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平台被黑怎么办不给取款 萌新指南|“听说大一新生最好骗了”
2022年6月,吴同学接到陌生电话,称其有一笔4000元的助学贷款发放,要求其到农村信用社按要求办理领取。吴同学按对方在电话里的引导进行操作,回复短信验证码,操作完成后发现银行卡里的钱被分两次转走,损失15000元。
ATM转账诈骗类
2022年7月,李同学接到陌生来电,对方称其申请的助学贷款已经批款,因为政策变化,已申请的贷款账户需要注销,可以补助3000元。对方让他到ATM进行相关操作,李同学在ATM机按嫌疑人指令输入一连串数字后钱被转走,损失元。
冒充学校老师诈骗类
张同学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接到了自称是学校老师的电话,对方向张同学核实了他通过非法渠道获取的个人信息,张同学放松了警惕,按照对方要求向某账户转入了一笔“学杂费”。
防范措施
常见诈骗手段:
通过短信的形式实施诈骗,以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已经到账为由,要求受害人输入验证码,进而实施诈骗。
谎称可以领取助学贷款,要求受害人提供银行卡号,以资金到账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页面进行操作,进而实施诈骗。
通过非法渠道,事先获取受害人详细资料,冒充其大学老师,进而实施精准诈骗。
收到此类短信或者是电话,千万不要转账,有疑问可以拨打学校资助管理中心的电话进行核实,不轻信对外公布的贷款群,不轻信转账要求。
04
校园贷诈骗
在步入大学,脱离父母管束后,有的同学们花钱不节制,导致钱包日益消瘦。这时, “校园贷”诈骗利用免抵押、低利息等所谓的优惠政策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从而走向危险深渊。超负荷的借款资金,个人难以承担后果。往年我们听闻大学生因网贷暴露个人信息、被逼跳楼自杀的行为更是警醒着我们不要参与网贷。
防范措施
提升自身的理财能力,在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内适度消费,不攀比、不盲目、不贪图小便宜,一定不要养成超前消费或借贷消费的习惯,发生钱财问题时应及时向老师和家长反映情况。
05
警惕网络刷单返现诈骗
很多学生利用周末找兼职,但不要轻信网络刷单,脱离实际的高回报工作更要谨慎对待,而且刷单本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凡是以刷单为名义的兼职,皆是诈骗!
兼职刷单诈骗中,诈骗分子先向学生发送链接,声称点击了其中的链接,购买商品成功后,货款会自动退还,还有返利提成。完成第一单购买任务后,学生受到约定的返利,诈骗分子并以此为诱饵,吸引学生购买更大金额的商品。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后,诈骗分子就会切断与学生的联系,就此消失。因为工作轻松,有收益,吸引到了不少大学生参与,许多大学生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被骗走了生活费,此类诈骗案件高发。
防范措施
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自我防范意识,任何要求垫资的兼职和刷单都是诈骗,不要有轻松赚大钱的心理,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网络刷单违法违规,不要因为小利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远离网络刷单,营造公平、公正、健康的网购环境。
06
套取个人隐私,乱开卡证,实施诈骗
“同学,学校要办理宿舍出入证,需要你的身份证。”很多同学的身份证就是这样被骗走的。还有部分骗子会冒充“老师”给学生们打电话或发短信,以助学金、缴纳生活费、校方返还学费等为名,让学生提供身份信息、卡号、密码等,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防范措施
遇到此类事件,首先不要盲目给对方身份证,而是要先求证该“老师”的真实身份。同时对套取个人信息的行为不盲目回复,要对自己的隐私严格保密。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对任何人都不要同时说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如遇欺诈行为可以先向辅导员求证。
07
骗取个人隐私
新生刚入学,大部分会购买校园卡。一些学生在非正规经销商处购买电话卡后,会接到一些诈骗电话或垃圾短信。
防范措施
对自己的隐私要严格保密,遇到此类事件要先向有关机构电话求证,遇到欺诈行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08
网购退款诈骗
骗子非法获取受害人网购信息,假扮客服,以订单丢失、商品缺货等理由“退款”,诱导受害人点击带有木马程序的链接,获取银行卡、支付宝账户、验证码等信息后盗取资金。
网络游戏诈骗
很多大学生喜欢通过玩网络游戏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犯罪分子也看准了网络游戏这个平台。他们冒充游戏玩家、异性玩家、游戏运营商等身份,以代练游戏角色、低价销售游戏金币、装备以及出售游戏账号等种种理由,吸引大学生玩家进行“注册”、“充值”、“购买”。这些交易一般是通过银行卡或是QQ、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没有任何担保和协议。而且,犯罪分子在收到转款后会立即消失,重归于茫茫人海。
二手交易平台诈骗
2022年3月18日,我校学生孟某到校园报警中心报案称,3月15日其想在闲鱼APP购买一部苹果11手机,在向某卖家了解型号及款式后,添加卖家微信好友进行砍价,17日上午加卖家支付宝好友转账1650元,并询问发货时间,后被卖家拉黑,孟某发现被骗于是报警,共计损失1650元。
冒充熟人,利用你的善良!
微信、QQ因其方便快捷,已成为学生与父母、朋友间最主要的联络方式之一。而犯罪分子也利用这一平台,采取盗号或仿冒身份注册账号等方法,冒充受害学生朋友与其聊天,继而以急需用钱等理由借款实施诈骗,或盗取学生微信、QQ号码以缴纳学费、生活费不足等理由诈骗学生家长。
防范措施
网络购物不存在订单丢失等情况,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系网站客服,陌生链接、二维码一律不点击、不扫描。不要沉迷于网游,购买网游装备、道具要通过官方渠道,不要相信来路不明的交易链接或私下交易。个人网购二手物品时,一定要在官方指定的沟通软件上聊天,并且不要轻易相信对方发送的改价链接。如果遭遇诈骗请及时拨打校园报警电话 并在平台上进行举报。如遇熟人借钱,应第一时间拨打语音或视频电话进行确认是否为本人。
09
真假“新生群”
去年开学季,九江市彭泽县一位学生家长接到一名冒充某大学学校老师的电话后,接受该老师以办理校园网的名义加入QQ群(校园网服务群)成为群成员,并在自称是该群老师的通知下交钱办理了一张校园卡,直到收到该校的官方短信通知,方知被骗。
防范措施
生活用品等尽量选择正规渠道进行购买,各学院官方新生群不会以任何费用为由发起线上收费活动,学费、住宿费的缴纳流程将由“重庆工程学院财务处”统一发布,若遇到收取费用的情况,保持高度警惕,先核实新生群的真实性。
10
出行诈骗
不法分子以“航班、列车因控制疫情、故障等被取消,办理退改签可获赔偿”为借口,或以“受疫情影响,快递滞留补偿”等为由,诱导受害人点击虚假网址,要求提供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取受害人银行卡中资金。
防范措施
1、验证信息真伪。拨打航空公司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或者直接登录正规订票APP进行查询。
2.、电话中提出要求转账,一律拒绝。
3.、购买机票应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机票代售点等正规途径,避免点击到钓鱼票务网站或虚假APP,造成经济损失。
“骗我?怎么可能!”
“我现在是大学生了,怎么可能被骗!”
如果你要是这样想
那就把骗子想得太简单了
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防骗秘籍
萌新们一定要“熟读并背诵”
反诈【灵魂7问】
1、刷单前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能赚钱的好事为啥能轮到你?
2、网恋前问问自己,人靓声甜的小姐姐,温柔帅气又有钱的小哥哥,为啥还需要网恋?
3、收到逮捕令时问问自己,抓人还要提前通知警察是不是觉得自己太闲,怕坏人跑路跑得不够快?
4、**聊前问问自己,自己的身材值不值得,美女与你“坦诚相见”?
5、网贷前问问自己,无抵押还免息,对方为啥不直接送钱给你?
6、点陌生链接前问问自己,查信息就查信息,为啥还要下载一堆东西?
7、理财前问问自己,战无不胜的投资大师为啥要苦口婆心帮助非亲非故的你?
【反诈“扪心9问”】
1、网恋的时候问问自己:肤白貌美的美女和帅气逼人的帅哥,为啥找不到对象,偏偏要在网上找你谈恋爱?
2、刷单的时候问问自己:动动手指就能致富的好事情,为啥那些比你聪明还辛苦工作的人不去做?
3、发验证码的时候问问自己:验证码就等同与银行取款密码,为啥你要把你的银行密码交给给别人?
4、网络投资前问问自己:那么高的回报率如果是真的,为什么银行还没有倒闭?
5、听到“安全账户”的时候问问自己:自己的钱放在你自己卡里安全,还是转到别人卡里安全?
6、接到退款电话的时候问问自己:是对方主动退款,为啥要你自己一大堆操作,到底谁主动?
7、陌生链接下载app的时候问问自己:你为什么要下载一个木马病毒到自己的手机?
8、“股神”带你理财的时候问问自己:他和你非亲非故,为什么要带你挣钱?
9、陌生人电话自称官方的时候问问自己:即使能说出你的准确信息,但他自己说自己是官方就真的是吗?
【九个一律】
刷单高额返点一律是骗局
网购一律找正规渠道
公检法来电汇款一律挂掉
网贷预付手续费一律不给
投资充值返现一律不信
弹出可疑链接一律不点
收到信息一律官方验证
索要验证码一律拒绝
退改签一律用官方途径
【十个不】
一、陌生电话不接!
二、不明链接不点!
三、冒充客服不信!
四、网络理财不做!
五、网络刷单不刷!
六、网络贷款 不贷!
七、冒充政法不信!
八、要验证码不给!
九、网恋交友不交!
十、有人要钱不转!
最后提醒大家下载【反诈神器】
“国家反诈中心”APP
反诈神器四大功能:
一是诈骗预警,对诈骗来电、短信、APP进行无感阻断;
二是我要举报,遇见疑似诈骗可以快速举报;
三是身份验真,对聊天对象身份进行辅助验证;
四是报案助手,被骗后第一时间在APP内报案。
骗人之心不能有 防人之心不可无
筑起防诈长城擦亮防诈慧眼
遇事三思思量而为
切实维护自身财产利益
过安全的大学生活
——双桥校区记者团出品——
文|樊玉婷
编辑|樊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