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推广思维 品牌营销丨杨石头:一品三牌,铸就企业品牌资产!(DAY1)
导师简介
主讲:杨石头 现担任 group智立方品牌营销传播集群董事长兼CEO。英国全球品牌评级中国区评委。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IMC研究生班客座教授。中国杰出营销奖、金融营销奖等年度评委。
本文为创创股份·全球CEO·上海站《品牌营销》主题研讨会笔记。主讲老师杨石头先生
正文
要学习品牌营销,首先要讲明白什么是营销。
互动:假设现在是万人会场,你用30秒钟怎么介绍自己?
▷ 有效的传达,不是你在说话,而是你帮助别人记住你说的话。
▷ 有效的销售,你不是在卖东西,你是在帮助对方买东西。
你想说的、你能说的、你说出口的、别人听到的、别人理解的,中间都有巨大差距。所以怎样表达你自己,怎样精准的传达企业的品牌价值,都需要通过精巧的设计。
一、务实、精准、成效、系统、可持续的学习
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有效学习方式:
碎片化时代,颗粒化吸收,关键词记忆。大家的阅读习惯变了。阅读习惯从信息,到标题,到Key Word 关键词(屏阅读只记关键词)转变。
学习方式:
Data数据→信息→知识→洞察力→智慧→创新
学会星巴克为什么横着排队?
为什么麦当劳竖着排队?
竖着排队有焦虑感,咖啡厅不需要焦虑感。麦当劳是快餐,需要加速客人的点单。
有目的的娱乐、有感受的体验、有创造的学习
性格与习惯——思维与逻辑——技巧与方法
首席市场官CMO开始转变为首席增长官CGO
首席市场官和销售打交道,关注技巧和方法。
首席增长官更关注未来的增长空间,关注思维和逻辑。
战术是象棋,战略是围棋。做时间的朋友,短线的是买卖,长线的才是生意。
重要-紧急象限
产品、渠道、品牌、组织,怎么排序?
▷ 渠道(重要紧急,不可再生资源)
品牌上半身:文化、XX、XX
品牌下半身:渠道 产品 服务
▷ 品牌(重要不紧急,时间的朋友)
▷ 产品(紧急次重要)
▷ 组织(次紧急次重要)
▷ 做品牌实际上是往渠道、产品、组织上面落。
▷ 品牌是哲学(管理是科学)
无法回避的阶段论:脱离阶段谈发展,都是耍流氓
例子:日本选手跑马拉松的故事(小目标连成最后的总目标)
企业的阶段:
8个字:存亡 进退 取舍 得失
分为三个阶段:生存期→系统期→轨道期
也可以看做鼠狼虎龙4类。
鼠:生存第一。渠道+产品是重心
狼:虎口夺食。团队+系统是重心
虎:占山为王。品类+品牌是重心
龙:融资融智融资源。资本+资源是重心。
个人发展阶段:
士→兵→将→帅→王
两者结合:公司+员工
信息泛滥的时代,走心是唯一的技巧。
不能社交的产品,是没开光的佛。
简单颠覆复杂,感性超越理性。
男性思维是结果思维,女性思维是过程和体验。互联网时代是女性思维的时代。男性要向女性学习,要具备雌雄同体的能力。
所有的微信号文章,所有的内容传播,80%是情绪, 只有20%是内容。
二、打开立体思维,创造单点突破
我们将品牌营销,先建立思维结构模型。
立体营销模型:
定位理论是传统时代
互联网时代,必须加上对位和卡位。
左边:品牌策略,心智 能量 取势
右边:渠道策略,竞争 力量 优术
中间:产品策略
品牌营销,要回答几个问题:
我产品是什么形态?
针对什么样的人群?
解决什么样一个痛点?
带来什么样的价值?
大家平时往往直接跳到了最后一个问题,而忽略了前面。
未来四种商业角色:
资源型(如国家会展中心、中石化)
平台型(腾讯、今日头条、阿里)
产品型
人物型
产品与品牌的价值关联: 产品对应事实,而品牌关系对应品类关系。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务必将品牌和品类进行关联。只要品牌占住了品类,就占住了市场份额。
大多数人只能记住第一名,最多记住第二名。你第一个想起的,也就是你心智中的“品类第一”。
建立强关联:通过品牌、产品、人物,建立消费者心智中品牌与品类的强关联。
品牌品类化,寻找关键词。
举例:
手机→苹果
社交软件→微信
洗衣液→蓝月亮
打车软件→滴滴
……
心智储存的数量最多7个,现在3个,移动互联网时代,只有1个。
瓜子二手车VS人人车,谁能取胜?
反例:小狗吸尘器案例
吸尘器 选小狗 高颜值 大吸力
然而,会消费杨洋颜值的女性客群,就不太会是做家务的。而且消费颜值,也无法构成购买吸尘器的动力。
案例1:金典牛奶的超级单品策略
特仑苏开创高端牛奶品类,打广告用郎朗用红酒杯喝奶。
金典牛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从牧场原味的角度出发,打造100%原生态奶的概念。
怎样让用户感知到这种定位?原金色包装,改成绿色包装。原四款SKU,其中一款是。现在把有机的概念提取出来,放大到所有SKU。2011年新金典有机奶,全面登场。最后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成箱的牛奶比单包的好卖,而且最好卖的场景是在医院门口,比商超走量还大。消费者去看望病人,都乐意买上1箱100%有机的牛奶。
案例知识点:
1、定位和对位的运用。
2、品牌价值不是直接一个词丢出去。而是要拐个弯,让大家可认知。
比如石头老师说自己很严谨,大家很难感知。一说“从不迟到”,大家心里就有了一个具体的认知。我们做品牌的输出,要找到那个白球,去击打真正想要撬动的黑球。
案例2:仲景牌六味地黄丸
原本叫太圣牌,无法形成画面感和记忆。改名仲景,寓意名义孙仲景。再与伏牛山政府签订购药合同。宣传八百里伏牛山都是自己的药材原产地。最后打出口号,药材好,药才好。瞬间成为这个细分领域的第一。
5分钟练习:
介绍你的产品是什么形态,针对什么样的人群,解决什么痛点,带来什么价值。
学员:我的产品定位是25-35。
杨石头:要缩窄到5岁。
学员:我思考过。但是我的店铺要考虑生存。定位一旦缩窄,客户就少了。店铺活不下去。
杨石头:男人30岁前后是不一样的。30岁在焦虑,焦虑人生前半段没做好的,后半段想要获得的。35岁呢?青年意气散尽,但中年积淀还未够。你对一群人说话,没有温度。只有收窄,对着ta说话,ta能感受到品牌的温度。
我们做营销,一开始做窄,客户就能收到你的讯息,就愿意去分享, 去传播。最后营销触达的人群就能放大。
品牌营销路径:
左边高大上
右边抢逼围
左手创造意义,右手创造生意
举例:
奢侈品营销关键点(左手边)
1、建立品牌符号
2、明确迎合情感欲望
3、倡导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4、建立历史渊源的传承和品牌故事
5、建立顶级的品牌体验
6、构建核心产品结构
7、品质和工艺是最核心的优势
8、中西方文化交融
9、培育核心人群
10、有足够的战略耐心
成为品牌领袖后,如何延续未来?
1、与前卫艺术合作,制造产品新路线。例如 LV+日本前卫艺术家村上隆=限量产品
2、坚守核心价值。强强合作占领更广市场。例如 Apple一再将高科技和时尚结合创立“I”的生活方式。
3、并购经典品牌或技术,制造品牌结构多元化。例如 大众购买英国劳斯莱斯。
建议大家的品牌打法:
左边:先建立品类定位,别管是什么。匹配相应的对位人群,再去构建如何表达品牌。再打传播推广。
右边:先卡位。打透一个细分品类,然后占领渠道,再来打推广传播。
案例:宝马mini
人们在选择汽车的时候,更多是在选择一种生活态度。Mini 汽车的品牌营销抓住的是从车型到生活方式的转变。
Mini善于抓取:
1、社会事件
2、网络热点
3、时间节日
中国的品牌营销有一股强大的隐形力量,就是网络。为什么网络在中国这么火,因为这是唯一的属于平民老百姓的渠道/意见平台。
案例价值:
过去10年,中国汽车市场营销方式基本没有变过。新车上市基本三部曲——预热、全国上市试驾、经销商区域上市。
Mini的崛起是一个例证。
其品牌传播的步骤并没有变,但相对于固话的汽车营销模式,MINI更加重视对品牌内容的深挖、延展,和言之有物的传播。运用新媒体快速、直接的特点,MINI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吸引越来越多的品牌追随者,并转化为销售结果。
相比过去“高大全”的360度整合营销,低成本的新媒体有效缩短了品牌到达消费者的距离。每一天都充满机会,更贴近生活的365天新媒体营销传播正在帮助企业与消费者建立更快速的品牌体验。
补充案例:
▷ 高级服装定制,男装高定盛京贝尔,品牌名无法让人认知背后的品牌价值。改名英格兰先生,则一目了然。
▷ 餐饮品牌(宁波菜)竹林人家,增长停滞。改成老宁波1381,卡位潘金莲豆腐。每天都火爆。
▷ 定位:就是“心”
心智特征与品类划分
(用户的心智联想、关键词、品类是如何划分的)
▷ 对位:就是感
画面共感、情绪共振、观点共鸣
(用户对什么讯息感应强、感应弱)
▷ 卡位:就是知
知与道
(用户明确知道的购买理由是什么)
举例:
▷ 带瓜蒂的瓜,看上去更新鲜(其实都一样)
▷ 两堆一样的水果,一堆5元1斤,一堆7元1斤,会买7元的。因为潜意识觉得价格代表品质。
▷ 重的电饭锅内胆,给人品质感(其实技术在涂层)
消费者认知的就是对的,不要去争辩或试图改变,而是要去顺应消费者。
▷ 定位:心智特征
70、80、90、00后的不同特征(图)
对待不同心智特征的人群,沟通方式不同。
▷ 对位:
你的产品只是用户表达自己的工具。
你的产品满足了用户哪一个需求?
案例:
同样是二锅头,为什么红星二锅头没有江小白卖得好?
红星二锅头是站在品牌方,对消费者说话。如“把激情岁月喝进心里”。而江小白是说出消费者心里的话。
产品零售时代,品牌符号代表着阶级与身份。
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符号代表着品类与故事。
所有让人有感觉的就四种:
1、荷尔蒙(生理)
2、多巴胺(欢乐)
3、肾上腺素(刺激)
4、柏拉图(情怀)
服装人往往思考的是品类,但互联网时代,还有趣味和人情味。需要结合起来思考。
▷ 定位有心
A心智:品类第一,品牌第二
客户一定是先考虑要买什么品类,再来思考买什么品牌。
B品类的进化与分化
品类有两条路。一条是同一品类的不断升级优化。而另一条是寻找差异化,把自己定义成新的品类,跳出原来的竞争格局。
▷ 对位有感
A懂我比爱我更重要
知道用户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B形式感,让我喜欢
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表达,效果截然不同。
▷ 卡位有知
A说了我需要的、想要的
B独特点我还能复述
品牌打造路径
过去打造品牌的路径靠传播
现在品牌打造的路径靠播传
过去的手段是创意+媒介
现在的手段是内容+平台
而不是一个创意,全平台覆盖。
过去的渠道是 货X场X人
现在的渠道是 人X场X货
传播中的波浪矩阵
1、策略与创意
该阶段我们主要关注的是优质内容的创造。并努力让话题成为/赶上一个事件。
2、平台与内容
该阶段我们要找到合适的平台对内容进行推动。然后诱导公众对我们的内容产生兴趣,并自发的进行二次创造和传播。从而对公众进行一轮接一轮的持续刺激。让公关互动化。
3、数据库与营销
该阶段,我们主要关注全部渠道矩阵,全部声量、关注度汇聚到一起。从中找到品牌的粉丝。让品牌圈层化。
四个不能作对
1、别跟心智联想作对。这是人对品牌最直接的影响。
2、别跟技术趋势作对。
3、别跟潮流作对。
4、别跟年轻人作对。
思考:你用什么来创造用户的感知(注意不是告知)?
……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