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小说 好热啊~好热啊~但这本书里竟藏着冰天雪地
明明还不到三伏天
但点心君快被热化了
今天我要带各位小朋友
躲进绘本的世界里
找一个清凉的地儿
快看!
下雪啦!
嘶~
雪好凉啊!
咦?雪地里竟然有一本书
我们来看看它讲了什么
封面上,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一只小鸟立在电线上,它好像怕吵到什么一样,屏住了呼吸望着前方。
前边有什么呢?一只驼鹿在雪夜中前行,孤单又寂静。
它独自走过黑暗中的高楼、站满麻雀的电线杆和白雪皑皑的旷野,终于在汽车都慢下来的公路上和同伴汇合。
而这一切都是在万籁俱静的雪夜中发生的,天上没有飘的声音,地上没有落的声音,鸟儿没有声音,狗儿没有声音,汽车都开得小心了,忘记了声音。
下雪天的时候真的没有声音吗?
你听,熟睡的雪橇犬微微的鼾声!
你听,企鹅们窃窃私语的交谈声!
你听,驼鹿们穿过城市,翻过长城在说着什么?
“下雪了!”“雪好大!”“好美啊!”“好冷啊!”渐渐地,所有人都听到了这声音,开始享受这一个美丽的雪夜。
大家惊叹的声音好大啊,好像已经为这一刻忍耐了许久。
就连封面上那只冷静旁观的小鸟,都忍不住振翅高飞,歌颂雪的洁白、轻灵与曼妙。
原来下雪天的声音这么大!
原来下雪天的声音这么多!
原来下雪天的声音这么动听!
诗意盎然的文字
梅子涵 著
【俄】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 绘
《下雪天的声音》是一本童诗绘本,文字出自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老师之手,一起来欣赏这首诗歌吧。
▲ 由上海康宁科技实验小学语文老师朱雯婷朗读
▲ 烟嗓正太小豆包友情献声
《下雪天的声音》是一首非常耐人寻味的诗。“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而下雪天的声音就是这样的,是最大最美的声音。下雨天我们会听到淅淅沥沥的声音,会听到雨点掉在屋檐上、打在窗玻璃上的声音,可是下雪的时候天地却是安静的,最大最美的声音我们的耳朵听不见,但一个心灵丰富的人是可以用心灵去倾听的。而绘者不仅展现了诗歌的真实,他给予了我们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是一种幸运的遇见。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 殷健灵
“诗歌常常是写别人看不见的东西,但常常又是别人看得见的东西。总说落雪无声,但有一天,我忽然想到下雪天也是有声音的。”《下雪天的声音》就诞生于这灵感迸发的刹那。
梅老师的文字诗意盎然,在朗朗上口的反复吟诵中,写出雪的灵动与轻快。世上万物都为这洁白与飘逸所震撼,与它浑然一体,变得小心翼翼,生怕打扰这美丽,最后终于难以抑制心中的激荡,喊出声来“下雪啦!”一场欢畅的雪中之旅开始了,打雪仗或是堆雪人,你要加入哪个阵营呢?
轻盈灵动的画面
在寻找这本书的绘者时,伊戈尔是我脑中想到的第一个人,他身处地球北端的俄罗斯,对冬天的理解和感受一定与众不同,他那诗意的绘画风格也与这首诗歌十分契合。果然,伊戈尔的每一幅画都把“声音”画了出来,他用图像让我们读懂这首诗,感受到诗歌的力量。
——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 颜小鹂
《下雪天的声音》的插画作者是俄罗斯插画大师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他在新作《下雪天的声音》中挣脱文字的束缚,用细腻唯美的画面传达了雪这一平凡意象的美妙与动人。
伊戈尔的画中,天地之间一切都被笼罩在飞舞的雪花之间,但在雪花之间,我们能看到很多细节:驼鹿、鸟儿、狗儿、人群、高楼、丘陵、轮船、剧院、信号接收塔、长城、尖塔、立交桥……他把下雪时所有的声音都画出来了。
伊戈尔多采用水粉干湿画法相结合的方式绘画,这次他对湿画法的使用非常克制,几乎用干画法完成了全部画面的表达,展现了他炉火纯青的粉彩绘画技法。
作品中驼鹿、飞机、长城、桥、塔等意象繁多,但景虽杂而不乱,处理得统一稳定。又通过色彩、明暗、虚实、远近等各种对比,增加画面的流动感、凸显出雪的轻盈与唯美。
《下雪天的声音》是一部跨越国际的合力之作,作家梅子涵与画家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他们一个来自中国南方,一个来自于地球最北端的俄罗斯,合作起来毫无障碍,携手共同描绘了一个关于冬天、关于冰雪的诗意世界,给予读者更加广阔的天地和想象空间。
这唯美的冰雪世界,送来阵阵清凉,沁人心脾。它不只是下雪天的读物,也是夏日的解暑神器。
梅子涵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儿童文学阅读推广人,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教授、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理事。出版有《女儿的故事》《戴小桥和他的哥们儿》等,另外还撰写了《儿童小说叙事式论》《阅读儿童文学》等多部理论著作。
伊戈尔·奥列伊尼科夫
1953年生于莫斯科。从莫斯科化工大学毕业之后,他一直致力于动画制作与童书插画的工作,认真地为每本故事构思别出心裁的人物造型与场景。他的作品曾入选意大利博洛尼亚童书展插画展,曾荣获莫斯科国际书展“年度最佳选书”,代表作有《夜莺》《十二生肖谁第一》《熊梦蝶 蝶梦熊》《斗年兽》和《布莱梅乐队》等等。2018年3月,获得2018年度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