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想创业 有人36岁还在啃老,有人26岁已开公司当老板,两者的差距在这三点
学弟阿亮,今年26岁,三年前刚毕业的时候,他应聘到了房地产公司做销售岗位,据说业绩做得很不错,收入提升很快。
就在去年下半年,他从那家房地产公司离职出来,自己与人合伙开了家公司,做的是房产家装这块业务。
业务起步很快,他去过的一些资源都成了他的客户来源,到了今年5月我见到阿亮时,发现他还新购置了一辆豪车,着实风光。
26岁在许多人眼里还是不成熟的年纪,甚至事业都刚刚起步,但是我这位学弟已经做到了公司合伙人,事业有成。
为什么有人年纪轻轻就可以办到的事情,有的人36岁都还在啃老?
产生差距的原因,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许多人总瞧不起职场上的年轻人,觉得他们思想不成熟,成不了大事。
可你如果留意中国的富豪排行榜,这些年80后的中青年冒出来的已越来越多,比如前阵子网友们热议的拼多多黄峥身价超过马云就是很好的例子。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年轻并不是幼稚的代名词,年轻人也可以很有商业头脑,能够在市场的浪潮上勇立潮头。
在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可以看到许多90后、乃至95后都成了赚钱的主力军。
比如“带货一哥”李佳琦,也是个90后,但人家已年入过亿,超过了许多上市公司一年的收益。
一个人胜过一家公司,而且还是30岁不到的年轻人,这种现象已颠覆了我们每个人的思维格局。
所以不要再小瞧年轻人,也许人家一年赚的钱都超过了你十几年!
二、年轻时的机遇,可以影响一个人后续的事业发展
对于我的学弟阿亮而言,毕业后三年的房地产销售工作,让他熟悉了这个行业,也积累了许多业务资源。
阿亮告诉我,在他入行的第一年,有位行业内资深的业务员做他的师傅,师傅曾经的专业是家装设计,阴差阳错才做了房产销售。
在两人的沟通交流中,师傅透露自己将来创业的想法,这也深深影响到了阿亮。
可以说,那个人正是阿亮人生中的贵人,在师傅的帮助下,阿亮不仅销售业绩做得好,还认识了许多大客户。
后来,时机成熟以后,他便跟随师傅一起成立了公司,做了创业合伙人。
也许没有遇到他的师傅,即使很努力,阿亮也就是一个优秀销售员,职业发展的轨迹就不是走创业这个方向。
这启发我们重要的一点:人生中不是谁在年轻时都有很好的机遇,否则任正非也不会40多岁才创办华为,马云也不会35岁以后才成立阿里巴巴。
但是年轻人抓住属于自己的机遇,那么更早地实现理想也就成为了可能。
三、不要羡慕年轻人风光,你可曾看到其背后的艰辛
虽然有些年轻人很早就事业有成,买好车住好房,但是羡慕他们的同时,我们不要忘记了人家是如何努力做到的。
比如那些年轻的网友,表面看无比风光,但人家背后是每天10多个小时的坚持工作,牺牲了这个年纪该享受的自由。
学弟阿亮也是如此,三年做房地产销售的过程中,他白天工作晚上还要自己学习各种和房地产有关的专业知识,待创业前夕,为了钻研家装设计领域,他报了各种培训班去强化这方面的知识,牺牲了所有的休息时间。
年轻人在努力,而我们很多职场中年人呢?是不是一边抱怨着,一边还在逃避自己的工作?
这些看似偶然的成功背后,往往也有其必然性,要想有所成就,都必须付出多于常人的艰辛努力,没有谁可以轻易够到那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