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是如何发表的 读博**-聊聊我之前发表过的论文期刊
韭菜没有发表过几篇论文,不敢说什么论文发表经验,这里仅谈谈以前发表过的论文期刊,聊以消遣。
① Smart and (SMS)
SMS是英国IOP出版社的比较老牌的期刊,但中科院里仅为三区,其实它口碑很好,主要是传感器,智能材料,损伤识别等方向。审稿时间挺快,我当时是从投稿到一次小修到录用三个多月,两个审稿人,过程比较顺利。
② Smart and (SSS)
SSS期刊是韩国-Press 出版社的新锐,中科院从三区升到了二区,这个期刊主要是基于智能优化算法、深度学习的损伤识别,结构健康监测,新结构等方向,审稿周期长,我当时是从投稿一次小修到录用半年,三个审稿人,遇到了一个审稿人是熟人,所以录取的过程比较顺利。
③
是出版社众多期刊中的黑马,这个期刊现在名声很大,因为它发刊量大,现在一年大约有1000个了,其他的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的SCI发刊量一年不超过300,而且收录的研究范围很广,土木工程几乎所有的方向都可以。现在是中科院三区,我从投稿一次小修到录用大约两个多月时间,两个审稿人,过程比较顺利。
④ 振动与冲击
振动与冲击是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EI,主要是结构动力学领域,机器故障诊断,结构振动控制,结构损伤识别等,现在成了半月刊,发刊量比较大,口碑变差了,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录用的。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振动与冲击是个大水刊了,但从我投稿经验来看不是这样的,我从投稿到录用经历了两次修改,一个大修一个小修,大约半年时间,两个审稿人,审稿人还是很认真负责的,文章录用过程也比较艰难,如果论文没有多少创新性也难以录用。
⑤ 振动、测试与诊断
振动测试与诊断是南航主办的EI,主要是结构故障诊断,噪声处理,结构损伤识别等,双月刊,审稿周期在EI里面算比较快的,从投稿一次小修到录用大约四个多月时间,两个审稿人,过程比较顺利。振动测试与诊断因为发刊量少,现在出版的是两年前录用的文章,简直太坑了,因为两年之后才能刊出,我的科技创新奖也申请不到了,心疼本该属于我的1800块钱。
以上是我发表过的五篇论文期刊,还有一些期刊我也投稿过,被拒了我就没有放在这里介绍。发表在的论文还投稿过其他两个期刊都被拒稿了,其实这篇文章录用过程没有那么顺利。
我还发表过一篇中文论文,帮老师写的,属于那种花钱就能录用的,就不介绍了。还申请过两篇国家发明专利,至今没有授权,估计也没戏了,也不介绍了。
欢迎分享出来你的论文录用经历,可以发邮件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