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 关于就业与创业的一些思考
近些年受国内外一些因素的影响,当前国内需求不足问题突出。要解决内需的问题,就得提高国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简单就是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就业是民生之本,让劳动者(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创造出商品,满足社会需求。劳动者也因此获得收入进而转变为消费者,如此才能良性循环促进发展。
当然,就业根本在经济发展,只有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才能增加就业岗位。如何平稳促进经济发展,之前提供过:。这次是从个人角度来说说关于就业与创业的一些问题。
从教育的角度出发,每年到高考报志愿或大学毕业季时,就业就会重新摆在千万学生的面前。先简单聊下报考志愿,学生报志愿时多少都会咨询下教师,这时候该如何指导学生也是有一定难度的,多数教师会建议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专业,比如兴趣或家庭情况,但这可能还不够。
近些年,国家大力发展新基建,“新基建”主要包含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七大高新科技领域领域。国家还有强基计划招生,个人报志愿的时候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这样以后的就业空间就大。综合来说,后续选专业就选技术含金量高些的专业,通俗点就是要偏理科(选科的时候也要考虑),一句话,要跟着国家战略走,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就业与创业”这话题现在是放在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法律与生活》里,是第三单元,包含第七课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与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老教材是放在《经济生活》里讲。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法治经济,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劳动者与创业者的权利与义务相关问题较突出。在《法律与生活》这模块讲就业与创业也应景。
一起看看第三单元的内容:
第七课 做个明白的劳动者
本课围绕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展开,介绍劳动关系的内涵与劳动法的基本原则,阐述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解释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说明劳动者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劳动法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作用,知道在遇到劳动争议时会合理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第八课自主创业与诚信经营
本课围绕与创业经营相关的法律制度展开,介绍与创业有关的企业登记、企业信息公示、税收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基本法律制度,其中包括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主要税种相关的法律、法规,强调创业者诚信经营、公平竞争、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学习本课有利于学生了解与企业创办经营相关的法律制度,学习如何做到守法诚信经营,明确作为消费者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进一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
综合探究企业创办之旅
综合探究是对第三单元的补充和拓展。教师围绕“企业创办之旅”这一主题,从模拟创办企业、模拟招聘应聘、模拟企业经营、分析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等角度,结合本地实际情况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设计和组织相应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企业创办的程序,了解公司法、劳动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规定在企业创办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在创业过程中的风险意识、诚信意识和守法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
那现实中就业与创业该如何选择?在就业与创业过程中要考虑哪些因素?笔者就此思考做2点简要分享(个人看法,用来讨论):
第一,大多数同学大学毕业后,不建议直接创业,先选择去公司或单位工作,磨练三年或五年,再择机创业。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在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情况下,创业的成功率会不高。所以就业与创业,一般同学还是就业为先(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就业时要注意些细节,在学校招聘会签约一般会签三方协议,报到后要按时签订劳动合同。签合同时要注意合同相关条款,没能按时签合同的,要保存工作相关凭证。正式上班后要关注自己的档案及社保缴纳情况。出社会去应聘,尤其是网络招聘要注意甄别公司信息,可以通过相关APP查询公司注册信息或多途径对公司进行深度了解!
在工作过程中,要维护好自己的劳动权利与积极履行劳动者的义务,这些在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劳动法律、法规中都有规定的。当劳动出现劳动争议时,按法定流程来处理,不能以“违法”的手段来维护自己合法的权利。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要先走劳动仲裁这法定程序。
第二,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结合自身情况,如果机会成熟,可以选择创业,但创业要记得是有风险的,需做好承担风险的准备。对普通人群来说,现在创业要从轻资产做起,就是要考虑成本,从低成本项目入手。
如果是学技术专业出身的同学选择创业,成长的概率可能会更大些。前些年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18年起,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不少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政策,专、精、特、新应该是年轻人创业思考的方向。
创业第一步,要想好创办什么样的经营主体,不同的经营主体后续承担责任是不同的。创业者可以采取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形式等形式。这些形式组织结构与承担的责任是有所不同的,公司制(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的组织结构严格,股东以认缴出资或认购股份承担有限责任,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组织结构简单,出资人对经营主体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普通个人创业首推个体工商户与有限责任公司,个体工商户注册手续相对简单经营场所也灵活,目前有些省份个体工商户可以升级为有限责任公司。想后续可以通过股份转让或变更股东等方式进行经营者的变更或过后,就可以直接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公司法是允许自然人注册一人独资公司的,在现实中,年轻一代创业选择有限责任公司这种形式数量越来越多,但要设计好公司组织结构,尤其是股权结构,结构设计不科学,后续如出现股东与股东之间的矛盾就会对公司发展有很大影响。特殊的场景,可以选择个人独资企业或合伙企业。
不论选择哪种形式来创业,都要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各地优化营商环境 不断提升市场活力,企业办理登记越来越方便。创办企业容易,如何经营才是关键。之前提供过:经营过程中要注册自己品牌商标,反对不正当竞争,广告宣传要遵守法律规定。依法纳税是经营者在塑造自身品牌过程主要的环节。比如注册有限责任公司,要有专门的报税人进行报税,按季度报税,没有销售额时也要进行零报税。创办者在初期要了解相关的税种,在企业创办初期,创业者有很多事情可能要亲历亲为,当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后,就要谋求科学结构化发展,塑造好企业特色文化。
选择必修2《法律与生活》第三单元就业与创业只是从理论上跟大家理一遍,现实可能会更复杂也更生动!总之,创业不易,不建议一毕业就创业,但创业可以更好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待到时机成熟,有一方面技术或资源在手,可以大胆按自己想法拼搏一回!
欢迎大家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