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电脑写文章 写作笔记:电脑和写作关系的几个片段
#我来唠家常#
梁东方
只一个键盘不顺手的问题就严重影响了写作的流畅和心情,甚至都不愿意写了,不愿意有什么想法了,因为有了想法就要表达,而表达就需要键盘顺手……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不断地持续地继续写,只有不停地写才有可能将新键盘写得顺了手。
长期写作,硬件的要求是基础。一台反应足够快的电脑不必说,一个键盘打字方便流畅不磕不绊好键盘也同样重要,一切都是为了让思绪有一个不被操作不便而梗阻的流畅工具。有一个好键盘,思想好像就有了翅膀,就可以近乎源源不断地从手指之间流淌出来,流淌到屏幕上,流淌到日常重复而不无乏味的生活之上去,让一切都变得有了那么一点点色彩和神奇。
听着播放软件随时播放的以前听过的歌曲和音乐,打开任意一个文件进去对过去写了现在又有了新的想法的笔记进行补充,写着写着就又会有新的想法,于是就赶紧再建立一个新的文件将这刚刚蹦出来的想法留下;概念、想象、回忆、评说,不管是什么都可以一一变成文字,让生命之流里来不及回味的东西或者几乎没有可能做更多体验的东西在这样的写作里变得可以再次被抚摸、可以斗胆触及,在不经意就让有缺陷的生命逐渐走向了圆融丰满……
这样自由松散又兴趣充沛地写作,是没有压力的,是绝对松弛的,也是绝对享受的。这个状态基本上和小时候自己面对那属于自己的抽屉里的烟盒和小石头子发呆一样的默默玩耍状态是一样的,不知不觉中就能将生命中的时间平滑而愉悦地度过去,度过去就有了一种似乎自己的理智都不能承认的成功感。因为这样的成功感似乎是基于生命中的时间太过漫长、太过乏味需要找属于自己的方式来打发的判定。
必须给电脑前面坐下来面对屏幕的时间,这个时间里还不能有网络,不能浏览任何别的东西,只是一味地书写;必须要有这样的时间,感受才能经常被细致地捕捉到并**下来,否则就一定会流失。既要有感受,并且及时**到小本子上,还要有充分的时间去面对电脑,将感受和**消化以后转化到屏幕上去。这是**日常感受的写作状态中的几个必须条件。
在郊外的家,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干扰和转移,任何时间段都可以心无旁骛,任何时间段都足够安静;这里没有在旧家里形成的固定的时间使用格式,不必在乎什么时间一定要做什么事情的陈规,往往就能经常达成以上的诸多条件,让日常生活里的感受或者读书思考的心得及时地在第一时间就转化成了屏幕上的文字。这是新家让自己格外喜欢的一个重要原因。
好像不是自己的电脑,不是自己的键盘,不是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是自己习惯的角度写作就不能达到原来那样的得心应手,就没有那样的绝对从容和绝对安详。最重要的是,缺少那时候的那种思绪的自由和任意飞翔起来的自由自在——在那样的自由自在里,手指上才会随着思绪任意而为率性而为,写出最洞透的文字来。
在自己家里的电脑前,坐的时间长了,慢慢地就可以找回原来那种感触多多书写源源不断的好状态来。天天上班,的确是对人的整体状态的严重破坏。它是时间碎片化,使人的思维也跟着碎片化,写作就更其碎片化了。如果不是有顽强的意志,不是有一以贯之的长篇写作的策动,就很难将所有零碎的时间都充分地系统地利用起来。
电脑写作使人的思绪,稍纵即逝的思绪得以被一一捕捉固定。面对一个打开的文件,尽情地书写,将头脑的旮旯里就要沉淀下去就要熄灭的一闪念,重新拽出来,形成稳定的文字。这对人来说几乎是一种治疗,是一种与上帝对话一样的莫大人生安慰。
电脑开着,有时间就可以坐过来,坐在电脑前面,将头脑里一时的闪念**下来,将生活中有感觉的话和观察**下来。这样度过时间,就再不会枯燥,再不会在离开了自己家里以后的别的地方的那种所谓难耐难熬的状态。所以以后只要有可能,在出门的时候还是要尽量带着电脑,带着键盘。
误删除了电脑里的一些东西,大约有一周左右的自己写的东西。发现重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原来的痕迹,要想彻底将原来的文章的边边角角都找回来是绝对不可能了,即使是小本上有线索,时过境迁以后也没有了写作的兴趣,完全是为了补而补,补上了文字也没有了那种水汽氤氲的感觉,很干燥。丢了就是永远地丢了。
文字实在是特殊情境下的产物,过去了就过去了,写作的状态,针对某一件事情、某一个场面、某一种感觉而来的写作的情绪,都是一过性的。写完以后自己无论如何也都不愿意再重复。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它在产生的当时就已经是值得珍惜的,应该尽量平静和稳定,尽量把要说的话,可能说出来的话,都写出来。
某次旅行,一个收获是彻底放弃了电脑写作。没有再摸过键盘,没有面对电脑屏幕,没有再进行文章写作。这是与平常生活完全相反的状态,也正是旅行带来的改变之一种:只用笔在小本子上书写。
这是被动远离电脑的时候,还有时候,明明电脑就在手边,键盘上的灯也亮着,但是就是不想把双手放上去,不想打字,只想在小本上用钢笔写下一串串的字符。那种传统书写的乐趣,与打字的乐趣是不同的,连形式上也格外充满了个人的痕迹,虽然那些痕迹远没有电脑屏幕上标准化的字体清晰流畅。
感觉自己写的字好看,这种体验在一个写字不好的人来说,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经历。但是今天用钢笔写下这些字行的时候,竟然真有了这样的美好感觉。当然,这也许仅仅是自己的错觉,在他人的眼光里,在用一种哪怕是平均主义的对好字的评判标准里,我的这些钢笔字也依然不入流,但是自己写着的时候自己还觉着满意,自己的满意让自己愿意写下去,也就算是登堂入室到了第一个阶段了。否则自己看着都别扭,就很难一直写下去了,更何谈兴致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