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支付有哪些平台 免密支付背后的安全隐患
自从免密支付这一功能出现后,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但伴随免密支付这一功能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乌龙事件也屡次发生。
数字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网络购物平台纷纷设置“免密支付”功能,给用户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伴随着免密功能的迅速普及,与之相关的盗窃案件、乌龙事件屡见不鲜,安全情况堪忧。
有很多人因为没有设置手机锁屏密码或者手机锁屏密码过于简单被猜到,手机丢失后被不法分子直接使用“免密支付”功能购买商品;还有父母将手机给孩子玩,结果孩子通过“免密支付”功能在网络上随意购买玩具或游戏装备;还有不少网络诈骗分子借助“免密支付”功能盗刷消费者账号,往往给消费者带来较大金额的经济损失。且这些金额通常很难追回。
还有些人在将手机交给别人办理什么业务之类的时候也会有坏人进行盗刷。并且在刷完款之后将手机的付款**删掉。这样一来机主可能很后面才能发现,但也为时已晚。
而且免密支付极大程度上刺激了消费。如果每买一样东西付款时都需要输入密码,那么在输入密码这段时间内可能会有许多人在这段时间内思考这次消费到底是不是必须的,一些冲动消费的很可能就冷静下来取消付款了。但是免密支付给人一种“白**”感。好像没付钱就获得了这样物品,尤其在冲动消费下,不知不觉中就购买了许多东西。
可以发现,不仅是手机上的购物功能,平时我们租借充电宝、租借共享电单车、酒店信用住甚至打车等服务,一旦使用,就默认开通“免密支付”并在客户选择相应的支付渠道后,授权商户自动扣款。而一些网购平台的“免密支付”功能设置在付款界面,以小于其他说明的字号提示“是否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有的甚至是“默认开通”选项,消费者极易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开通。有的平台还通过立减1元到几元的方式诱导消费者开通“免密支付”功能。此外,用户在微信、支付宝等平台开通“付款码”的同时,就默认同意开通了“免密支付”功能。
既然“免密支付”功能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什么还是有这么多人选择开通?
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抓住了现在的大多数年轻人喜欢“便捷、省事儿、节约时间”。而还有一部分就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开通“免密支付”功能。而很多软件的免密支付的关闭操作很复杂,一些对手机操作不太熟练的人根本找不到关闭的页面。
所以,开通了“免密支付”的人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手机,不要轻易交付于他人,毕竟一不下心就可能被盗刷。
END
(转载自:新华财经网。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