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文营销的价值 软文营销写作 怎样用才能更有价值
域名预订/竞价,好“米”不错过
来,讨论一下:
你加入了多少个微信群?多少个QQ群?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加入的?
“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离群索居的个体,要么不值得我们关注,要么不是人类。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大部分人会因为不同原因,加入一些社群。比如,一个班级为了便于沟通,会有班级群;一个热爱足球的人,会主动寻求加入足球俱乐部社群,甚至爱读书的人会加入阅读群。基于某个人、某件事,都能形成一个社群。那么,社群到底是什么?
社群这个概念早就存在,我们通常所说的村子,就是基于血缘和地缘的典型社群。社会学家费孝通有一说法,乡村社会的结构就是一个以血缘为基础的同心圆状的圈层组织,这个圈层以族长为中心,按亲疏关系形成差序格局,就好像丢一颗石子在水面,以这个石子为中心,一层一层荡漾开去的涟漪,就是我们传统人际关系的结构。在现实生活中,社群类似于俱乐部。如车友会、高尔夫俱乐部等形式,有某个核心成员或商家主要发起。
在互联网时代,社群又被称为社区。比如天涯社区、百度贴吧等,而到移动互联网时代,则演变为即时在线的社群,比如主流微信群、QQ群,另外也有新浪微博群、陌陌群等。
虽然如此,但社区和社群仍有差别。如鹿晗的百度贴吧,加入贴吧的都是鹿晗粉丝,但粉丝和粉丝之间不一定都认识,而在社群,人与人认识的概率更大。很多微信群设置了进入门槛,减少了人数,反而群员与群员之间能频繁互动,信任感更强。也正是因为信任感更强,在社群中做软文营销更有利于转化。
目前,社群软文营销主要阵地在微信群、QQ群,不同平台的社群做软文营销时,应根据平台不同特点而进行调整。
社群的3个特点
小明即将大学毕业,为迎接未来职场竞争,决定每周阅读一本增加职场技能的书,但是又担心自己坚持不下去,于是选择加入“每周读本书”的社群,并且缴纳押金,承诺每周打卡写读书笔记,否则押金不退回,由其他完成群员瓜分。在群内,小明也能看到其他成员的打卡内容,与其他成员互相沟通阅读心得。
如小明一样,因某个具体原因而加入,并且在社群中群成员彼此沟通,大家都为某一个目标而付出努力为社群的共同特点。
《人人时代: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提到社群的3个特点:
(1)共同的目标或纲领。比如兴趣社群——每日一画。每天画一幅画就是这个社群的共同目标。早起打卡群,共同的目标则为每天早起打卡一次。
(2)拥有高效率协同工具。因为有微信、QQ这样即时通讯工具,让人与人之间沟通协作更方便。
(3)一致行动。因为有共同目标,加上高效协同工具,更容易达成一致行动。
动动脑,练习一下:
假如你负责一款低脂奶的社群营销推广,你会选择以下哪个社群?为什么?
①插花学习群
②“每月瘦2斤”的减肥食谱群
③某品牌健身俱乐部群
④产后妈妈塑身群
微信群及QQ群的差异点
微信群与QQ群虽同为社群,但仍有差异,如人群年龄、社群的开放度。因此,作为社群营销人员,应根据自身产品服务类型的目标人群进行选择。
人群年龄——QQ群人群年龄更年轻,微信群则以职场人士为主。据企鹅智酷发布的《用数据读懂95后》年度报告显示,QQ中95后用户占比最高,达44.36%,而微信人群则以职场人士居多。因此,在做社群营销时,应充分考虑人群年龄的不同,根据产品目标人群的不同而进行选择。如针对学生人群的耳机,使用QQ群会好过微信群。
开放度——QQ群更倾向于陌生人社交,而微信群则基于熟人社交。QQ群通过群号、通过搜索框搜索关键词均可查找到对应QQ群,而微信群则无固定群号,群二维码7天后实效,并且超过100人就需群员单独邀请入群。由此可见,QQ群更为开放,而微信群则相对封闭。因此,微信群熟人更多,彼此信任感则更强,但相应的,微信群规模有限,最多500人为上限,而QQ群虽陌生人居多,但群成员上限可达2000人。
虽有差异,但软文营销方法均具有相似性。社群软文营销,主要是在微信群或QQ群中发布短小软文或通过各种方式,达到销售商品或服务,或营销推广的目的。
动动脑,练习一下:
QQ群和微信群有什么区别?你可以列出来吗?
4个不同类型社群的不同玩法
来,讨论一下:
你觉得在妈妈群和在读书群的社群软文能用一样的内容吗?为什么?
不同类型的群,所使用的软文营销方法不同,可植入的广告类型也有不同。一般而言,社群类型有如下几种,且软文营销方式也会有所不同。
(1)产品类社群。比如小米、锤子、苹果的粉丝群,都是产品的忠实用户,对产品或品牌较为关注,又或者是一个店铺,为自己的重视顾客创建社群。此类社群多由品牌官方创建,也有由粉丝自行建立的社群。在此类社群中适合直接发布产品相关内容,或直接做与品牌产品相配套周边,如在手机品牌社群中,官方可直接发布相关信息,其他产品如手机套、耳机、移动充电宝等也可适当植入。
作为以商家为中心的社群,因成员对商家认可度高,所以社群广告多以直接广告为主,如只直接发布销售信息,促销活动,或直接在社群中以商品销售为目的发起的互动。比如,某水果店社群,直接以广告形式出现,触动群友接龙购买水果。如图8-1所示。左边截图为群主发起接龙通知,告知水果信息,参与接龙可以预售价购买。右边截图为有需求的群友自发肤质上一条群友信息填写自己的信息参与购买。
(2)同好类社群。比如罗辑思维、吴晓波社群,群成员多因价值观相似而相聚,彼此之间认同感强烈。此类社群因对于创始人或群主认同感强烈,社群软文可直接由群主或意见领袖发出,但发出时应与当前群聊主题相统一。如:群内成员正在探讨西藏旅行,此时群主或意见领袖可顺势抛出自己曾住过的酒店,或吃过的饭店。
另外,还可以话题形式植入。如,社群中设置固定提问,让群员参与互动,在问题中融入广告。如图8-2所示。
(3)学习类社群。例如起点学院、职场充电宝、选择自己的学习类社群,群成员均为了学习某一主题课程而加入社群。社群软文如需投放,可考虑由相关主题的主讲老师进行推荐。如,讲解PPT技巧的课程,可辅助推荐销售PPT系列课。
(4)以某个标签为主的混合类社群。如以城市群、居住小区群、不同职业的交流群、母婴妈妈群等,此类社群内容混杂。如需做社群软文营销还应以多个群员相互配合,达到广告露出的效果。如妈妈群纸尿裤及护臀膏推荐,可用一成员提出问题:“我家孩子红屁股了,有什么办法解决吗?”另一成员则回复“我家孩子之前也是这样,后来换了个某某品牌纸尿裤就好很多了,不过红屁股了也得先涂一点护臀膏,效果会更好,我当时用的护臀膏是某某牌的,用的效果不错”,另外几个成员跟随附和,随即抛出购买链接。
另外,还可以具体的主题分享发起群聊,分享后推荐商品或服务。如,某便利连锁店在美食主题的社群邀请人分享如何选牛排,如何煎牛排,分享到最后,以发福利形式把商品销售出去。
社群软文运营实例解析
社群广告软文植入看似较为简单,但整体工作均需安排的滴水不漏。以下为阳米科技为销售《黄金人脉一课通》而做的社群营销,主要形式为邀请课程开发老师免费在微信群为大家分享分享一节课,从而推动主体课程的销售。
此次社群营销,在社群各环节,如粉丝的进群、群内互动、课程分享安排、广告露出等均有合理安排。另外,课程老师在社群分享的内容,也是一篇有效的社群软文。
一. 社群营销环节安排解析
(1)粉丝进群有门槛,分享传播扩大社群影响力。
笔者了解有这样的课表示要参与,向工作人员申请入群,工作人员即以福利形式让笔者分享本次免费课广告海报到朋友圈。分享海报算是进群门槛,一方面要进群人员有所付出,让人更为重视本次社群分享,另一方面加大本次社群活动影响力。并且,工作人员与粉丝的沟通中,充满人情味,让粉丝感觉就是和自己朋友对话。如图8-4所示。
图8-4: 工作人员发布入群门槛
(2)进群后发布活动介绍,群互动让群员互相熟悉起来。
进群后,工作人员会发布本次社群活动的信息,首先用一段话告知,为什么要参与本次活动,参与本次活动的好处。如:“我们今天相聚在此都是通过社群链接起来的,不管是哪个社群,大家都能够感受到抱团成长的正向意义。在同一个社群有的人发展平平,有的人却是光速成长,其中的差别除了自身努力,还有贵人相助,因此掌握正确的勾搭方法尤其重要。听听一个普通人如何在半年时间勾搭上大咖,或许对大家有启发。“并且随后,发布本次活动相关信息,讲师介绍。
与此同时,群内工作人员还发布”自我介绍模版“,供群员参与互动,互相认识。如图8-5所示。
自我介绍主要说明信息:“昵称、所在城市、职业、技能、能够提供给大家的帮助,我想链接本群的人”,这些信息可以让大家对自我介绍的人有个快速了解,“能够提供给大家的帮助”更有助于其他成员主动链接自我介绍的人,而“我想链接本群的人”则会刺激下一个成员继续发自我介绍。
图8-5: 活动信息发布及群员互相认识
(3)通过问题,让群员根据主题互动,为活动主题预热。
当大部分人互相认识后,及时推出“每日一问”,让大家吐槽失败的人脉勾搭案例,群员参与的同时,也反映出本次分享主题的重要性,为活动的持续预热。如图8-6所示。
图8-6:群内“每日一问”,为活动主题预热
(4)活动开始,信息发布有提示。
活动开始前,活动相关信息再次发布。由于群聊信息太多,为确保分享有序,避免过度刷屏而同步发布温馨提示:尽量不要在嘉宾分享时刷屏,告知有具体的答疑环节,不发布与分享无关的链接。如图8-7所示。
图8-7:活动开始前的信息发布
(5)活动中,有节奏的互动并考虑不同时间段进入群聊成员的感受。
活动开始时,分享老师会有节奏的互动,比如让人直接回复数字“1”表示正在跟着分享者的节奏,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认同,另外,在上一环节过后,会有分享**及时发出,以备后来进入群聊的人直接查看。如图8-8所示。
图8-8:活动中有节奏的互动以及相关信息即时整理
(6)活动后,广告自然露出,辅以课程口碑、晒单。
活动分享结束后,工作人员发红包烘托起氛围,学员发红包感谢老师分享。此时安排已购买学员发送购买截图,自然引出课程广告。如图8-9所示。与此同时,群内学员分享课程所得,刺激成交。如图8-10所示。过后,不断有越来越多的群员购买课程,持续晒单,晒单的同时又能进一步刺激还没有购买的群友。如图8-11。
图8-9:活动过后广告以学员晒单开始,自然引出广告
图8-10:广告信息及学员评价
图8-11:群员晒单
(7)活动后促进群友互相认识,并不断提醒爬楼回顾课程内容。
因之前有自我介绍模版,群友参与互动填写过个人相关信息,工作人员按照每个人的特色标签罗列,供大家互相认识(图8-12左),另外还按照城市地区分类盖楼,为同城群友线下见面提供机会(图8-12中)。于此同时,活动第二天还会提醒没有参与分享课直播的群友查看相关内容汇总链接,以及常见疑问解答链接,并通知时间短暂,群将在第三天解散,催促学员有互相认识,主动链接。如图8-12右。活动第三天,又以分享总结干货的方式,提醒群友爬楼查看信息。如图8-13所示。
图8-12:活动后延续,让群友互相链接及信息提示
图8-13:活动后延续,分享总结提醒爬楼
动动脑,练习一下:
如果由你主要发起群聊,以群分享为形式销售商品或服务,如果遇见分享中冷场,无人响应分享者,你会怎么办?
(8)主办方后台控制
很多群聊经常会遇见无人响应,只留主办方唱独角戏;也会存在话题无人接,或者因为群聊太多,群员参与感不强,因此为避免各种情况,主办方会提前布置关键节点,安排具体人员在具体实践出现互动,带动群内气氛,引导群员成交。本次群活动在开始前,内部成立一个10人左右的小群,安排部署具体内容,如同8-14所示。
活动前物料确认,包含各种群发内容、暖场中需要做的响应、发红包、问题接龙并且@具体人员名单以及整体的流程控制,大家分别需要做的事情,均有具体安排。可保证群群聊有节奏的推进。内部参与人员有主办方工作人员,已购买课程忠实粉丝。
图8-14:社群营销后台安排
以上是完整的社群软文营销流程节点,不仅考虑到传播,信息广告,更考虑到促使群成员之间互相链接,于此同时,运用相关技巧,人员之间的配合,将系列课程顺理成章的销售出去,让销售痕迹较为隐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