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平台被骗了怎么办 遇到网络诈骗该怎么办
公安厅通过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破获的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结合典型网络诈骗的犯罪情形,向社会发布了5大网络诈骗情形及防范提示。
no.1
以钓鱼网站或其他黑客技术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建立起域名和网页内容都与真正的网上银行系统、网上证券交易平台极为相似的网站,引诱用户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然后盗用受害人在假网站上输入的账号、密码在真正的网上银行、网上证券系统窃取资金,或通过向受害人使用的信息系统中植入木马等黑客手段盗取账号,实施盗窃或诈骗。
【案例】
●中卫市“12·22”淘宝诈骗案
2012年12月22日22时许,党某某在淘宝网上购买衣服时被骗31125元。经公安民警侦查,犯罪嫌疑人通过向淘宝网店植入木马、篡改地址等方式实施诈骗。2013年8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归案。
【防范提示】
1.核实对方网站的真实性。
2.对网银支付界面进行核实。
3.加强金融账户、密码的长度和复杂度。4.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核实。
5.使用安全的ie浏览器,办理网购理赔服务。6.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no.2
冒用他人qq等即时聊天账号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通过技术手段盗取他人qq、微信、邮箱等个人账号,以账号主人的身份登录互联网,冒充在外地或国外求学的子女向父母索要各类费用,或者以有急事等钱用为借口,向网络群组里的好友借钱。
【案例】
●固原市“7·25”qq视频诈骗案
2013年7月25日14时50分,家住固原市原州区的李某某报案称:当日10时许在手机上使用qq聊天软件时,收到儿子的qq视频信息,要求给其朋友账户汇款15万元,11时许汇款后发现上当受骗。8月15日9时,宁夏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防范提示】
遇到亲友通过互联网交流软件借钱索物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急于汇款。
2.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收到消息的真伪。
3.向对方提问一些日常生活问题,核实账号使用者的真伪。
4.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no.3
利用qq、微信等即时聊天软件实施强**、抢劫
犯罪分子通过qq、微信等即时聊天软件的“加好友”、“摇一摇”等功能,与受害人成为网友,在聊天过程中不断骗取受害人信任,时机成熟诱骗受害人到偏僻地点实施强**,或确定受害人只身在家时上门实施抢劫。
【案例】
●银川市“6·23”**杀**案
2013年6月23日上午,吴某某(12岁)被qq昵称“高富帅”的网友邀请到石嘴山见面,该网友将受害人灌醉强**后杀害。7月11日下午,犯罪嫌疑人被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采用此类方法,曾对多名女中学生实施强**。
【防范措施】
1.不要轻易与熟人之外的网友见面。
2.网友约见最好选择白天人多的场所,尽量亲友相伴。
3.单独在家时不要约网友来家中见面。4.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no.4
网上婚恋类诈骗
不法分子在正规婚恋网站注册正式会员,或通过qq、微信等加好友与受害人交流,声称自己有不错的职业和收入,骗取受害人信任,逐步与受害人建立恋人关系甚至谈婚论嫁。在“恋爱”过程或“准备结婚”过程中,以各种理由骗取受害人钱财。
【案例】
●中宁“7·02”特大网络婚姻诈骗案
2012年4月至10月期间,李某在世纪佳缘网站结识了一名网友,通过网上聊天后两人确立了恋人关系。在随后的半年时间,该网友以各种理由骗取李某现金53万余元,随后人间蒸发。2013年8月20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防范提示】
1.建议通过可靠的途径结交生活伴侣,尽量避免网恋。
2.通过网络确立恋人关系的,一定要多接触对方生活、工作环境,采取各种方式明确对方身份的真实性。
3.涉及财务问题一定要谨慎,尽量不进行大额财务的借贷和赠与。
4.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
no.5
网络购物交易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将一些市场热门产品,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发布到网上,吸引购买者打电话联系。当买家与骗子电话联系购物时,不管先前骗子如何承诺“货到付款”“送货上门”,其总会想方设法先从买家那里骗取订金、部分货款甚至全部货款。犯罪分子通常会要求买家将订金汇至使用虚假身份证开设的银行账号,一旦骗局败露,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案例】
●吴忠市某企业网上购货被骗案
2013年4月,盐池县某企业通过互联网搜索寻找化工生产原材料供货商,后与江苏某企业签订网上购货合同,并付款20万元。随后该企业网站关闭,无法联系。2013年8月28日,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防范提示】
1.选择大型正规的网络购物平台进行网上购物交易。
2.应及时核对此类网站的真实性。
3.查看网站有无网上支付通道。
4.对网站的关键字开展互联网搜索进行核实。
5.发现异常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