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农取款服务点存在的问题 寿光农行“四措”并举 扎实开展助农取款工作
为探索服务“三农”有效模式,推进“三农”金融服务战略转型和工作重心调整,潍坊农行寿光支行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要求,以发展电子银行业务为突破口,大力布放自助设备、转账电话等电子机具,发展金融服务站,积极开展助农取款建设,取得了令政府、群众满意的效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助农取款工作顺利进行。为保障助农取款建设规划的顺利实施,该行成立了由行长为组长,分管行长为副组长,公司业务部、个人金融部、个贷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个人金融部,个人金融部总经理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助农取款业务的组织、协调、督导、通报等工作,为全行助农取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快电子渠道建设,提供助农取款的良好环境。寿光支行农村区域电子设备、电子银行产品的的大规模建设,促进“新农保”等三农代理新农保业务的快速发展。2009年9月,寿光支行取得了寿光市独家代理新农保资格,到2012年2月末,该行以惠农卡为载体,已为全市15.1万新农保参保农民发放27个月的养老金17575万元,为43.8万人收取养老金2.38亿元。为尽快兑付养老金,减轻新农保业务带来的柜台压力,该行积极采取措施,创新服务模式,配备电子设备,营销推广电子产品,已在全辖营业网点安装ATM和自动存取款一体机66台,自助终端25台,点均达到了3.8台,成为寿光市自助设备最多的金融机构。同时为农户办理2.7万个短信通、3.8万户个人网上银行、1.1万户手机银行、3800多部转账电话、3.1万个电话银行,大大改善了农村的用卡环境,方便了农户的现金交易。
三、加大服务站建设力度,提升助农取款服务范围。为进一步优化助农取款结算环境,为农民提供就近结算服务,该行利用转账电话等支付工具,着力加强“电子化金融服务站”建设:一是在每个村选择了一家以上农资超市或日用百货商店,发展成为“三农金融服务站”,负责对村民的信息发布、卡余额查询、转账结算、消费、小额取款等,这样的服务站目前已经建了895个。二是在每个村委办公室设立“新农保定点服务站”,主要有代理新农保发放收缴、小额取款等功能,由各村文书兼任“新农保”协理员,这样的服务站目前已经建了359个。三是在村级卫生室设立“新农合定点服务站”,方便村民在看病就医时用惠农卡上的资金刷卡结算,这样的服务站目前已经建了20个。2010年以来,该行服务站发生助农取款笔,取款金额4461万元。
四、大力普及助农取款金融知识,保障助农取款业务的顺利开展。规范操作是确保新农保业务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一是加强“三农服务站”的管理。出台了《寿光市支行三农服务站考核管理办法》,从数量配置、人员管理、业务量考核、业务投诉、挂牌等方面进行了严格规范,并列入营业网点绩效考核,增加了营业网点建站管站的积极性。该行“三农服务站”代理人一般由村文书、超市(商店、卫生所)负责人兼任,与该行签订《服务合同》,对于双方的权利义务、农行的服务内容、风险提示等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二是加强对参保农户的宣传教育。该行于2010年5月份印刷了15万张《致全市新型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一封信》,信中详细介绍了新农保参保知识、持卡用卡须知,做到参保农民人手一份。同时,与寿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在寿光日报刊发《寿光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及惠农卡知识问答》,对惠农卡的保管、使用等知识进行了详细介绍。该行还通过悬挂转账电话使用流程版面、三农服务站管理员上门服务等方式,引导持卡人正确使用转账电话,妥善保管惠农卡密码,防范参保农民用卡风险。三是加强网点相关业务的管理。网点作为三农服务和助农取款的重要窗口,在办理新农保业务中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作用。对于进入网点柜台、自助银行服务区办理业务的新农保客户,通过营业人员及大堂经理积极引导,认真讲解惠农卡的使用知识及操作方法,使客户做到能够用自助设施办理查询和存取款业务。对文化素质较高、有条件的客户,由网点员工积极动员其办理短信通、网上银行等产品,最大限度地分流柜台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