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v 游戏平台 游戏数据分析师:平台型vs业务型
整理:爱数据Knox
2020的游戏行业热度不断,国内手游农药和吃鸡日常上热搜,甚至内测许久LOL手游,外服开启当天挤爆服务器,3A大作黑悟空光是宣传片就登榜热搜数天,赛博朋克又是火的一塌糊涂。
除了想体验游戏,进游戏行业做数据分析师的你,这个岗位知道分几种类型吗?工作内容和侧重又有什么不同?短期内如何对自己工作进行规划吗?
本篇文章三度老师将详细介绍关于不同类型的游戏数据分析师的相关业务流程。
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快速的认识整个游戏行业大体的业务模式及流程,也会让大家简单了解,游戏数据分析师在项目中的定位以及如何为企业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对于游戏数据分析师,我们可以简单将其划分为以下几类:
平台游戏数据分析师
主要工作:BI后台建设,ETL计算逻辑设计、撰写,日常运营工作支持。
所需技能:SQL、EXCEL、、。
工作描述:这个就是我们比较常见的,传统的岗位,工作主要围绕着写SQL这件事儿进行。同时需要对离线计算(ETL)的逻辑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个人有幸参与了两次ETL计算设计,未来会单独拿出一整块的时间为大家讲解。
同样是写SQL,能明白ETL怎么算的,就能让你比别的写的更快更好。
衍生岗位:BI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
主要工作:BI平台建设,产品需求文档撰写,整体界面逻辑梳理。
所需技能:SQL、EXCEL、Axure(或同类产品)、熟知游戏业务场景。
工作描述:可以认为是中台分析师的一个衍生岗位,需要分析师明白整个平台从数据获取到数据展示的全部流程,对业务方所需要的常用数据指标及展现形式有非常深刻的理解。
这个岗位一般由在某公司担任多年中台分析师的同事担任,或有过同类经验的分析师转岗至此。当然也有其他同事担任这个岗位,但个人认为,只有在前线写过一两年SQL,与技术进行过明确讨论的有经验的分析师担当更为合适。
游戏业务数据分析师
主要工作:数据埋点、产出报告、模型搭建
所需技能:SQL、EXCEL、
工作描述:如果选择以这个岗位入行,很可能前两年你的工作就是所谓的大表哥的工作,但是决定你能否从大表哥转化成一个受到信任的游戏业务数据分析师,关键还是在于,你在做大表哥时,能从周围的运营同事中学到什么。
目前业务分析师很多是直接下派到运营组的,先期作为项目组的“取数工具”,后期可以做到优化项目组的业务流程,为运营提供不一样的数据展现视角。
综上,如果你选择了游戏数据分析师作为你的职业生涯起点,那么你的职业生涯的前三年一定逃不过写SQL和当大表哥,如何迅速的脱颖而出个人认为重中之重的是团队的整体能力。
之前有同学问过我,这个公司行不行,那个公司行不行。
我的回答基本都只有一个:是否可以在工作中快速成长,比较看重的是你的直接领导。如果你觉得你的直接上级,可能不是资深分析师,但对业务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无论他在什么公司,跟着他做肯定没错。如果你觉得你的领导本身就稀里糊涂的,指望招个分析师改变世界。那这类岗位请你远离。
介绍完了分析师的分类,接下来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不同岗位的工作流程,期望能帮助大家快速的进入到你的工作岗位,发光发热。
平台型与业务型工作内容区别
平台分析师工作内容
如果以平台分析师作为生涯的起点,那么进入一家新的公司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先期工作职责(大约1-2周):熟悉数据库结构,熟悉当组的工作内容,协助捞取数据。
熟悉工作后(大约3个月):逐渐了解ETL计算逻辑,查漏补缺,核验每天计算数据。
充分了解整个BI系统后(大约半年):针对目前系统版本的优化、根据业务方需求对BI产品及数据库进行需求迭代。提升离线计算以及实时计算的计算性能,建立技术模型(如利用基础的库拟合数据进行预测分析,利用的基础分类库进行分类模型的更新及迭代)。
对于平台分析师,我以最基础的底层数据字段优化、设计给大家做简单的分享国内和海外大体上有两套运营模式:
海外的获客方式主要以买量为主,全球发行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包含但不仅限于:多国家、多语言、多时区、多货币类型。为了满足以上的需求,对应的底层设计我们要留出对应的字段用于填充信息。
国内有多类的获客方式,联运渠道商务合作(比如华为、OPPO...)、内容渠道商务合作(主播、公众号...)、玩家渠道商务合作(工会、论坛)、买量(广点通、微信、穿山甲、其他DSP)等等。在字段设计上可以与海外逻辑复用。
基础的字段设计可以参考一下做法:
1、广告信息字段留四个及以上(广告商、代理商、素材组、广告名)
2、广告识别ID留1-2个(ADID等)
若游戏有出海需求可以额外添加以下内容:
1、地区、语种留出对应的字段;
2、时区切换,留出充足空间(比如多套0层逻辑实现多时区切换);
3、收入字段留2-3个(支付货币收入,折算美元收入,实际收入)。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服务器的type设置,用来区分内网、外网、测试服等等。
除了底层设计,中台分析师其他可能遇到的工作有:
1、
2、ETL数据库逻辑迭代、优化
3、对接平台研发,将业务方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数据需求
4、数据的校验
5、聚类、分类、回归模型迭代、更新
6、游戏打点设计,逻辑梳理
7、BI产品优化、逻辑梳理
...
可能遇到的重要工作流程
1、数据拟合迭代(多游戏通用模型)
需求方需求:需要在BI中提供LTV、ROI拟合模型曲线
流程:
平台分析师的模型,大体是通用模型,以求在新产品上线时,能为运营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2、ETL数据迭代
需求方需求:新增新的指标、维度,优化
流程:
ETL的迭代、更新需要反复测试,迭代后的逻辑应于之前逻辑基本统一或为原有逻辑的校正版本。
平台分析师对接人:业务方(产出需求),平台技术(需求落地)
我们可以认为平台数据分析师是运营和技术的桥梁,相比于运营,平台分析师更懂技术,相比于技术,平台分析师更懂业务。
底层的逻辑设计是平台分析师必修课。探索效率及灵活性的极致是每一位做数据平台的分析师必须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业务分析师工作内容
如果以业务分析师作为生涯起点,那么进入一家公司后,一般可以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先期工作职责(大约1-2周):熟悉目前公司主推游戏,了解数据库取数逻辑,熟悉当组的工作内容
熟悉工作后(大约3个月):逐渐支撑起组内的数据报告产出
充分了解公司运营情况后(大约半年):开始进行数据探索,探索数学模型及优化工作流程
在工作中,明确需求是所有工作的伊始,拆解需求转化为数据需求是业务分析师的基本操作。不同于平台分析师,业务分析师绝大多数拿到的数据都是经过处理的数据,但一般情况下,最好还是自己先进行简单的验证,确认数据没问题后再开始进行接下来的工作(一定要验证呀!)
对于业务分析师无论是主攻国内还是海外,最常见的工作就是对于功能、活动的数据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