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做什么生意赚钱 29岁我选择退休,做一名全职投资者,关于全职投资我每天只做5件事!
1,财务投资:
目前主要是股票和比特币,股票投资比较久了,大概将近15年,记得是高一年看了巴菲特和彼得林奇的书籍开始的。一开始好像只有一万元,还是从小省吃俭用攒的,打暑假工、做小生意、制作网站挂广告赚的。至于比特币差不多研究了三年,今年暴跌了才重仓买入的。
2,消费投资:
什么是消费投资呢?这和纯消费是不一样的,
纯消费的话,钱花了也就花了,就跟丢到大海里了一样,再也回不来了,不论是刚需消费还是任性式消费。但是投资式消费呢?那就不一样了,这是可以连本带利赚回来的。比如之前投资的腾讯、片仔癀、云南白药等股票,我就每天用微信读书QQ微信支付、片仔癀的润肤乳、云南白药牙膏……现在重仓的小米,我就干脆整个全家桶了,每天叫“小爱同学”开窗帘、开灯、开电视……每天用小米手机、米家电动牙刷、贝医生牙膏、自动晾衣架、扫地机器人、米家吹风机……整个家都被小米包围了,表面我好像花了好多钱,其实这种消费非常划算。因为这样不仅可以让我深度了解小米、研究小米,并且坚定了我看好小米未来的心,因此可以很快将这些消费通通都赚回来。所以我就养成了消费投资的习惯,每次要投资一个新的公司,我都会先运用先消费后投资的方法,只要坚持这个方法成功几率就会大大的提高。
3,健康投资:
我觉得想要成为一个顶级的投资者,最最重要的根本不是你的年回报率是不是最高的,而是你能不能长寿!因为复利是成指数级增长的,绝大多数投资家他们一生当中赚最多钱的永远是最后的三五年,最后的三五年赚的可能都远超过之前一生赚的钱。至于回报率的话,只要长期保持中上水平即可。那如何做到长寿呢?通过我的细心观察和思考,我总结出了一个最核心也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开心”。1,要让自己的身体开心。2,要让自己的精神开心,这二者是相互作用的。为什么是开心呢?开心为什么是最重要的呢?我之前听一位摄影师朋友讲了一件事,分享给你们。他说他有一次去给人家葬礼拍摄视频,听死者的朋友说该死者从第一天开开心心出去旅游到中途顺便体检,并检查出癌症到过世只用了七天时间。听到这个故事,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哪是病死的啊,根本就是被吓死的啊,癌细胞扩散也不可能扩散得那么快啊!我相信你们也是这样想的。还有另一个相反的例子,就是我妈妈的好朋友,她将近六十岁,前几年查出癌症中后期,医生几乎认为她也就是一年半年的时间了。她知道后非常非常坦然面对,心想要死就死,但是死之前你们可别想折磨我,要死也要开开心心的死。于是医生安排她的化疗、放疗等治疗事项,她属于开心就去,不开心不舒服就“逃课”,可以说是半配合,基本是听从内心的安排。没想到癌细胞竟然慢慢的全都消失了,现在生龙活虎的了。
从这两个故事可以看出,开心对我们有多重要。开心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简单却又不容易做到。对于让自己身体“开心”我选择每天散步一万多步,然后夏天几乎每天游泳,冬天跑跑步,先让身体保持开心状态。身体开不开心,我们都要经常与它对话,它就会给你积极的反馈。有时候精神不开心并不是精神出了问题,而是身体出了问题。有时候身体不开心不是身体出了问题,而是精神出了问题,它们是相互作用的。当然有时候是二者都出了问题,那就比较麻烦了。
至于精神层面的开心,我想用巴菲特说过的话来进行总结。巴菲特:假设你财富自由之后想做什么工作,现在就该做什么工作,这样的工作才是理想的工作。做这样的工作,你会很开心,能学到东西,能充满激情。每天会从床上跳起来,一天不工作都不行。
4,学习投资:
对于学习我是从高一年的笨小孩,一个学期只能读完一本课外书。到如今已经达到一天看完一本,一个月30本书。虽然这样的速度看起来好像已经很快了,但其实跟芒格比起来还差得很远,芒格一个月可以读80本书。不过他的这种超高速阅读也不是一天练成的,我希望将来我也能做到一个月看完80本哈!但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只能有一点点小压力就达到了,几乎是顺其自然的最好。我不希望带着大压力,为了破纪录而死撑,那就违背了初衷了,但也不能没有计划没有目标,这也是不行的,二者还是需要平衡好才能达到最高境界。
学习的投资是比财务投资回报率高得多的投资,而且完全没有任何风险。比如我一个月花在读书的钱只有十几元,在微信读书上开会员每月读30本书,平均一本书的成本只有几毛钱,随着读书的数量不断增大,边际成本会持续降低,读书成本还能进一步下降。一年也就是花不到200元,你们说这种投资学习的回报率会有多大呢?哈哈!
5,教育投资:
我认为一个投资者,不论自己做得有多好,不论自己有多长寿,如果没有办法培养出至少一个优秀的继承人,那一切都是空的。继承人不一定是自己孩子,也有可能是孩子的孩子,更或者你如果够长寿,那也可以是孩子的孩子的孩子哈!但如果你非常倒霉,自己的后代没有一个争气,或者没有一个人跟自己一样热爱投资,那也只能从社会上去找寻真正热爱的孩子加以培养了。不过一开始不用想那么多,一切从自己的亲生宝贝开始培养吧!只是教育孩子也不是那么容易,育己和育人还是有些差别的,有的牛人自己很牛,但是育人的能力不足。有的人自己一般,但是育人能力很强!当然也有像曹操一样,自己牛,育人能力也牛。比如:曹操的儿子曹冲是小天才、曹丕是政治家、曹植是诗人、曹彰是大将军。而刘备就恰好相反,只有一个儿子比较出名叫刘禅,小名是阿斗。因此育人能力也很重要哦,美国我最欣赏的两大财团,一个是洛克菲勒财团,另一个是摩根财团,目前的摩根士丹利和摩根大通等都属于摩根财团。他们为什么能够将事业传承上百年?我相信他们都极其注重育己和育人的,比如《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就可以看出他们对育人重视的程度,才能造就如今经久不衰的庞大事业。
思考了这么多,我更加坚定育人也是需要学习的,也是需要像读书一样每天做功课的。那当前的我如何做育人的功课呢?我的孩子一个两岁多,一个五岁,大的要去幼儿园上课,还要去上钢琴课和舞蹈课。小的就闲一点,基本都是在家里玩耍,用iPad学习。我每天的任务就是腾出半个多小时引导他们背诵。一开始从背古诗开始,我认为背诵有很多好处。1,可以刻意练习孩子的潜意识记忆力,同一首古诗让他们每天读一遍,读到他们会自然的报题目就能随口自己背出来,这种叫潜意识记忆,不能急于一次两次就背出来,那种是死记硬背,没有用。2,潜意识记忆能力强了以后对学习也会有帮助,或者至少不会太差。3,之后还可以慢慢加入名人名言、励志小故事、笑话等,将背古诗升级为演讲能力,甚至还可以配合手势、表情感染听众。4,演讲能力强了之后,再加入练习演唱歌曲,从而提升艺术细胞。最终养成每天背,每天说,每天演、每天唱的习惯。有这么多小才能的孩子,就不优秀也不会太差。
至于财商方面,我是从老大先开始培养的,效果目前看来是非常好的,到时候会沿用到老二。本来老大非常会吵着闹着一直要买玩具,一直要吃各种零食,于是我就宣布之后除了生日和儿童节,其它时候都没有玩具和零食,只能靠自己“赚”,如何赚呢?我准备了一堆一元的硬币,比如扫一次地就奖励2元,洗一次碗奖励2元,洗一次衣服奖励2元,帮拿快递一件1元。就这样老大越赚越多,还有了自己的“保险柜”。自从自己懂得付出劳动赚钱后,就很舍不得花钱,每次闹着要买玩具,只需要说爸爸没钱,你要买可以,我先帮你买,回去后你要还我钱。于是他基本上都会忍住,除非真的非常喜欢的东西才会买。
综上所述,这就是我去年退休后,开始全职做投资后的生活方式。关于这五点,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不断迭代升级的,这就像app一样,永远有1.0、2.0、3.0等等永无止境,大家有更好的建议和方法还希望提出宝贵意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