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款通道维护拒绝取款 人身、钱袋、小家园,你安全我放心!
新学期伊始
人身安全第一位
守护好自己的钱袋
屏蔽一切诈骗手段
打理好自己的家园
坚决不用违章电器
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常见诈骗手段
1.刷单兼职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兼职赚钱的心理,让大学生去网店刷单,先给予小额返利,再提高刷单金额,被害人投入更多本金后,直接被拉黑。
2.校园贷诈骗
校园贷实际上是翻版高利贷,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为了满足虚荣心和消费欲,通过简单的手续诱骗学生进入校园贷圈套,被害人不仅要偿还高额利息,甚至还被他人冒用身份进行信用卡贷款。
3.网上购物冒充电商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窃取购物信息,冒充客服,谎称订单有问题,诱骗受害人登陆钓鱼网站,套取被害人银行卡信息,转走钱款。
4.冒充熟人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被害人手机通讯录等相关信息后,假冒被害人亲戚、好友、同事等,以人在国外需代买机票、交学费、给教授送礼、违法被公安机关处理需要保释金、遇交通事故需救治或赔偿、病重需手术等事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5.网上交友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网络交友、相亲网站、编造“高富帅”或“白富美”等虚假身份或通过博取同情心等方式,与被害人进行网络交流,在骗取对方信任、确立交往关系后,选择时机提出借钱周转、家庭遭遇变故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后便销声匿迹的诈骗形式。
6.助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教育、民政部门、高校或慈善机构工作人员,以助学款未到账,需要核实身份、银行卡号等,骗取被害人身份信息,诈骗财物等等。
7.AI诈骗
诈骗分子通过使用他人真实姓名及照片,冒充他人身份,添加被害人微信再通过“AI换脸”“声音合成”“转发微信语音”“AI程序筛选被害人”等技术博取被害人信任后实施诈骗。
识破骗局小贴士
下载国家反诈APP
主动下载并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从源头上防止被骗。如遇可疑情况,请及时报警。
八个凡是
1.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不能相信。
2.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不能相信。
3.凡是通知中奖、领奖要你先交钱的,不能相信。
4.凡是通知“家属”出事要先汇款的,不能相信。
5.凡是在电话中索要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或是让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不能相信。
6.凡是自称提供无担保、低息,让你先交手续费的,不能相信。
7.凡是领导要求汇款的,不能相信。
8.凡是陌生网站要求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不能相信。
六个一律
1.陌生电话,一谈到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
2.陌生电话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挂掉。
3.陌生电话,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点击链接的,一律不点。
5.微信、QQ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
6.网络交易平台使用非官方平台的,一律拒绝。
三个绝对不可能
1.警方绝对不可能在电话中向你通报案情。
2.警方绝对不可能通过手机向你发送警官证。
3.警方绝对不可能通过微信向你发送通缉令。
一个绝对不要做
所有电话、QQ、微信中陌生人要求转账汇款的,绝对不要做。
不慎遭到诈骗后的应急措施
1.第一时间自救看对方账户是哪家银行的,通过该银行网银、电话银行等,对嫌疑人银行卡采取输错多次错误密码(一般为3-5次)、口头挂失等方式阻断嫌疑人取款,时间一般为24小时,这宝贵的24小时将使对方无法将钱转移,避免损失扩大,也为警方破案提供时间。
2.及时报警收集被骗过程的汇款凭证、通话**等相关信息,前往当地派出所或拨打110报警。
3.拨打银联专线求助拨打中国银联专线95516请求帮助。
校园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场所,如果发生火灾将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因此,各位同学要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共建平安校园。以下是一些预防校园火灾的方式:
预防校园火灾
在食堂、图书馆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要遵守消防安全制度,不携带易燃易爆品:如汽油、酒精等。禁烟区不准吸烟,不随地丢弃烟头、火种,应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在图书馆,不能带入任何易燃物品。
在教室、实验室、办公室
实验室要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和有关制度。使用仪器设备时,应认真检查电源、管线、火源、辅助仪器等情况。长时间或不确定时间离开工作区域,应关闭用电设备,并完全切断电源。
在学生寝室
学生应自觉遵守规定,不私拉电线;不使用大功率电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的电源开关并且拔下插头;不要躺在床上吸烟或乱扔烟头;不在寝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不使用明火和焚烧物品。
寝室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用电安全关系到每一个同学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更是学校正常教学、生活秩序的保障。在这里,小管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寝室用电的安全常识,希望大家能够予以重视,共同维护寝室安全。
寝室用电隐患
01
使用大功率及违规电器
使用大功率电器是造成寝室火灾的首要隐患。大功率电器包括电饭锅、电茶壶、电热毯、电暖宝、卷发棒、直板夹等。使用电器时,通电后遗忘或放置不当等原因都会引发火灾。
02
私拉或乱接电线
有些同学为了使用方便,在寝室内私拉电线、乱接插座,更有甚者直接将电线接到床上,电线没有被固定且经常被拖来拽去,造成接头松动,极易触电或造成线路短路或因接触不良而起火。离开寝室前一定要关闭所有电源开关,做到“人走电断”。
03
充电设备和灯类的使用
充电设备不要在寝室没人的情况下长时间充电,外出之前一定要切断各种电源;使用台灯,床头灯时,不要用可燃物直接遮挡,灯类一定要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同时,应该购买使用正规灯类,以免在接触电线时触电。
寝室用电注意事项
1、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充电器、台灯等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2、有些充电设备使用时间过长会造成险情,出门时,请同学们自觉检查一下充电器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长时间外出前务必拔掉所有充电器,以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3、要避免在雷雨天气的环境下使用带电物品并拔下电源插座,因为雷雨天气易使充电器、电插排等遭受雷击,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危险。
4、电插排、充电器长期搁置不用,容易受潮、受腐蚀而损坏,重新使用前需要认真检查。
5、手机、台灯在充电过程中会散发出热量,应注意保持电器所处工作环境的良好通风,不在过高的环境温度下启用,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
6、当手机发生因充电时间过长、边充电边打电话而导致电话机身发热的情况时就要注意了,此时的手机已属于高危易爆物品。
7、严禁在寝室里使用劣质电器及非安全电器,如电炉、电锅、电热杯、热得快、电热褥、取暖器、电烫斗等电热器具。
火场逃生指南
1、发现火灾,及时报警,牢记火警电话“119”。
2、当周围发生火灾时,一定要保持镇定,积极采取紧急避难措施,不要慌乱。
3、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4、当发生火灾的楼层在自己所处的楼层之上时,应迅速向下跑,不要盲目跳楼。
5、燃烧时会散发出大量的烟雾和有毒气体,要用湿毛巾、浸湿的衣服等捂住口、鼻并屏住呼吸。
6、不论是位于起火房间还是未着火房间,逃到室外后,要随手关闭通道上的门窗。
7、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
7、自己所在的地方被大火封闭时,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8、若被困在二层以下的楼层内,可以选择跳楼逃生,但在跳楼前应向地面抛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
文明出行
受益你我
交通安全教育
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
养成文明交通行为至关重要
为增强同学们的交通安全意识
创造安全的交通环境
01
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
01
注意力不集中
许多大学生习惯于在出行时一心多用,看手机、戴耳机是基础操作。当视线、听力被分散,我们就很难及时察觉自身周围的各种交通状况,此时交通事故便会趁虚而入。
02
骑飞车,飙轮滑
高速骑车会大大增加事故发生的几率,更别提人肉移动的轮滑。因为高速骑行时,反应时间变短,刹车距离变长,对在场的交通参与者而言可谓是“飞来横祸”,难以避免碰撞失控。
03
在路上嬉戏打闹
大学生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即使在路上行走也是蹦蹦跳跳、嬉戏打闹,甚至有时还在路上进行球类活动或滑滑板等,不能及时发现周围行驶车辆,更是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危险。
02
交通事故如何预防
1.提高交通安全意识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生交通事故最主要的原因是思想麻痹、安全意识淡薄。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遵守交通法规是最起码的要求,若没有交通安全意识很容易带来生命之忧。
2.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除提高交通安全意识、掌握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外,还必须自觉遵守交通法规,才能保证安全。以下两点是大家必须掌握并要在日常生活中严格遵守的。
(1)在道路上行走,应走人行道,无人行道时靠右边行走;走路时要集中精力,“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与机动车抢道;不突然横穿马路、翻越护栏;过街走人行横道,不闯红灯;不进入标有“禁止行人通行”、“危险”等标志的地方。
(2)乘坐交通工具。乘坐市内公共交通等车停稳后,依次上车,不挤不抢。车辆行驶中不得把身体伸出窗外;乘坐长途客车、中巴车时不能贪图便宜,乘坐车况不好的车;不要乘坐安全没有保障的“黑巴”、“摩的”。乘坐火车、轮船、飞机时必须遵守车站、码头和机场的各项安全管理规定。
03
交通事故发生后如何处理
01
及时报案
无论在何时何处,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一定要第一时间报警。报警越及时,越有利于事故的公正处理,反之会影响事故的处理。另外也应该与学校方面联系,及时将状况通知到学校导员、任课老师等。
02
保护现场
事故现场的勘察结论是划分交通事故责任的重要证据之一,如果交通事故现场被破坏,会给交通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容易让自己陷入“有理说不清”的局面。故切记要保护交通事故的现场。
03
控制肇事者
若肇事者想逃脱一定要设法控制,自己不能控制可以发动周围的人帮忙控制,若实在无法控制也要记住肇事车辆的车辆牌号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