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是天生的吗 创业心理学—天生就是创业者?
创业者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我们近距离观察身边的创业者,发现这些人在特质和个性特征上确有不同之处,用我们投资人的话来说,他们是具有创业DNA的人。对于这种神秘的创业DNA,利用心理学上的人格方法进行分析是比较经典的,也是早期比较常用的。企业家的人格特征已经被纳入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例如(1935)将创新性、成就导向、支配地位的概念和企业家的其他人格因素一起融入到经济发展理论中。(1921)将创业视为风险承担的不确定性。
广泛的人格特质
特定的人格特质
开放性()
责任心()
外倾性()
宜人性()
神经质性()
成就需要
冒险精神
创新性
自主性
自我效能感
大五人格是心理学上关于人格描述的经典理论,它描述了人类广泛的人格特征。这个理论可以用来预测行为的聚合类别,但是不能用来预测特定的行为。企业家必须做好才能成功发展业务。绝大多数关于企业家人格的研究使用的是标准验证的人格概念,而不是广泛的特质测量。
研究表明,特质性的特征对于商业的创造与成功,比广泛的特质特征更为重要。这些特定的人格能力特质包括:成就需要、冒险精神、创新性、自主性和自我效能感。
成就的需要。对成就有高需求的创业者提供中等挑战性的任务,而不是常规的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让他们对自己的表现承担个人责任,并让他们对自己的表现寻求反馈,并寻找新的、更好的方法来改进他们的表现。成就动机的有效性令人惊讶,创业者和其他人群相比,对成就有更高的需求。此外,创业者对成就的需要是与业务成功正相关的。这些研究表明,成就是成功创业的重要特质特征。
风险的承担。早期的经济理论中包含了风险承担(,1921),并获得了大量的经验关注。风险承担通常被定义为概率函数或指标对风险的个人倾向。结合这两个方面,Chell等人(1991)将风险承担描述为“在商业风险中,当成功的可能性很低时追求商业的理念”。冒险与创造和成功有直接的线性关系。创业者比其他人有更高的冒险倾向,因为创业特质与不确定性下的决策有关,因此,有风险承受能力的人更有可能创业。
创新性。类似于成就和冒险的需要,关于创新的假设认为一个人愿意和有兴趣寻找新的方式行动。这意味着创业者倾向于介绍新产品、新服务、新市场、新的生产流程以及公司的新技术和新研究。创新能力被描述为一个人的特征,然而在实施创新的过程通常不能由一个人单独完成,通常需要在公司层面进行。研究表明,创业者的创新能力与商业成功直接相关,同时,与传统行业内的公司相比,创新在新技术公司中更为重要。所以,个体创业者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与企业的创造和成功。
自主性。和员工相比,创业者必须在相关主管缺席的情况下做出决策,他们必须下定决心制定目标,并确定行动计划,他们必须控制目标,成就自己。自主性高的人是独一无二地适合这种类型工作的,他们想要控制一切,并避免被规则所限制。对自主权的需求实际上可能会导致风险的增长,因为它可能妨碍与他人的有效合作,即使这是获得高风险资本投资的先决条件。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对自主性的需求可能有助于生存,因为当开拓者努力维持独立的业务,他或者她是非常有动力让老板不要凌驾于他或她之上。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对能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有效地行动。自我效能高的人可能会坚持下去,当问题出现时,会寻找机会、采取行动来改善问题。他们对成功抱有更高的希望。实证研究表明创业者的自我效能感高于非创业者,此外,自我效能与成功的相关性最高。
人格特质的特异性与广泛性。特定特征显示出与商业创造的更高关系,这比广泛的特征更重要。选择创业的一个好的理由是,对于成功不需要被迫使用大众使用的标准(比如,有主管或同行进行评价),而是使用一些更为具体的成功衡量的标准,例如销售额或员工人数、新产品数量的增长、或者利润率。个性通常在个体企业层面进行评估,而成功通常是在公司层面进行评估的。
在一个小的组织中(10人左右),创业者的个性与商业成功有着直接的关系,个人做出大部分重要的决定,而他或她的行动对于公司的成功是最重要的,而对于规模稍大的创业公司(50人左右),情况也是差不多的。但是,如果公司规模进一步扩大,比如远超过了50人,那创始人更多是通过影响公司文化,从而导致公司成功率更高或更低。
在大五人格模型中,外倾性在创业的早期阶段很重要,而尽职性与公司长期的生存关系更大。当然,我们也看到,大多数的创业领域的研究中,对创业者人格特质仍然是横断面的,更具体的特征可能比全局特征更容易改变,因此我们不能排除反向的因果关系,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在某些亚文化中,某些个性特征被更频繁地发现,而这些亚文化也与成功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