主人觉得好那就是最好的。”“露西”依旧保持她的讨人喜欢的属性。
性爱机器人“露西”语音对话功能的实现,背后依靠百度语音库的技术支持。百度语音库是免费智能语音开放平台,性爱机器人只需开机即可自动连网,接入语音库的端口。但因为技术不成熟,语音对话水平仍处在基础阶段。而且这款产品目前仅支持中文,到国外利用价值大大降低,只能使用离线语音,20个购买者也全是国内客户。
不完善的后台语音库,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上演对牛弹琴的尴尬场面。
“露西,小声一点。”
“那能做到一天一个吻吗?”机器人冒出一句暧昧的回答。不过,显然这也符合她的特殊身份。
“如果百度语音库没有创建这条回答她就不知道。”刘江霞解释说,但机器人具备记忆学习的功能,语音库根据不断出现的陌生问题予以完善补充。
她透露,公司下一步是将性爱机器人产品实现量产,并融入家居智能的附带功能,实现对家里的空调、窗帘、电视等设备的语音控制。
“硬件上,让娃娃动得更自然一点。软件方面,后台语音库不断丰富,顾客买去聊天更有趣。”刘江霞有想过把产品推向海外市场,但谷歌、亚马逊这些公司的后台语音库价格昂贵,并不像百度那样免费开放使用,如果量产不大也没有足够的资本去洽谈。
记者了解到,在广东深圳市也有一家专门生产性爱机器人的厂家,于去年年底推出一款取名为“菲菲”的机器人。据该公司网站资料称,该产品是国内首个进入量产的高智能仿真机器人,单个售价两万元上下。
公司经理陈国庆向记者表示,“菲菲”拥有中英文双语交流能力,支持广东话、四川话、东北话和陕西话四种方言。除了做到根据兴奋程度发声以外,讲故事、唱歌也在其本领范围之内。
相比金三道具依靠百度语音库提供技术支撑,陈国庆公司则拥有自己研发的语音服务器和控制系统,掌握全部源代码,而且可以向客户提供SDK开发包,支持二次开发。
提高对话能力,改进语音逼真度,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也是当前国内外性爱机器人厂家着力攻克的目标。
▍美女还是野兽
在所有性爱机器人商家的宣传中,“人工智能”和“精神需求”往往成为高调的招牌。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性爱机器人越来越被赋予人的丰富感情,关于未来性与爱的争议也随之而来。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著名性学家彭晓辉对记者分析说,现在人与人接触的关系几乎是一种陌生人的状态,人际关系逐渐松散,功利化加强,而情感因素在减少,个人生活中也要找一个替代物,随时随地可以任凭自己完全主导,而不需要使用很多成本和精力去调整关系。
对这一点的洞察,促成了厂家生产性爱机器人的动力。刘江霞极有自信地认为:“现在的人都很孤独,没人陪他聊天说话。对年纪大的人,如果能有一个人形娃娃陪在他身边,也是很好的一件事。”
对此,《未来性爱》一书的作者埃米莉•维特也表示,现代社会很多成年人都没有结婚,越来越多地一个人生活,而现代科技提供的各种服务可以帮助人们克服孤独。
但获得2014年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科幻爱情片《她》给出了另外一番图景。主人公西奥多结束一段爱情长跑后,爱上了名叫“萨曼莎”的电脑操作系统女声,“萨曼莎”让孤独的男主深陷其中,对现实的短暂逃避,西奥多收获了人机恋爱的愉快,但最终仍避免不了更长久的孤独与自我怀疑。
除了减少孤独,有性爱机器人的支持者甚至宣传,性爱机器人的使用可以降低性犯罪概率。
不过《英国医学杂志》一篇文章分析称,没有什么试验证据显示仿真性娃娃产业在减少性暴力方面带来实质的益处。过多地使用甚至会让一些人产生错觉,导致他们对真人麻木不仁以及在性问题上物化人的后果。
彭晓辉也同意上述结论。他认为,机器人应用和减少性暴力没有必然的因果逻辑,如果一个人可以随意地控制没有血肉的机器,意味着他可以虐待机器,在机器人那里养成的习惯可以投射到真人身上,反而加重暴力倾向。
“如果把和性爱机器人的接触作为一个主要的满足方式,个人的身心发展将会导入歧途。”彭晓辉说,性爱机器人只能作为人际所主导的性生活关系中的一个辅助手段,因为跟人交往的精神需求才是本位,机器人再怎么样有人的思维,能穷其技能讨好人,但问题是它毕竟只是没有血肉之躯的仿真品,无法满足人真正的精神需求。
作为生产者,刘江霞似乎也不看好性爱机器人的普及化。除了一般人无法负担的价格,“娃娃的后台数据全是靠人设计,成长的空间都是有人类在控制,娃娃始终是娃娃,不具备人的本能反应,始终超过不了人类,也取代不了人类的真实陪护。”
性爱机器人快速迭代升级,也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担忧。今年4月份,在BBC一部名为《性爱机器人与我们》的纪录片中,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计算机科学家诺尔•沙吉发出警告,称不断增加的性爱机器人将对社会造成损害。他表示,这些机器人会使性爱变得过于容易,使生活失去意义,甚至有可能完全改变人性。
“如果未来真的这样那很悲惨。” 埃米莉•维特说,现代科技理应为生活如虎添翼,而非取代人类的某部分生活。
【记者】项仙君
【实习生】杨柳
【校对】冯志坚
【作者】 项仙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