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发什么期刊 为什么cell这个杂志可以和nature和science并称?
● 在生物领域,传统上最好的文章发Cell,其次是N/S。
当然近年来N/S的声望相比Cell在上升——除了唯二顶级综合性期刊的影响力,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它们取消了早年研究论文中长文()和短文(/)的区分,统一为长文,而即使近二十年前,一篇 扎实的工作量也非常逼近Cell,比的份量要重不少。这相当于大学砍掉了烂专业对录取分数线的影响。
● 在其它如物理等各个科学领域,一般来说最好的文章发N/S,其次是 ,再次是PRL等。
376|ISSUE 6589 | 8 APR 2022 物理学领域“重量级”封面文章:挑战标准模型
● 数学、计算机等方法论学科则有所不同,因为本来()就不是“”/ “” 的范畴(但一部分里程碑级别的工作、特别是AI突破也会作为应用技术突破发在N/S上)。
不过菲尔兹奖、图灵奖足以与诺奖并列,就是因为数学、计算机足够有影响力;而生物学也是如此——杂志的25个 中,16个是负责生物口各个方向的;每一期N/S中,生医领域论文的比例也是非常的高。
所以结合学科期刊平台的高度、以及学科在科学进展上的权重,C有资格与NS并称,而其它并不能。
BTW, 似乎说NS是浮夸的“科普杂志”的浮夸观点竟然流传是甚广。如果不是在跟风,还能对此言之凿凿就十分令人费解:
1. N/S的确有商业性质,发表了大量容易提高引用率的文章如基因组学,但这何尝不是同时也让优秀的文章增影响力的平台?不要动不动愤世嫉俗地蔑视商业化,正是商业化让科技在缔造现代文明的过程中也让自身的迅速迭代发展成为可能,所有最高雅的科学理论也都是在优渥富足的大环境中生成的。当然犹如所有的顶级机构固有的保守性,NS经常并不容易接受真正颠覆性的工作,虽然它们标榜自己追求major 。
2. 如果你的文章可以被N/S接受,还会有情怀地去投别的杂志?除非是 那种,一般人何苦为难自己。现在连最有传统、最讲格调的欧洲国家都深受N/S的冲击,PRL有一堆的教授也以发表 为荣。
3. 关于科普,连最好的物理学家都对其它小方向缺乏了解,开个学术会议提的问题不着边际,即使专业的科学家,一旦远离自己的领域,很容易变得荒谬不堪[]。我不知道一些人有什么底气认为N/S是科普杂志:即使门槛最低的生物学类论文,学生物的也不敢说自己能轻易看懂其它方向的工作,就算是想看看出去瞎吹恐怕也没谁有这个资本。
真希望认为NS是科普杂志的人,真的可以有水平通读、理解哪怕任何一期NS所有论文最基本的内容的能力。可是不会有,因为没有人可以做到,否则NS不会请那么多 来分管各个专业领域的来稿——而且他们也只是有初筛的能力,最终发表还是要各个领域的巨擘。难道科普的水平还需要世界最顶尖的科学家们来论定?简直滑天下之大稽[]。
有人想表演一下“科普”的话可以先聊聊前面封面文章有关的标准模型,再给大家从背景、方法、数据和研究意义等方便展开讲讲最新一期的 中的几篇文章:
反正我眼已经看花了……
这几篇还行?但是看到下面结构的论文……马上隔行如隔山
604 Issue 7905, 14 April 2022
,
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