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款权不能兑换黄金 世界黄金百年沉浮与大事记
点击∆蓝字关注后,点击右上角“…”,把宝创协设为星标
加入全微信最有趣有想法的珠宝人聚集地
黄金市场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的市场。自布雷顿森林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解体之后,黄金价格不再与美元挂钩,而是由市场来决定。21世纪以来,黄金价格发生了剧烈的波动。最高价格出现在2011年9月,达到1915美元/盎司,2014年11月下跌到近期新低的1130美元/盎司,跌幅超过40%。每次黄金的重大涨跌都受到一定国际事件驱动的影响, 如经济基本面的变化 , 重大地缘政治事件 , 经济危机等 。相反 , 仅仅受黄金生产和消费的供需因素主导的价格趋势较为少见 。本文将就近百年来其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作为节点,对黄金价格变化进行介绍。
一、百年沉浮——从金本位到石油美元
(一)、金本位时代(1870-1914)
金本位最早始于十八世纪早期,盛行于十九世纪中后期。1717年,作为英国皇家铸币局局长的艾萨克牛顿规定了货币的含金量为3.17英镑10.5便士。最典型的金本位时代是1870-1914年。自1880年一直到1910年,黄金价格基本维持在每盎司4.25英镑。与普罗大众印象相反的是,黄金,或者说金币,并不是商业中的直接交换媒介,人们大多数是使用银行券交易。
这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官方市场 , 因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 , 世界上只有英国伦敦黄金市场是唯一的国际性市场 。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严重地冲击了金本位制 。
(二)、金本位的变种——金汇兑本位制(1925-1929)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政府无力恢复典型的金本位制,均抛弃了金本位制,大肆印发货币以支付军费开支,结果是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战后各国意识到需要一个“货币锚”来应对汇率波动,金汇兑本位制应运而生。
实行对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与某一实行金币本位制或金汇本位制国家(主要是美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的货币保持一定的固定价比,并将本国的黄金外汇储备移存挂钩国家的中央银行,通过市场买卖维持固定价比。国内流通的货币是银行券,银行券不能直接兑换成金币或金块,只能兑换成能换成黄金的外国货币。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金汇兑本位制(1944-1971)
1944年7月,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各战胜国开始考虑建立战后世界经济新秩序,44国政府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并签订了以美国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议》,这标志着美元代替英镑,成为黄金等价物,全球以美元为中心的金汇兑本位制正式建立。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 , 黄金事实上也实行固定价格制。建立起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最主要储备货币的国际储备体系。美元直接与黄金挂钩,其他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协议规定1美元含金量为0.克,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及1英镑等于4.03美元,并规定了各种货币的浮动幅度。如金价波动过大 , 各国央行有义务进行干预 , 所以黄金的价格及流动都仍受到较严格的控制 , 各国禁止居民自由买卖黄金 , 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
(四)、美元与黄金脱钩——石油美元的崛起(1976-今)
20世纪6、70年代,美国深陷越战泥潭,财政赤字巨大,国际收支恶化,各国纷纷抛售美元抢购黄金,美国黄金储备急剧减少。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总统宣布停止履行外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的义务,至此布雷顿森林体系土崩瓦解,就此终止。在随后的4年间,黄金价格从官方对价的35美元/盎司飙涨至183美元/盎司。
1974年,美国与沙特达成一项“不可动摇”的协议:美国为沙特提供军火和军事保护,维持沙特皇室的长久地位,代价是所有的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沙特利用其OPEC中最大产油国的地位,使得其他产油国也采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的结算。于是世界所有石油进口国必须囤积美元以购买石油,暂时留存的美元以购买美国国债的形式回流美国。产油国也迅速积累了大量美元,这些美元被称为“石油美元”。石油美元在欧洲和美国的金融市场中不断流转,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一只金融力量。
1976年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召开会议,并通过的 《牙买加协议 》 及两年后对协议的修改方案 ,实行了浮动汇率的改革、推行黄金非货币化、增强了特别提款权的作用。石油美元贸易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削弱了黄金作为国际货币的作用。但是脱离美元的黄金,价格终于可以不受束缚的上涨,自此黄金价格开始进行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共同主导下的走势。
1978年国际货币组织正式确定了黄金非货币化 ,标志是《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修正方案的通过。国际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 , 使黄金成为了可以自由拥有和自由买卖的商品 , 其流动性大大增强 , 黄金交易规模增加 , 为黄金市场的发育、发展提供了现实的经济环境,市场走势也由此不断波动。
但黄金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并没有完全退出金融领域 , 当今黄金仍作为一种公认的金融资产活跃在投资领域 , 充当国家或个人的储备资产 。
二、黄金大事记:
1933年,美国6102号总统令禁止美国公民在全球拥有并交易黄金(除了一些珠宝商和金币收藏公司)。
1934年1月30日,美国黄金储备法案(Gold Act)要求美联储所有的黄金上缴美国财政部,要求私人拥有的黄金以35美元/盎司售卖给国库。此后38年,黄金被固定于35美元/盎司。
1964年4月24日,美国黄金禁令放松,允许个人投资者拥有黄金权证。
1967年11月18日,英镑在战后第二次贬值;1968年3月17日,“黄金总汇”解体。
1971年8月1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发表电视讲话,关闭黄金窗口,停止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持有美元前来兑换黄金。美元挣脱黄金的牢狱,自由浮动于外汇市场。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震惊世界,东西方两个长期敌对的国家外交关系开始正常化。伦敦市场的金价从1盎司46美元/盎司涨到64美元/盎司。
1973年,金价冲破100美元。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和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造成了两次石油危机,对世界造成了极大冲击,通胀高企、经济衰退,牙买加协议应运而生,黄金非货币化,浮动汇率机制合法化。
1975年,美国人被允许自由拥有并交易黄金。1974年到1977年,金价在130美元/盎司到180美元/盎司之间波动。
1978年,原油飙涨达一桶30美元,金价涨到244美元/盎司。
1979年,金价涨到500美元/盎司。10月,美国通胀率冲破12%。11月发生了伊朗挟持美国人质事件,12月前苏联入侵阿富汗。国际死局的不稳导致黄金价格暴涨。
1980年元月的头两个交易日,金价达到634美元/盎司,美国财长米勒宣布财政部不再出售黄金,之后不到30分钟金价大涨30美元达715美元/盎司,元月21日创850美元/盎司新高。美国总统卡特不得不出来打压金市,表示一定会不惜任何代价来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当天收盘时金价下跌了50美元/盎司。
1980年2月22日,金价重挫145美元/盎司。当代首次黄金大牛市宣告结束,时间长达12年。金价从1968年的35美元/盎司涨到1980年的850美元/盎司的12年间,每年有30%的获利率。
1981年,金价每盎司的盘势峰顶是599美元/盎司。到了1985年,盘势降到 300美元/盎司左右徘徊。1987年,美国股市崩盘后,黄金价格触及486美元/盎司的高点后便一路下滑。
1989年2月1日,金价从1980年1月20日的历史高位850美元/盎司计,到 1988年年底,美元金价已跌去52%。在这十年内,美国的通胀率升幅共达90%,以低通胀率见称的日本也在20%的水平。
1989年11月15日,金价从9月中旬的350美元/盎司回升至11月14日的391.5美元/盎司收市,两个月升幅达11%。
1989年12月9日,金价在11月27日见427美元/盎司之后,市上传出苏联大量抛售黄金的消息,令市场价格大幅波动。
1990年5月24日,市场出现18.7吨(每吨为二万七千盎司)黄金的沽盘,是美国清盘官将最近申请破产的储贷银行及财务公司所持黄金集中推出套现,金价大跌,推低至360美元/盎司。
1990年9月5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金价从370美元反弹至417美元/盎司,又往下打回383美元/盎司。
1996年2月5,金价一度升至418.5美元/盎司,打破了1993年创出的前期高点409美元/盎司。
1999年7年6日,英格兰银行以261美元/盎司的价格售出25吨黄金,消息宣布后金价随即跌破260美元/盎司,8月26日,金价跌至251.9美元/盎司,创下近20年新低。
之后黄金价格在底部横盘两年后 , 一直到2001年美国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 , 美元再次开始贬值 , 黄金重新步入上升趋势 。
2006年5月12日,金价触及阶段性顶部730美元/盎司。
2007年 , 美国不良房贷的房屋拍卖率比2006年大幅上升 , 次级债危机开始浮出水面 ,蔓延到全球形成了经济危机,在次贷危机影响下黄金价格加速上行。
2008年3月,黄金价格触及了1032美元/盎司 , 涨幅为56% 。然而次贷危机越演越烈,房地美和房利美被政府接管,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被迫倒闭,全球资本市场地震。股市暴跌、大宗商品市场暴跌、国际油价从100my/桶暴跌至30美元多/桶,国际金价也从1000美元/盎司上方跌至680美元/盎司附近。随后,从2008年10月份到2011年9月份,黄金开启三年大牛市,从700美元升至1920美元/盎司,涨幅170%。
2010年11月美联储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货币政策,至2011年6月结束,规模达到6000亿美元。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和欧洲债务危机的避险需求推动下,国际黄金价格从1386美元/盎司上涨至1574美元/盎司历史高点。
2011年2月利比亚战争爆发,同年8月5日,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宣布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评级展望为负面,这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评级,随之黄金价格展开了最猛烈攻势,在短短的20个交易日内黄金价格已经来到了历史峰值1920美元/盎司区域。
2013年10月1日,当美国未能就预算案达成一致时,政府非核心部门关门,金价下跌。而当10月17日,参议院达成协议以及次年2月11日,提高政府债务上限后,金价出现了反弹。
2014年黄金价格也是持续地位,全年下跌1.79%,维持低位运行。
2015年初,黄金价格出现短期上涨,然而仍是低位走势。
2015年底,美联储真实加息预期落地,利空出尽,国际黄金也在创下了每盎司1046美元的低点后开始逐步走强,但上涨趋势一直未能确立,维持着每盎司1150美元至每盎司1380美元/盎司区间宽幅振荡的格局。
2016年,受美国经济衰退、负利率环境、美国总统大选、美联储加息、英国脱欧等事件影响,黄金开始出现强势上涨。
2017年,黄金也迎来了自2010年来表现最好的一年,创下7年以来的最大年涨幅。2017年最后一个交易日中,黄金触及1307美元/盎司。
2019年6月20日,美联储主席在FOMC会后声明中表示,在有需要的情况下,美联储或在年内降息。有关声明引发了黄金及股市的急升,金价突破过去5年的重要阻力,并升破1530美元/盎司的位置,很快便回落,之后再也没有触及该水平。近几日,金价在创下了6年来的新高后一直保持在每盎司1400美元上方,而且开始继续走高。截至发稿前,国际金价在每盎司1510美元/盎司区间巨幅振荡。
……
接下来金价走向,还需进一步看局势如何,对此您怎么看?
或许,2019年的黄金市场,机遇和挑战并存。
本文部分参考资料:
姚琳娜. 影响黄金价格的因素分析[D]. 山东大学,2015.
高峻行.中国跨市场黄金投资分析[D].复旦大学,2009
民生证券研究院.全面考察黄金的前世今生,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