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在哪里可以推广 2016,敢问微商路在何方?
小储(天方燕谈核心作者)
微信朋友圈里有位自称为我粉儿的仁兄,特特拜托我写篇解析微商的文章。承蒙信任,本姑娘虽然没有急急动笔,但却不敢轻慢。人生能有几多粉儿?留取丹心照微信!现于春节前将文章呈上,以表对粉儿兄的不负之意,也作为节前送给对微商感兴趣的读者朋友的一份薄礼吧。
一、微商谱系起源
有人说,微商的概念应该覆盖所有的移动电商。这是一种很大气的归类法,实际上也不无道理。
移动电商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传统电商布局移动端(各种手机平台开店,如APP或LBS)的结果。
传统电商拥抱移动端是生存之大趋势,而微信目前是移动端通讯APP中的流量之王,所以最终绝大多数的手机商铺都要取道微信朋友圈或微信社群进行推广导流。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移动电商都可算是微商。
而狭义的“微商”,是指移动电商大军的一个分支,之所以番号姓“微”,是因为微博和微信应用先后火爆,让这些聪明人从中嗅到了营销商机,看到了低门槛、大流量、零成本、易操作等红利,于是纷纷进驻投靠,以星火燎原的速度,短短几年时间发展成数千万左右的“微家军”。
微商的基因还不错。
微商之所以在前两年能呈爆发式的野蛮生长,是因为血液里流淌着主流社交平台微博和微信供给的充足养分。因为腾讯微博比新浪要早,微信又是腾讯怪杰张小龙的杰作,所以如果从催生起源的角度,说微商是腾讯家族的孩子并不为过,至少属于腾讯无心插柳的结果吧。
确切滴说,微商起源于微博时代的达人代购和推荐晒单。移动互联实现后,微信作为坐拥6亿活跃用户的超级APP,更是让正当繁育期的微商们掀起一阵阵高潮,催生出更多新生代。
在微博中,大V与达人还在继续作商业推荐,可微信却带来了更加多元、更加直接的路径抵达用户,使微商们得以拣选更加适合自己的渠道、根据自身条件做出个性化布局。
二、微商渠道的构成
如果你觉得在朋友圈刷屏便是微商们最常用的营销手段,那么你把微商整体想得过于简单粗暴了。
常见的微商渠道如下:
* 公众号:主要通过微信订阅号和服务号进行营销,如韩束化妆品。公众号是目前腾讯开发比较完善的微信平台应用账号,与QQ账号互通。通过公众号,商家可在微信平台上实现与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的全方位沟通、互动 ,是目前主流的线上线下微信互动营销方式。
* 微信朋友圈:部分个体兼职微商把朋友圈当作营销主要阵地,而不只是导流工具。
这部分微商以海外代购、品牌代理为主,以微信朋友圈为主要营销渠道,每天呈规律性定时向朋友圈发送商品信息,用朋友圈相对强关系和熟人信任做背书,以微信支付形成交易闭环。
个体微商不需要团队,往往单打独斗就能搞定,所以经常成为学生和家庭主妇的创业起点,从业人员中也不乏白领兼职。
*微信社群:以兴趣爱好为纽带,以社群为单位来推广产品。社群营销看似简单,实际上要有收效的话,需要专职人员精心运营。因为每个社群容量有限,所以,要组建并管理多个社群并使之形成合力,从而达到转化客户并维护客户的目的,对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都有一定的要求。
* 微商平台:就像淘宝整合电商资源一样,很多独立于微信的APP平台,如口袋购物、微店、微卖等,为微商们提供统一管理和平台支持。
腾讯内部也针对整合移动电商资源开发了“微生活公众平台”,设置专门的商家后台,帮助微商们解决CRM会员关系管理、精准营销等问题。
微信之父张小龙在前不久的一次对外演讲中,也提到了他本身正在投身研究开发的一种“应用号”,功能类似于一款轻量级APP,可以把所有的公众号、服务号、订阅号以及微商的散兵游勇一网纳进微信应用,实现天下移动电商的大一统!微商们最终都会登上张小龙为之打造的大雅之堂、对腾讯微信俯首朝贡吗?我们拭目以待。
三、微商的劣迹&误区
微商生态现在并不妙。经过了一个众品牌疯狂攻城略地的阶段,一些传统知名企业也开始涉足这一新领域。但很快,行业的不规范和监管上的无措令微商领域的问题不断曝露出来。显然,微商,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它已经过了那个依靠朋友圈刷屏,躺着挣钱的粗暴红利期。
2015下半年,微商的轨迹走到了抛物线的一个低点,不但形象和口碑大跌,微商的行销方式也激起了公众的诟病,信誉遭到质疑。
盘点一下,现将公认的微商几宗罪历数如下:
1,社交属性渐失,朋友圈暴力刷屏
微商的核心价值本来在于“社交型电商”的属性。分享消费体验,以个人信誉赢得信任,获得关注后形成购买是朋友圈营销的商业逻辑。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微商进驻朋友圈,产品越来越趋于同质化,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自然愈发微薄。再加上产品分层代理制迫使囤货带来的压力,微商们不再有社交分享的耐心,开始依靠盲目加粉和暴力刷屏来增强曝光率。
这种变朋友圈为购物圈的粗暴做法实际上是在透支商业信誉和社交资源,人为破坏用户黏性和复购率,亲手将客户越推越远、将潜在客户扼杀在摇篮里。
2,分级代理体系,荼毒微商生态
微商颓败的原罪是分级代理体系。
多数没有自己产品的微商成为了其他品牌的零售商,而零售的分级代理体系将他们引向了利令智昏的不归路。
不知为何,传销和传销的变形体总是能在某时期某领域获得拥趸,渐成气候,在搅浑一片天地后再被打压下去。归根结底,还是人性中不灭的贪婪和懒惰在作祟,因为靠向下层发展代理赚取差价比耗费精力卖货要轻松容易得多!
要做产品代理,必须先按照量级购入足够的货品。一个品牌的总代理可以拿到产品的出厂价,而总代理向下发展的分代理,从上级手中拿货价就要高于出厂价,以此类推,层层发展、层层盘剥,直到最末一级只剩微利。
所以,整天在朋友圈里不管不顾、气急败坏刷屏卖货的,很可能都是金字塔低层发展不出下线的微商;而那些整天在朋友圈里发美照炫富、一边夸产品、一边标榜生活美好、前途无量的,就可能是那些想方设法设饵、诱惑你作他下线代理的微商了!
如此,微商生态已被荼毒而沦为“人头生态链”,以强凌弱(高级代理胜过低级代理)、以多胜少(下线多胜过下线少,刷屏多胜过曝光少,朋友圈强行加人多胜过加人少)。何谈产品?何谈质量?何谈品牌?
有人说,微商分级代理制度其实就是批发制度,没有那么不堪。按照传统商业模式,这也说得通。
但在移动互联时代,利用移动端的巨大流量作分级批发,本身就是一种暴殄天物的行为,是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一种倒退模式。移动互联技术让产品和消费者之间消除了中介阻碍、实现了信息对称,因此也免除了传统中下游商家被加价压货的痛苦与无奈。而分级代理制度等于商家在利用移动互联技术加速各级中介的发展、从而加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上游对下游的盘剥,进而导致产品和服务失去核心驱动的力量,最后引起整个商业生态失衡。而对于终端消费者,也毫无裨益。
3,整体诚信坍塌,维权申诉无门
微商被自己玩坏了。
从应运而生到误入歧途,微商一直是一片自由放逐、野蛮成长的领域,没有完善的机制,也没有任何机构监管。当大批新手微商因为少数占先机者创业成功而涌入之后,形势便开始逆转,以至于现在变得诚信崩塌、假货横行,几乎完全背离了“社交电商”以社交分享为形式、以人品诚信做背书的美好初衷。
微商乱象中,有些消费者买到假货,有些缴费后收不到产品,还有的被哄骗说会收到免费赠品作为回馈,结果交付了高额邮费后只收到极其劣质的仿品。有时更甚,被骗的不只有买家还有卖家,连微商新手加盟也会遇到诈骗。
更无奈的是,微商们赖以生存的平台--微信,一直对微商们持“不主动、不拒绝、不负责”的态度。虽然微商们都在用微信支付,但微信支付并不为微商交易提供担保。
由于微商本身是一件新兴事物,加上法律的滞后性,至今没有相关部门出台法律法规来规范微商行业,因此,这种在微信朋友圈里由个体售卖货物给另一个个体的行为至今尚属于不受任何执法部门保护的灰色地带。
网络上一度出现了关于真假微商的争议,但法律都没有对“微商”这一现象进行明文界定,怎样才是正当合法的微商,怎样才符合规定?没有真,何为假?这样的探讨也显得荒谬。
四、社交电商究竟可行吗
由于微商生态陷入乱局,关于“社交电商的可行性”的探讨也开始蔓延开来。很多人开始倾向于“社交电商”是个伪命题,而我认为,不能因为微商一时受挫就去轻率地否定趋势,也不能因为践行上的偏差和失误,就去否定微商。
“社交电商”必定代表电商的未来走向,微商在总结经验教训、修正价值行为的基础上也会重拾美好前景,因为:
*移动互联使信息对称后,人的信任值将是最宝贵的资源,左右人们的选择。
*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愿意思考,他们永远在找最简单的方式来避免思考,避免选择的痛苦。
*以前人们用媒体代替思考,现在人们用信任的人来代替思考。所以,信任可以让人减少思考时间,节约思考成本。
*分享与推荐是网络社交的自发行为,以人为销售通路的模式将会逐步成为主流。
*分享会产生价值,价值会聚拢各种资源,资源会形成人脉,人脉会产生信任,信任会促生交易。
*当优质的商品与优质的人进行连接和匹配后,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商业凝聚力。
*就好比我们现在大部分的阅读内容都是来自于朋友圈的分享一样,当你看到优质商品时,也会有冲动去消费和分享。
*马云贩卖流量,而马化腾在制造流量。人(流量)在哪里,分享和推荐就在哪里,未来商业生态就在哪里。
*微信已然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占据了6亿人大部分的碎片时间。
*未来营销不需要太多渠道,只要能让产品进入到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中就是好的营销开端,而微商已经做到了。
*腾讯的社交体系虽然呈封闭状态,但阿里生态却无法渗透进来,所以微商在微信生态内的商业行为具有排他性。
五,微商的出路&自我提升
前不久,张小龙发表的演讲中,虽然欲说还休,但还是可以从中觉察出让微信拥抱商业的渴望。尤其是他那句“要让商业存在于无形中”,似乎流露出些许他以往对微商们不闻不问不作为的歉意。张小龙说,他正在苦心孤诣滴打造一个“应用号”平台,而这个平台不正是为广大微商们兴建的一个生态系统、一个适合他们生长发展的家园?除了正规化、平台化,微商的价值观建设和自身修为是重新走向良性发展的关键。
首先,微商要坚持两个“正”字,即产品是优质正品、人品要优秀正气。微商本质是什么?就是信用加粉丝。信用是维持商业最基本的元素,何况在微商时代,对信用的倚重又比以往加强了数倍!所以,我建议微商们务必牢记并做到以下几点:
*你选择经营的产品,最好是你亲身使用或至少体验过一个时段的,这样你就可以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输出你的感受,引起关注和共鸣,也可以更加专业滴把握产品的功用特色。
*避免产品同质化,选择有核心竞争力的周期性消耗品,最好选择符合互联网规律、可以快速迭代的产品。
*打造自身人格魅力、找准自己的优势,一直保持下去,并逐渐放大。
*分享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品质。将眼光放长远,重在社交、轻于逐利,重在分享、轻于灌输,重于利他、轻于利己。
其次,告别落后的代理囤货模式,采用积极正向的利润模式。粉丝经济中,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罗辑思维”的理念,合理转化粉丝为“助手”,但这种转化一定不能是单纯趋利的,还要基于对产品真诚的喜爱和对人的强烈认同。比如,罗振宇的信徒帮罗胖向公众推荐“罗辑思维”的图书,成功出售后得到相应佣金,而罗胖则给予粉丝们必要的销售支持,以资鼓励。我个人很欣赏这种同声同气、同壕战斗的“革命情谊”,真正实现了商业力和凝聚力的双赢。
本质上,这种方式其实也是“变买家为卖家、变流量为中介”的一种裂变式的玩法,但与多级代理体系不同的是,它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的规则,以正向能量提高交易效率,是一种运用移动互联网对直销模式的有效辅助和补充。
如果说淘宝开启了全民网购时代,那么微信就开启了全民微商的时代。微信让自商业成为一种可能,一个既是买家又是卖家的移动购物时代已然到来。微商们深知,在所有的移动电商平台上,基于微信的试错成本是最低的。
然而,大浪淘沙。每个领域都会遵循“马太效应”原理,即20%的人占据80%的财富,微商行业也不例外。
每个微商都是行者,行进在寻找乐土的路上,只有不断学习、摸索、归纳、总结、反思、创新,才能踏平坎坷成大道,拓出一条通往成功乐土的路径。
2016是孙行者的本命年。微商问,“敢问路在何方?” 大师兄答曰,“废什么话?路不就在脚下?!”
每日一荐:法师告诉你什么叫真正的“开光”!以后别再乱说了
天方燕谈是联盟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