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思考 我对“大学生创业”的思考(上)|佳莹聊创业
每周三讲述我的创业笔记
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永恒的话题,现今社会就业压力大,就业资源有限,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需要大学生发挥创新精神,为梦想起航打造自己的战斗力。创业是很多大学生一直以来的梦想,可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没能为之付诸行动或者是行动后很快就失败了。
我在后台收到了不少于100个关于大学生创业的问题,他们有的问“该干什么?”、“如何做大做强?”、“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合适创业?”、“创业是单纯的做事吗?”各种各样的问题,希望通过我的创业笔记能帮助到你们。(此篇幅较长,分为两篇)
一个创业英雄辈出的时代
我曾在2015年的时候,就对创业讲述了我的看法,那还是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创业实训营“我与创业有个约会”,我有幸作为创投企业及创业导师代表出席了1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创业精英进行为期七天的创业实训。团中央学校部部长、全国学联秘书长杜汇良,时任中共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时任团省委书记刘会英等领导出席开营仪式并讲话。时任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杨建华发表以“中国未来创新创业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创新创业”为主题,为实训营学员以及各界创业青年、大学生创客发表了精彩的授课演讲。
此次实训营共吸引了来自全国342所高校1173名创业大学生报名参加。KAB全国办公室联合组委会遴选后,产生了此次赴绵阳参训的100名营员。
在这里我见到了蓬勃积极,充满活力的年轻“创客”们,心中在激动之余,也有充满了羡慕之情。在四川,在绵阳蕴含着坚持,创新,奋斗的深厚底蕴。正如我们这次会议主题中”两弹一星精神“一样,绵阳是国家唯一科技城,担负着为军民融合和创新驱动发展探索经验的国家使命。
我少年随着父母,响应九十年代国家的号召,踏着深圳改革开放的春风,南下鹏城,出川求学。2000年青年豆蔻的我,记忆中全是海外求学忙碌的身影。在北京读大四的时候,为了心中的太平洋彼岸的梦想,反复背诵红宝书,不懈努力赢得了美国包括纽约大学等名校MBA的offer,最终为我打开了通向华尔街金融界的道路。
十年后,我已进而立之年,才终于踏上了回国发展的道路。如果上帝给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愿意与当代大学生同行,乘坐国家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列车,扎根故乡,从校园开始,就迈向自己人生创业奋斗的目标。所以,我认为你们是幸运的,你们出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创业英雄辈出的时代!
在担任大赛评委期间,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共青团对广大青年学子创新创业的殷切期望,同时也看到了21世纪的青年才俊智慧的火花与创意的挥洒。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机缘,让我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我很想搞清楚大学生创业现象的背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在之前,走访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川等省份约三十所高校,并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超过5000多个大学生进行了问卷数据调查统计研究。我希望这份数据能真实反映当时大学生对创业的初衷,同时将大学生的想法与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两相比较,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看法,新视点,新需求。
当时,这份调查问卷共收到近2千份有效样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男性,女性受访者仅占25.1%。其中18-22岁年龄层次的受访者为63%,18岁以下有17%的受访者。广州、上海,北京分列受访人数的前三位,比例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拥有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专科学历受访者占41%;硕士也到了近3%。整个受访者中,在读学生与应届生相加比高达59%,一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也有17.2%的比例。
我的调查报告首题:“你是否有创业的冲动?”
所谓冲动,便是一刹那,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无须具备条件,也无须考虑结果与后果。最终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没有”一项,而在其余96.4%有冲动的学生中,有近7%的学生有冲动并已着手开始了创业。绝对的占有率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早已在大学生群体里广泛普及。
图1 大学生对创业的看法
创业只是手段,背后的原因、目的则各不相同。有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与经验”的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
可见,财富与价值之间,大学生们并不一味青睐后者。更有趣的是,在传统的自身价值、财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有18%的学生选择了“做自己喜欢的事”,多达9%的学生创业只是单纯的不为别人打工。
图2 大学生创业的最有利面
喜好与个性渐渐成为了创业的原动力,但也表明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惶恐和逃避。甚至有7%的学生觉得创业不识为就业的一条出路,显然这部分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艰难和创业带来的好处,未能正确看待“就业”与“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对创业目的很明确,但对创业本身的预期却显得含糊不清
在“您对创业的预期”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学生表示“只作过渡打算,没有明确预期,走一步算一步”。打算做大,上市的学生,虽然也有50%左右,但其中绝大部分学生仍不透彻明了创业的过程及意义,更多的只是一种希望或奢望。
图3 最佳大学生创业时机
大学生认为创业的“最佳时机”与“最适合行业”
可能是出于理论加实践更合理的考虑因素,80%的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几年后是创业的最佳时机,13%的学生则认为在校创业是最适合的选择。
图4 最适合大学生创业的行业
当被问及哪类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服务业脱颖而出,占到31.7%,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跟随其后,分别达到23.5%、22%。而被事实证明,能获取最大利润之一的IT业却只有21%的学生选择。
缺少启动资金成为大学生自己认为的第一创业杀手
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前赴后继地走向创业路?“缺乏启动资金”首当其冲,数据显示,有45.5%学生的创业梦为此搁浅,“资金匮乏”俨然已成为了大学生创业最为凶猛的拦路虎。
图5 大学生创业阻碍
而“缺少社会经验”和“缺少企业运作及管理经验”这两个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问题紧随其后,分列二三位,占到24.8%和20%。不得不承认,前三位要素都“一无所有”,但却有着创业想法的学生占到了大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