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系统审核不给提款 如何防止电信诈骗?法官这样说——“法官进乡村(社区)”实践活动系列之刑事庭走进鞍子山
近年来,通过电信网络进行的诈骗犯罪日益突出,且手段多变,骗局逼真,特别今天一些犯罪分子利用AI技术,更是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越来越多的群众落入陷阱,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为提高群众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谨防电信网络诈骗,切实保障我们的财产安全。庄河法院刑事庭法官走入鞍子山,以鞍子山集市为载体,围绕如何防止电信诈骗,开展了一次普法宣传活动。呼吁大家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认识,提高警惕,远离诈骗之害,安全健康永伴!
活动中法官们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百姓阐述了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如何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以及犯罪分子通过假冒公司工作人员或者公证处工作人员,以手机短信、打电话、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向受害人谎称其中大奖,叫受害人将“所得税”、“公证费”、“手续费”及“风险抵押金”等存入其指定银行账号,其再向受害人兑现支付“奖金”,以此骗取受害人钱款,通过新型网络QQ等通讯软件诈骗的作案手段。
一是利用盗号和网络游戏交易进行诈骗。罪犯为结伙作案,其中分工明确,有人负责和被害人聊天,实施诈骗行为,有人负责提款。犯罪分子一般先和网友视频聊天窃取对方个人资料和真人视频,然后利用黑客程序秘密盗取破解其QQ号及密码,冒充QQ号码的主人,诈骗QQ资料中的亲戚和朋友。特别要当心发生多起针对初中、高中、大学学生家长的诈骗案件,每起损失均在万元以上。
二是利用网络游戏装备及游戏币交易进行诈骗。低价销售游戏装备,让玩家通过线下银行进行汇款等等。犯罪分子通过网络购物诈骗。骗子采用假链接、假网页,拒绝安全支付,诱使事主追加定金、多次汇款等方式进行诈骗。
三是犯罪分子还编造家人遭遇意外诈骗。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及其在外地打工、学习、经商的家人的电话号码,先故意电话滋扰身在外地的家人,待其不耐烦而关机后,犯罪分子迅速打通受害人电话,假冒医院领导、警察、老师、朋友,谎称其在外地的家人意外受伤害(如出车祸、被人打伤、被人绑架)或突然患疾病急需抢救治疗,让受害人赶快将“抢救费用”或“赎金”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犯罪分子编造亲友急事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悉受害人的姓名及电话号码,打通受害人电话后以“猜猜我是谁”的形式,顺势假冒受害人多年不见的亲友,谎称交通事故赔钱、生病住院等“急事”,以借钱解急等形式,让受害人将钱打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以此骗取钱款。冒充“黑社会”诈骗犯罪分子通过不法手段获取受害人的姓名、移动电话、家庭电话等信息,以手机短信或打电话的手段向受害人谎称其受黑社会的雇请要加害于受害人及其家人,给受害人造成心理恐惧,让受害人“出钱消灾”,诱使受害人将钱款汇入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诈骗。犯罪分子捏造受害人在某商场的消费**,冒充银行信用卡中心工作人员以电话或短信方式通知受害人,并提出要帮助受害人的信用卡升级,步步诱骗受害人泄露银行卡密码后,转走受害人存款。
五是虚假招工、婚介诈骗。犯罪分子以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虚假的招工、婚介信息,以交报名费、面试费、服装费、介绍费、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诱使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六是虚假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诈骗。犯罪分子通过短信、电子邮件、QQ、MSN等方式发布可办理高息贷款或信用卡套现等虚假的业务信息,以提前交纳手续费、税款、利息、代办费等名义,诱骗受害人汇款到其指定的银行账户,以此骗取钱款。
七是冒充公检法、邮政工作人员。犯罪分子以法院有传票、邮包内有毒品,涉嫌犯罪、洗黑钱等,以传唤、逮捕、以及冻结受害人名下存款进行恐吓,以验资证明清白、提供安全账户进行验资,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
八是冒充社保、医保、银行、电信等工作人员。犯罪分子以社保卡、医保卡、银行卡消费、扣年费、密码泄露、有线电视欠费、电话欠费为名,以自己的信息泄露,被他人利用从事犯罪,以给银行卡升级、验资证明清白,提供所谓的安全账户,引诱受害人将资金汇入犯罪嫌疑人指定的账户。诱骗受害人安装软件犯罪分子通过诱骗受害人安装“犯罪通缉追查系统”、“保护账户安全”等软件,定制远程操控软件,一旦按照骗子的指令下载使用,电脑就会沦为“肉鸡”,不法分子便可趁机劫持网银,远控电脑进行转账操作,达到诈骗的目的。
宣传期间,我们向群众发放了200余份《防范电信诈骗网络诈骗》宣传手册,提醒大家(1)要有反诈骗意识。(2)不要感情用事。(3)切忌贪小便宜(4)增强意识、防诈警觉。(5)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最后要向全体市民提出反电信网络诈骗提示
1、“八个凡是”
●凡是给你宣传做兼职刷单返现的,都是诈骗!
●凡是公检法要求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上交友引诱你高额投资、买彩票发财的,都是诈骗!
●凡是索要你个人信息、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都是诈骗!
●凡是自称快递、商家客服给你购物退款让你先打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工商局、社保局、教育局、税务局要给你退税补贴的,都是诈骗!
●凡是网上办理贷款收手续费、验资费、保证金,要你先打钱的,都是诈骗!
●凡是亲朋好友、上级领导、老师同学利用QQ、微信聊天向你借钱让你转款让你缴费的,不和你打电话、不语音、不视频的,都是诈骗!
2、“三个不要”
●不要轻易相信(不相信主动联系你的各类客服、亲朋好友,借钱转账要核实清楚)
●不要轻易泄密(不向任何人泄露密码、验证码,短信、微信、QQ链接不轻易点开)
●不要轻易汇款(不给陌生账户转账、不扫陌生人发的收款码,尽量选择延迟到账)
3、“六个一律”
●陌生号码让你转钱的电话,一律挂掉;
●陌生号码让你转钱的信息,一律删掉;
●陌生号码让你点击的链接,一律不点;
●陌生号码让你提供验证码,一律不说;
●陌生号码告知你中奖信息,一律不信;
●陌生号码告诉你熟人介绍,一律核实。
图文 |崔小瑜
审核 | 赵强、宋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